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地貌類型種類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蝕剝蝕地貌、沖洪積地貌和沖積平原地貌構成。主要山脈有大黑山、張廣才嶺、吉林哈達嶺、老嶺、牡丹嶺等。主要平原以松遼分水嶺為界,以北為松嫩平原,以南為遼河平原。遼寧省地勢由北向南,自東、西向中部傾斜,構成東、西兩側山地丘陵起伏,中部平原坦蕩的“鞍”型地勢。全省平原占總面積的33.4%,山地占59.8%,水面占6.8%,故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說。
遼東山地丘陵區,大致位于長大鐵路以東,呈東北西南走向,屬于長白山脈的延續部分,其南端插入海中,構成遼東半島的脊梁。以沈丹鐵路為走向,又將本地區劃分為兩部分。沈丹鐵路東北地區是長白支脈和吉林哈達嶺的延續,山勢起伏陡峭。主要山脈有北向南延的吉林哈達嶺、清原的摩離紅山、本溪的摩天嶺,南部的龍崗山、桓仁的老禿頂子山、花脖子山、寬甸的四方頂子山和鳳城的鳳凰山,海拔均在500—1000米之間,構成了遼寧省地勢最高部分,其中老禿頂子山(高1325米)和花脖子山(高1336米)是省內的兩個最高峰。山地兩側是400米以下的丘陵,林木茂密,是遼寧的木材基地之一;山地東側鴨綠江流域谷地較寬,鳳城、寬甸一帶盆地丘陵相間,在海拔200—300米左右。沈丹鐵路西南地區,以千山山脈為骨干蜿蜒南伸,構成遼東半島的骨架,地勢北高南低,山勢緩和,平原狹長,風光綺麗。千山山峰不高,一般在500米以下,千米以上的只有帽盔山、綿羊頂子山、魏家嶺山和步云山等四峰,其中步云山高1132米,是千山山脈最高峰。主峰千山,又名千朵蓮花山,景色迷人,是遼寧著名的旅游勝地。遼東丘陵地形破碎,海岸線曲折,島嶼星羅棋布,形成許多巖島和天然良港,大連港是中國重要的對外港。半島的東北和西北部,灘涂廣布,是重要的葦灘和鹽場。
遼西山地丘陵,大約位于老哈河與遼河平原之間,是內蒙古高原與遼河平原的過渡地帶,西部的努魯兒虎山、中部的松嶺、東部的醫巫閭山由西北向東南呈階梯式傾斜,海拔自1000米以上逐漸下降為300—400米的丘陵;大凌河、小凌河、女兒河和三股河分布其中,地形地貌多樣。以大凌河為界,西側是山地,山勢崎嶇險峻;南側靠渤海岸是海拔50米以下的狹長海濱平原,習慣上叫“遼西走廊”,倚山面海,形勢險要,是東北地區通往關內的交通要道,京沈鐵路由此經過,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遼河平原,位于遼東山地丘陵區和遼西山地丘陵區之間,由遼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是松遼平原的一部分,土地肥沃,農業發達。彰武、鐵嶺以北,土地廣闊,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海拔在50—250米之間;遼河平原北部與吉林省接壤,有沙丘分布;彰武、鐵嶺以南至遼東灣,海拔在50米以下,近海則降至10米以下,分布著許多鹽堿地和澇洼地,遼河、渾河、太子河、大凌河、小凌河以及繞陽河等河流在此匯集入海,形成了地勢平坦的三角洲平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