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職場“潛規則”,讓你少走10年彎路!(下篇)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以為關系就是一切,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多了好走路;后來才明白,不是朋友多了路好走,而是自己的路走好了,才能多上那么幾個所謂的朋友。說實話,在職場上,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維系關系上,尤其是維系與領導之外的關系,真的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大家看的都是價值,你有實力有資源,能夠協調事情,能夠搞定難題,別人自然會看得起你,也自然會向你靠攏,以謀求共贏。而你若是什么價值都沒有,誰會看得起你。這就好比你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好,卻想要領導的尊重,簡直就是妄想。人在職場,不可能不處理關系,很多關系也必須花費點時間和精力去維系;但是,我們一定要認清關系的本質,你若是沒有價值,認識誰都沒有用。從這個維度上來說,做人做事也不能埋怨別人功利現實,因為職場本來就是這樣。做人低調,做事高調,也許只是個偽命題而已,要學會辯證地看。當你還不名一文的時候,一定要高調地展示你的才能,因為唯有高調才能吸引他人的注意;而當你有所成就的時候,則要適當地內斂和低調,因為這時候很多人都盯著你呢,保持低調更能保護你自己。其實,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還是要積極、主動、高調,低調內斂只會讓你默默無聞。都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事實上我也自認為是金子,但在遇到差勁領導的時候,一點光芒也發不出來,直到領導輪換,遇到了賞識我的領導,我才像金子一樣發了發光。單位有一個提拔晉升的名額,你是積極表現主動爭取,還是勤勤懇懇坐等賞識?我以我近20年的工作經歷告訴你,一定要積極表現主動爭取。一方面,因為領導的眼睛也是往上看的,下面的很多情況看不到;另一方面,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拒絕哭鬧的孩子,領導更有心理壓力。每個人都會遇上那么幾個差勁的領導,否則職場經歷還真的不夠完整。就像一個人不能討得所有人喜歡一樣,即便你非常優秀很會來事,那也不見得能贏得所有領導的賞識。事實上,不管你表現得再好,都會有不喜歡你的領導,有時候是因為“三觀”不合,有時候則是因為利益沖突。遇到差勁的領導,硬剛肯定要吃虧的,畢竟領導不僅掌握著話語權,還拿捏著資源和機會。在形勢不利的時候,隱藏實力,學會低調,暗暗積攢能量,以待形勢的轉變和時機的到來。古人講的“君子當有龍蛇之變”,說的也是這個意思。當形勢不好的時候,要像蛇一樣,游走于叢林之間,與眾生為伍,暫時放棄所謂的面子和尊嚴。我就遇到過差勁的領導,領導不看好你,不愿意用你,你再有才華再有能力,又能怎么樣。韜光養晦不是消極,也不是放棄,而是應對形勢變化的保身之策,只有保全自己,才能謀求發展。做人做事不能太固執,該變通的時候不變通,就是死板。領導因為不了解某些情況,給你安排了一件事,但是這件事確實沒法干,你怎么應對?若是你說明了相關情況以后,領導還是執意讓你去干,你又該怎么辦?你是公然拒絕領導,還是背地里吐槽抱怨?參加工作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曾老的那句話,領導永遠都是對的,但是沒必要非按領導說的那么做。作為下屬,能質疑領導的決策嗎?顯然是不能的,否則就會有損領導的權威。所以,不管實際怎么樣,表面上領導肯定是對的。那領導確實不對的時候怎么辦呢?其實也很好辦,執行落實的時候,適當變通,不按領導說的做不就行了。我們應該明白,任何時候,只有首先保全了領導的面子和尊嚴,才有繼續下去的可能。如果一開始就質疑甚至否定領導,讓領導產生了負面情緒,那最終即便你是對的,領導也不會認可你的判斷和付出,因為你一開始就得罪了領導。沖突、矛盾,紛爭,一起緣由,皆歸于利害關系和利弊影響。項目進行的時候,你和同事的關系非常要好,項目結束以后,你們就再也沒有聯系過了。不是感情變了,而是你們之間暫時沒有了交集(利害關系)。如果哪天,你們又因為工作聚在了一起,你會發現,你們之間的感情好像還是那么熱烈。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你可以講感情講道理,但是你不能要求別人和你一樣。事實上,只有不夠理性的人,才會一天到晚訴諸于所謂的情感、道理和邏輯,真正厲害的人都是講究現實價值的,而這也從本質上決定了很多人都是功利和現實的。所以,看問題一定要全面,不僅要講感情講道理,更要聚焦于利害關系。以前,有個同事啥都不干,領導還特別關心照顧他,一開始我不理解,后來我才知道那個同事有關系有背景;以前,別人沒事都可以請7天假,而我有事卻只能請3天假,一開始我很憤懣,后來我才明白領導在追求工作以外的東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