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是人民軍隊的締造者之一,他長期擔任人民軍隊的總司令,被稱為“人民的總司令”。他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位列十大元帥之首,堪稱實至名歸。
在臺島的蔣介石看到了十大元帥的名單以后說,只有朱德配得上元帥稱號,其余只能算是將。他對其他元帥的評價雖然不高,但是對朱德的敬重溢于言表。老蔣還這樣評價朱德: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讓人看不出他的本事。
老蔣跟中共斗了幾十年,也跟朱德斗了幾十年,對朱德的戰術之高超和謀略之高深深有體會,他最后敗退到臺島,某種意義上就是被朱老總趕走的。假如沒有海峽阻隔,他老蔣和國軍早就完結了。
朱德年輕時就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他參加過同盟會,追隨過孫中山,還在蔡鍔的隊伍里做過軍官。但是他卻看不到祖國的前途。
1922年朱德赴德留學,在海外他結識了一生的摯友周恩來,并在周恩來的介紹下,加入了共產黨,從此他的人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1927年他和周恩來等發起并指揮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我黨反對蔣介石的第一槍。起義部隊雖然被迫撤出了南昌,并遭到敵人的追擊,但是朱德最終把隊伍帶到了井岡山,跟毛澤東帶領的隊伍勝利會師。
從此朱德和毛澤東成為最好的搭檔,兩人并稱“朱毛”,共同領導紅四軍,建立了我黨歷史上的第一個紅色根據地,他們以井岡山為依托,跟老蔣的國軍展開了軍事斗爭,在斗爭中,朱毛總結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戰術思想。
這一戰術后來在紅軍中廣泛推廣,而朱德也因為卓異的軍事才能,于1930年被中央任命為紅軍的總司令,從此,朱老總就一直擔任人民軍隊的總司令。
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在長征途中的所有重大戰斗戰役,朱德幾乎都參與指揮。當時由于中央的錯誤決策,毛澤東被剝奪了軍事指揮權,遵義會議上,朱德力挺毛澤東,終于重新確立了毛澤東對紅軍的領導權。
紅軍到達陜北后不久,由于西安事變的爆發,國共開始了第二次合作。朱德被任命為八路軍總司令,統領我黨武裝,在敵后進行艱苦的抗戰。
都知道著名的平型關戰役是林彪親自指揮的,但是那次戰役卻是朱德和彭德懷共同部署的,此役打破了日軍不敗的神話,打出了八路軍的軍威,令老蔣對八路軍刮目相看。
忻口戰役,朱老總指揮八路軍各部給予配合,為國軍贏得了主動。八路軍總部命令769團到代縣一帶負責側擊日軍的后方。該團意外發現了日軍的陽明堡飛機場,團長當即抓住戰機,打掉了日軍機場,大大減輕了忻口前線國軍的壓力。
抗戰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要數百團大戰,這次大戰由彭德懷具體指揮,有一百多個團參戰,戰役共持續5個多月,共斃傷日軍2萬多人,破壞了日軍大量的鐵路、橋梁和公路,給華北日軍造成巨大的打擊。
這次戰役的具體指揮雖然是彭總,但是戰役的部署卻是八路軍總部,也就是說是朱德、彭德懷和左權三位總部首長。
抗戰勝利,躲在重慶的蔣介石一面要求我軍原地待命,一面命令國軍搶奪勝利果實。朱德、彭德懷立即致電蔣介石,表示堅決拒絕執行蔣介石的命令。朱德同時命令岡村寧次,向我黨領導的軍隊投降(被國軍包圍的日軍除外)。
蔣介石的命令十分荒謬,八路軍和新四軍在跟日軍浴血奮戰,日軍自然要就近向我軍投降,但是蔣介石,卻命令我們原地不動,等待國軍從遙遠的后方跑過來受降。朱老總偏不信邪,也不遵命,直接命令我們的軍隊受降,并且通電全國,讓全國人民都知道。1946年6月,蔣介石挑起內戰,朱毛聯名發表聲明:人民軍隊堅決自衛,保衛人民的勝利成果。從此歷史進入解放戰爭時期,而朱老總也成了解放軍的總司令。
1947年10月,朱德和彭德懷聯名發表宣言,提出“打倒蔣介石”的口號,號召全國人民支持解放軍,完成解放全國的歷史使命。
同年11月,朱老總籌劃了石家莊戰役。這次戰役由楊得志、羅瑞卿兵團具體實施。此役殲敵2.4萬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最重要的是,此戰首開我軍攻堅戰的先例,為以后攻打大城市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948年,毛主席、朱德共同指揮了三大戰役。三大戰役,共殲敵150萬人,基本消滅了國軍東北、華北和中原地區的主力。
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共同發布命令,百萬雄師橫渡長江,開始了清剿國軍殘余勢力的戰斗。解放軍勢如破竹,很快就消滅了國軍在大陸的殘余力量,實現了除西藏以外的大陸地區的解放。綜觀朱老總一生在軍事上的功績,我軍將帥無人能比,所以他位列十大元帥之首,也是理所當然。而蔣介石對朱老總評價最高,應該說也是客觀、誠實的。
蔣介石跟我黨斗了幾十年,決定兩黨成敗的關鍵在軍事斗爭。蔣介石原本兵多將廣,最后卻敗給了人民軍隊,這事讓他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在幾十年的較量中,老蔣深深領教了朱老總的軍事才能,這一點他還是承認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