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尤苦讓人記憶猶新。歷史的發展起起落落,和在背后推動它發展的人有著密切的關系。毛主席為新中國的成立鞠躬盡瘁,突破萬重阻撓完成了中華的復興。雖然毛主席已逝去多年,但他仍然活在我們心中,無時無刻地激勵我們。
毛主席燦爛的微笑
可就是這樣的一代偉人,也有被誤解,被撤職的時候,小編整理了毛主席革命生涯的三次波折,望大家緬懷毛主席!
秋收起義會議用址
第一次波折“撤職”
1927年9月,在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中,原本大家的方向是先從長沙進攻,但是事情并不像計劃一樣那么順利 ,在攻打長沙的計劃失敗后,毛澤東改變計劃,準備把目光投向井崗山,向井崗山進攻。然而這一計劃傳入黨中央的手里后,毛澤東不僅沒有得到中央的支持,反而聽到的消息是:自己要被“撤銷黨籍”。這是怎么回事呢,原本黨中央對于毛澤東這一計劃是非常的不贊同,決心要批評他,給予他處分,開除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一職,撤銷他中國共產黨委書記一職,但當傳入他的耳朵變成了開除黨籍,要知道開除了黨籍就真的是什么都于事無補了,強行下來的命令讓他退離了井崗山,這一舉動無非是毛澤東革命生涯中最致命的打擊,對他來說是多么的無力,和無奈。“明想著自己能讓黨往好的地方發展,卻沒想到被人折斷手腳”。在經歷長達一個月的低谷期之后,收到中央文件才知道不是開除黨籍,雖然處分是事實。但毛澤東還是決定重新振作起來 ,在1928年的9月 毛澤東和朱德率領部隊又重新返回井崗山,對軍隊進行了一番整頓 并且這次上山他還背上了槍桿子。這可能是毛澤東一生唯一的一次背槍經歷吧。在同年10月份在茅坪上開啟了第二次代表大會。對毛澤東這一事件重新定義。他也恢復了職位從師長變成了軍黨代表。
井岡山紀念館
第二次波折“撤職”
隨著紅軍的發展和實力的壯大,長期在馬克思和列寧思想的熏陶下,毛澤東發現了無產階級的一個非常重要問題,而這一問題又把他推向了另一個低谷。
在下了井岡山之后,紅四軍召開了第七次人民代表大會。而在這次大會中毛澤東與朱德還有陳毅等人的意見上有了一些分歧。偏離了毛澤東對于建黨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意見。都異口同聲地否決了毛澤東的意見,還給了他嚴重的警告處分!并且和之前那樣,取消了他的委員會書記一職,而這一職位便落到了陳毅身上,毛澤東大受打擊,無奈離開了自己曾經一手建成的紅四軍隊,去做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也對政治工作失去了信心,而這一落便是大半年......那時候毛澤東也以為再也沒有了機會,甚至抑郁成疾,而在陳毅領導的紅軍中政治思想也越發走向極端,多次打了敗仗后 。他們才明白毛澤東的政治思想是正確的。
而陳毅也寫信去向毛澤東道歉,并且親自請回了毛澤東。希望他可以傳播他的政治思想,重新帶領紅四軍。而毛澤東也是帶病回到了紅四軍,組織了第九次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古田會議決議》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則和遵守的基本原則。這一落一起讓他們也明白了在軍隊中制度最重要,也讓軍隊制度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知道了集體思想的重要性!
古田會議舊址
第三次波折“被架空權利”
隨著黨的發展,思想也在不斷地多元化,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時“左”傾思想變得越來越嚴重。甚至這樣的政治思想長達四年之久!
1931年11月初,中共中央代表團召開了贛南會議。而一切的轉折都是在這次會議中。當時的會議中堅決支持教條主義,而反對黨的優良傳統,他們堅持照搬蘇維埃的中政委制的經驗。反對紅軍進行制度化,排斥毛澤東的正確思想。這是黨中央最難熬的一段時間。后來在中國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毛澤東被選舉成了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這莫須有的官職讓毛澤東變成了人們口中的“毛主席”他們撤銷他的紅軍總政委,毛澤東也真正意義上失去了兵權。這一落,便是長達三年。據后來毛澤東的回憶,他那三年里,每天除了吃喝拉撒,什么也不干,像是被人丟進了茅坑里面。
人不聞鬼也不找的,除了還有一顆想要復興中國的腦袋 。什么也沒有,但他在這種丟棄的日子里面,表現沉穩,顧全大局。只等一個機會.....在第五次圍剿失敗后,紅軍進入了長征在湘江戰役之后,毛澤東取得了通道會議的資格,他提出了讓隊伍向西,好在這次沒有人在反對他。支持了他的做法 ,在1935年1月15日的遵義會議中,他們選舉毛澤東為常委。議案大家提,最終審核權由常委來決定,取消了三人團 。但是最高的指揮仍然是周恩來和朱德。后來又以朱、周、毛三人組成了軍事上討論的三人組。而最后在毛澤東的正確指導下中國漸漸步入了正軌,也變得越來越強盛。
在經歷了這三次“大風大浪”后,毛主席依然不忘初心,絲毫沒有動搖他復興中華大地的愛國之心。換做常人說不定委屈成什么樣了,所以在了解毛主席這段歷史之后,我們平常受到的委屈都不好意思說出口。是毛主席選擇了歷史,他的成功值得我們每一代人去關注、去借鑒 、去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