點擊上方 藍字 5A畫廊 加入我們
封俊虎草書古人詩
封俊虎
中國國門書畫院院長,中國質檢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民進中央開明畫院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兼職教授,北京交通大學兼職教授,北京交通大學中國書畫研究院研究員,天津市第十二屆政協委員,多次在國內外文化藝術競賽中擔任評委。
其書法作品在“世紀之交——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上獲得“全國獎”(最高獎)。也曾在全國電視書法大賽,西泠印社國際篆刻書法展、文匯書法競賽獲獎等;入選全國第五、六、七屆書法篆刻展、多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當代書法名家展、當代實力派代表書法家展、中國書法家協會優秀會員作品展、國際書法交流展,國際書法雙年展,參加“全國書法創作研討會”、“全國一、二屆青年書法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天津、石家莊和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香港等地成功舉辦“封俊虎書法精品展”、“封俊虎草書展”、“封俊虎書法藝術觀摩研討會 ”20余次,參加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的“當代國際書畫名家展——陳傳席、封俊虎、謝忝宋”、“當代書畫名家展——封俊虎、郭建國、段海江”,在香港舉辦的“津港鄂三人行——封俊虎、李國芬、蘭干武書法展”,在北京榮寶齋舉辦的“翰逸京華——八家書法展”,參與組織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全國質檢系統書畫赴香港、新加坡展出等。為中共中央黨校、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日本、韓國、巴西、馬來西亞草堂門、創價學會(SGM)、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研究機構、院校、論壇、電視臺舉辦文化藝術講座,其學術觀點“用筷子就餐的人群就應該拿起毛筆來”為世人矚目。
出版有《當代草書名家——封俊虎》、《封俊虎書心經》、《庚寅回眸——封俊虎藝術心旅》、《封俊虎:用心書“心經”》、《吟草——封俊虎書法作品集》等。其書法作品曾被中央檔案館、民進中央及海內外友人收藏。受邀為國際創價學會(SGI)總會長池田大作先生新著《今生懷思》題簽傳為佳話。
【作品欣賞】
名家點評
談封俊虎草書
文/ 陳傳席
當代書壇熙熙攘攘,看似異彩紛呈,然而真正有思想,在實踐中開墾出自己領域、能在歷史上留下痕跡的書家則少之又少。
封俊虎專注于草書的研習,學有所成,以大草行世??』⑹且粋€善于思考,勤于實踐的書法家,他少時在父親的影響下,即臨摹過顏真卿、懷素、“二王”等人法書。及長,復遍臨明清諸家,尤其是醉心于祝允明那“風骨爛漫、天真縱逸”的草書,他把祝允明的資料收集一起,細心研究,頗得祝氏以氣行筆,筆斷意連的旨趣,所臨祝允明《前后赤壁賦》長卷,點畫線條隨意生發,飛舞盤旋,再加上用墨的變化,使整個作品風神兼備。
俊虎認為“祝允明雖變化裕如,但字形的嵌合過多;倪元璐、張瑞圖則個性太強,張揚過甚;徐渭自稱吾書第一,但狂放恣肆不合傳統處過多;王鐸草書縱而能斂,但線條側鋒起筆過多,含蓄不夠;傅山雖書卷氣頗濃,且平淡、天真過于一般書家,但似又一味連綿,圈多眼多。大草的最高境界不在明清,而在大唐”。這當然是他一家之見,可能有點偏激,但也不無道理。于是乎,他上窺黃庭堅、懷素、張旭和張芝。
