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湯是太陽溫病的主方,相對于麻黃湯及桂枝湯,它的惡寒更少,或體感上都不感到惡寒,葛根湯的方證是無汗、發(fā)燒或還沒發(fā)燒、不煩、舌苔不黃,平時多伴有喉嚨痛或后背強發(fā)緊發(fā)累,但最明顯的標志性癥狀是口干,因為身體缺水了所以囗干,桂枝湯和麻黃湯身體都不缺水,所以都不口干。
麻黃湯與葛根湯區(qū)別的是一個是身體不缺水,一個身體缺水,體表都被寒邪所傷,都需要麻黃發(fā)汗,但如果身體不缺水,本是麻黃湯證,你用葛根湯,它能發(fā)汗但是就是退不了燒,病就是不好。但如果是葛根湯證,用麻黃湯,這我沒經(jīng)驗。
看葛根湯的組成,葛根湯=葛根+麻黃+桂枝湯,而不是葛根湯=葛根+麻黃湯,這是因為要補充津液的需要,葛根湯證是身體缺水了,所以一般葛根湯在南方多見,因南方人流汗多,身體津液缺乏,一感冒就以葛根湯多見。
葛根湯以桂枝湯為底方,是因為桂枝湯它含生姜大棗炙甘草,能補腸胃津液,桂枝湯證它是出汗的,津液會缺失的,所以桂枝湯可補腸胃津液,而麻黃湯證是無汗,津液相對不缺失,所以麻黃湯只有杏仁是補肺的津液,它補水補津液的能力比桂枝湯差很多,所以葛根湯以桂枝湯為底方,不用麻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