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科普的普及及健康文化素養的提高,一些專有名詞已經進入老百姓的視野,胰島素抵抗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近年來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糖尿病患者大部分都伴有胰島素抵抗。
那么,什么是胰島素抵抗呢,這還有從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說起。
人體腹腔內有一個腺體叫胰腺,胰腺分為外分泌部和內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到腸道,內涵各種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就是其中的常見酶,能夠幫助消化食物。
在外分泌部的中間散在存在著一些細胞形成的“細胞島”,被稱為胰島,胰島至少由3種細胞,其中的B細胞就是分泌胰島素的細胞。
胰島至少包括A、B兩種細胞所組成,其中B細胞就是分泌胰島素的一種細胞。
胰島素的作用:(1)降低血糖:胰島素的降糖作用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一是能促進全身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特別是骨骼肌、心肌和脂肪組織。二是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異生。(2)調節脂肪代謝:胰島素能促進脂肪的合成與貯存,使血中游離脂肪酸減少,同時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胰島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謝紊亂,脂肪貯存減少,分解加強,血脂升高。(3)調節蛋白質代謝:促進細胞對氨基酸的攝取和蛋白質的合成,抑制蛋白質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長。
當胰島素不能分泌或分泌很少時,就是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這時胰島素分泌太少,就像我們打敵人時,被沒有足夠的子彈,這時敵人(血糖)就會大幅飆升,引起糖尿病,這種糖尿病就是1型糖尿病,以兒童開始發病居多,一般需要終生注射胰島素(補充外源性子彈)。
另一種情況是胰島素分泌的并不減少,但是這些子彈殺傷力太小,或者敵人本身太多,不能滿足需要,這時就稱為胰島素抵抗。
簡單來說,胰島素抵抗就是體內的胰島素生理作用減弱了,不能很好的干活。打個比方,不一定非常恰當。就像一個青壯年,本來可以挑一百斤,由于種種原因挑不了一百斤,現在只能挑七十或五十斤。
胰島素敏感的組織和器官有哪些?
(1)骨骼肌:它是體內主要的攝取葡萄糖的器官。因為健康個體肌肉組織遠比脂肪組織多。
(2)肝臟:肝臟對胰島素敏感性有兩個方面的調節作用。一是肝糖的輸出;二是血漿胰島素的清除。75%的胰島素在肝臟降解,防止高胰島素的產生,引起低血糖。
(3)脂肪組織:脂肪組織分為白色脂肪組織和棕色脂肪組織。人體脂肪主要是白色脂肪,它通過游離脂肪酸濃度來調節胰島素敏感性。
胰島素抵抗主要是胰島素和受體的結合出現問題或結合后后面的信號通路出現了問題,影響因素復雜,它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生理性抵抗,一般都是暫時性的:
常常出現在應激情況,如饑餓狀態,精神創傷、手術等應激狀態下。如游離脂肪酸會增加、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多,都可促進蛋白分解、糖異生,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其他還有妊娠狀態、青春期、飲酒等情況。
一類是:病理性性胰島素抵抗:
常見下列情況
(1)遺傳因素;(2)肥胖,特別是中心性肥胖,內臟脂肪增多,通過高游離脂肪酸血癥誘導胰島素抵抗;(3)氧化應激增強,抑制胰島素信號通路的傳遞;(4)衰老,隨著年齡的增加,氧化應激增加,自由基增多,使線粒體功能出現障礙;(5)炎癥反應:影響胰島素受體的功能和信號的傳遞,促進脂肪分解;(6)脂類物質進食過多,游離脂肪酸增多,影響胰島素信號通路的傳遞;(7)線粒體功能障礙;(8)非酒精性脂肪肝促進脂肪的堆積;(9)缺氧狀態,特別是呼吸睡眠暫停(OSAS);(10)其他因素
病理性胰島素抵抗是導致一系列疾病的重要因素,它是持續的,有時候可形成惡性循環。
胰島素抵抗的危害是胰島素不能發揮很好的作用,導致一系列的代謝異常,而代謝綜合征就是不良的結果。而有了代謝綜合征時間長了就有可能產生一些心腦血管疾病,危及生命。
如何改善胰島素抵抗?
1.首先,胰島素抵抗的形成最重要的原因是過度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或在短時間內過度攝入,血糖異常的升高,導致過多的胰島素分泌。在那之后,胰島素抵抗逐漸形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首先要做的是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或者少攝入,攝入一些低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雜糧等,平時我們大碗面條米飯,大量飲酒,這些都是導致胰島素抵抗的重要誘因。
2.減輕胰島素抵抗運動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簡而言之,這是因為鍛煉增加胰島素受體,降低胰島素抵抗。受體的增加后,身體會敏感性升高,胰島素抵抗自然會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光鍛煉,而不改變飲食,不能完全改善胰島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