張旭是唐朝書法家中極為重要的人物。從傳承上看,張旭乃是“二王”之正脈,傳筆法于顏真卿,懷素又從顏真卿處得筆法?!板F畫沙”、“屋漏痕”的筆法在這三位書家的草書或行書作品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俊虎以其獨特的審辨力,穿梭于張旭、懷素和黃庭堅的作品中,逐漸形成了取源于古人又有自己超妙自得,瀟灑多姿的風格。封俊虎的草書創作與當代的風氣相去甚遠,讓人感覺到他遠離塵囂,找到了自己大草創作的“桃花源”。
俊虎的草書寬博渾厚,連綿中充滿了一種靜氣,完全擺脫了一般書手大草創作中易張揚、浮躁的習氣。如他的《岳飛滿江紅》、《般若菠蘿蜜多心經》、《李白草歌行》數帖,通篇章法猶如張旭《古詩四帖》,與前幾年他的草書不計行距,亂石鋪街迥異。結體上,吸取張旭和懷素之法,在線條的環繞盤曲中不失結體之正,融入了顏真卿的寬博。用筆上,保持中鋒。在墨色上,濃、淡、干、枯、濕隨情而綽其態,枯潤濃淡交相輝映。大草求工甚難,俊虎深得孫過庭“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性情,草以點畫為性情,使轉為形質”之旨,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體味出藏正于奇,蘊真于草的深厚功底??』⒖瑫趶堅a摃w上下過極大功夫,是張裕釗書派的第五代傳人,在1984年“文匯書法競賽”中就以張體面貌獲得二等獎,在世紀之交“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中,他以顏體風韻的行書作品摘得“全國獎”。 顏真卿、張裕釗書法筆筆中鋒,與張旭、懷素筆法相同,有如此之楷生行、行生草之基礎,就使得俊虎在草書之筆法上運用的更加扎實,毫不漂浮,草書作品變化多端而不逾距。
明代高僧藕益說過:“學不難有才,難有志;不難有志,難有品;不難有品,難有眼。唯具超萬眼目,不被時流籠罩者,堪立千古品格。品立則志成,志成,才得志所用也。”高僧哲智慧心,所言不謬,俊虎正是!
已故著名書畫鑒定家楊仁愷先生在91歲高齡時評俊虎曰:“我國書法界近年出現新人眾多,天津封俊虎先生尤為知名,曾獲國家大獎,多次被邀請赴東南亞諸友邦辦展,聲譽益隆,俊虎先生長期習研八法,對‘二王’與顏真卿諸家,獨具心得,翰墨之妙,出自本性,殊可欽佩也?!瘪R來西亞藝術學院院長鐘正山先生:“封先生的草書不是停留與局限于藝術層次,他追求精神與宇宙核心的合一,達到了真善美的境界。所作岳飛滿江紅膽識高、氣魄大、和規矩、有創造,堪稱傳世佳作?!?/p>
筆者兩年前看到封俊虎草書林逋詞點絳唇,欣然題曰:“金谷一帖,筆勢挽回三百年?!鄙w今人無此格也。
依筆者看來,草書極至的兩端一為張旭《古詩四帖》和懷素《自序帖》為代表的奔放不羈(雖然,二帖的真偽尚有爭議,但藝術成就不容否認),一為以懷素《小草千字文》為代表的從容舒緩,前者是在熾熱的超理性的狀態下完成的,后者則是在虛靜的狀態下寫就的,俊虎先生對此兩極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穿梭于兩極之間,反復咀嚼大草書法家的營養。這種咀嚼既有書法層面的,又有書法大家們精神層面的。把草書大家們的東西化為己有,上升為自己精神層面的內容,凝練成自己的風格,再通過自己的筆意把它表達出來,這本身就是一種升華。
俊虎書法藝術成因:一是堅韌,二是脫俗,三是境闊。
最近他在馬來西亞國際書畫名家展中的新作,又開新境,小楷清新婉麗,寬博散淡,古意盎然;所作草書或斗方、或長卷,或巨制猶游不迫,指揮若定,其鮮明的個性和非凡的創造力讓行家稱道,余觀后復為之題曰:“余觀今人書法,或浮躁、或無基、或荒誕,唯封君俊虎少習八法,樂此不疲,氣入顏柳,韻奪蘇米,文心開道,又有新意……讀俊虎書法,如觀大禹氏之導水,一瀉千里;又如覽夸娥氏之厝山,雄渾而突兀。幟樹北國,飲譽海外?!?/p>
蘊德于世,論道聲遠??』F在已為世人矚目,他日真無可限量也。
陳傳席(著名美術史論家、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