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昨天的金融市場頗不平靜。在各種傳聞的襲擾下,萬達系、復星系齊遭“股債雙殺”。
當日晚間,15萬達01、15萬達02及16萬達01、16萬達06系列債券,與A股上市公司萬達電影同時發布公告澄清稱:經了解,建行等多家銀行從未下發拋售萬達債券的通知。目前,萬達集團經營一切良好;上市公司財務狀況良好,日常運營一切正常。昨日幾近跌停并臨時停牌的萬達電影將于今日復牌。
同時,昨日也出現大跌的復星醫藥F10個股資料公告稱,經自查核實,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活動正常,不存在影響股價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港股復星國際亦發布相似公告。
其實,更多的傳聞指向金融監管機構對復星、萬達等知名企業所涉境外并購貸款等跨境業務風險的重點關注。對此,記者梳理發現,萬達系與復星系在全球化布局與海外收購的資本運作方面的確“高人一籌”,但激進并購背后的高負債問題屢被提及,關于資金鏈的“風吹草動”時刻牽引著市場脆弱的神經。
萬達重金轉型
在萬達的“輕資產”轉型中,文化產業是重頭戲。數據顯示,2016年,文化產業板塊在萬達集團整體收入中的比重超過了四分之一,已真正成為萬達的支柱產業。且近年來,萬達集團的“買買買”幾乎都集中在文化產業。
查閱北京萬達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萬達文化”)2017年一季度財務報表發現,截至今年3月底,萬達文化(合并報表口徑)的總資產為1669.63億元,總負債則為1335.18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334.45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80%,而其去年年底的資產負債率為76.81%。
就債務情況細分來看,萬達文化的短期借款在今年一季度略有下降,從2016年底的114.12億元降至3月底的112.9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也從2016年底的42.09億元降至3月底的30.65億元。不過,此消彼長,其長期借款則從去年底的448.51億元增至607.15億元,應付債券也由185.81億元升至256.94億元。此外,截至3月底,萬達文化的貨幣資金為207.01億元,去年底為105.81億元。
在萬達集團的傳統主營商業地產方面,萬達商業2017年一季報顯示,截至3月底,其總資產7712.64億元,總負債5446.03億元,所有者權益2266.61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0.61%。
對此,有資深投行人士表示:“萬達的轉型是對的,但是轉型的戰略有失誤之處。最關鍵的是,萬達從重資產到輕資產的轉型,并沒有減少債務。萬達的地產減少了,但是一個又一個萬達主題公園不還是主題地產、產業地產嗎?單靠體育、電影產業就可以支持一個幾千億級別的大集團的戰略轉型方向嗎?”
不過,他也肯定了王健林的戰略執行能力:“在戰略執行力上,王健林是中國企業家里首屈一指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中旬,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曾在公司2016年年會上提出了發展戰略。根據該戰略,文化產業是萬達轉型的重要發力點。在電影板塊,2016年,萬達以35億美元并購了美國的傳奇影業,還收購了美國卡麥克院線和歐洲歐典院線。目前,萬達電影在歐洲、北美、中國的全球三大市場均排名第一。體育方面,萬達體育跟國際足聯簽訂了全球頂級贊助協議,成為國內唯一的國際足聯頂級贊助商。王健林提出,2017年的重要目標是持續做大文化產業,尤其要在電影、IP產品以及旅游投資三個方面著力。
萬達商業則是萬達轉型的另一重點。王健林提出,萬達要力爭在2018年提前兩年完成轉型目標,成為商業服務型企業,“2020年以后原則上不再搞重資產,全部為輕資產。”與此同時,萬達仍要堅持國際化,按計劃,萬達今年要正式啟動印度和巴黎的兩個海外文旅項目。
王健林鼓勵萬達海外并購的同時,也頗有預見性地提示了負債情況:“要注意好平衡點,不能光關注并購,負債率也不能抬升太高。其實,資本市場很聰明,會進行精確分析,看你各方面的數據。”
復星雙輪驅動
“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的復星系,編織起了一張通達交錯的全球化版圖,涉及保險、礦產資源、房地產等板塊。
統計顯示,自2009年復星啟動國際化戰略以來,迄今完成了約40起海外并購案,總投資逾100億美元。但2016年以來,復星的海外并購步伐有所放緩。最近的一宗海外并購發生在上月末:復星旗下海南礦業、招金礦業與復星集團擬合計出資8.8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32億元)共同認購俄羅斯最大黃金生產商Polyus公司10%的股權。
A股板塊的資本運作方面,仍在停牌中的豫園商城5月26日披露重組方案,擬作價近258億元置入復星系旗下房地產業務。
復星的核心平臺是港股公司復星國際,旗下的綜合金融和產業運營兩大板塊互為依存。截至2016年末,復星國際總資產達4867.79億元,當年實現凈利潤102.68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增幅達27.7%,近五年復合增長率達24.7%,但期末總負債高達3639.06億元。
復星國際對保險頗為倚重。財報顯示,截至去年末,復星保險板塊總資產高達2033.3億元。2016年,保險板塊貢獻了276.41億元的收入,大增88.4%;創造利潤24.11億元,增長14.6%。
復星國際旗下的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復星集團”)主要承擔產業運營職能,涉及醫藥、房地產及礦業等板塊。根據復星的架構安排,產業運營板塊為金融投資提供運營經驗,金融板塊則為產業運營提供跨境擴張和全球產業整合的便利。
記者查閱復星集團公司債券2016年年報獲知,該集團目前發行有多只公司債,債券余額合計約111億元。
截至2016年末,復星集團總資產約201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資產464.37億元。2016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12.63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6.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3.91%。
據披露,截至2016年末,復星集團短期借款142.64億元,長期借款152.53億元,應付債券253.89億元,因擔保等受限資產總額308.94億元。截至2016年底,公司獲得的銀行授信額度合計1803.2億元,其中已使用額度為345億元,未使用額度為1458.2億元,公司到期貸款均已按期償還。
據復星集團官網,郭廣昌最近一次公開演講,是6月6日在香港舉辦的復星國際上市十周年暨復星集團創立25周年慶典上。郭廣昌在總結發言中,首度完整披露了復星未來十年的整體戰略。
郭廣昌當時表示,非常相信“保險+投資”的兩輪驅動戰略,并稱復星財務狀況非常良性,“整個集團層面,基本是1000億元規模的凈資產,同時負債也是1000億左右,還有400億左右的現金在賬上。所以后面十年,我們有非常強的財務基礎去深化、發展產業。”
“太容易賺的錢不要賺,不該賺的錢不要賺。”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