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1.藝術是靈魂通往天堂的路,本該沒有高低貴賤,但就怕人性的鄙薄污染了天堂的臺階。
2.天道:天,是自然界最高審判者,有自我運行的平衡機制;道,是人生之路,是命運方向,也是靈魂的出處。所謂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各種規律。
一部《天道》,道盡人生百態。卻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化身,有的人一生只演繹一個角色;而更甚者,有的人一生在演繹不同的劇中角色;根據時間,空間,是非好惡三維的機緣機遇的進化,而進行人物角色的切換或升級!幸與不幸,借結局真相。
我用24小時刷完第一遍劇+看了一個五臺山與主持大師的對話文本, 卻讓我魂牽夢縈一周,也知曉為何大家如此推崇。這一周我總是不由自主陷入其中思考自己30余年的成長,以及身邊近期發生的事件。說真的,非常的不舒服,就像知曉真相的痛苦前序。
記得看到第9,-10集時,看劇中這幾個人湊在一起都是因為有共同的愛好,喜歡“HIFI 音樂”,都是發燒友,我對這些從沒有多余的感覺去研究和好奇。從劇中推理所得,成為“發燒友”養興趣也是要燒錢。
這讓我看到窮人也有高雅的興趣,最典型的是“馮世杰”,他是一個踏實,努力的底層勞動農民,卻也成為較資深的發燒友,這讓我當下的感受是“藝術與靈魂”的碰撞。
所有的靈魂降落人間時,都是一塵不染,對這未知的世界也是抱著所有的好奇與美好。而原生家庭的不同,以及生長的大環境,加上所能接觸的人性教育等,構建成長大后的社會階層典型人。而每條生產線及成長線批量輸出的“成人”產物,就是這個社會不同階層的文化屬性。
一塵不染的靈魂從此染上不同屬性的、不同厚度的七情六欲,也就是養成所謂的性格!或者說具有不同底層邏輯思維的人性本色!如果說要恢復原廠設備,還原靈魂的純粹,那藝術也許是幫助靈魂解脫肉體禁錮的通道之一,而音樂是輸出的載體形式之一。
在這一刻我有個靈感,我按下暫停鍵輸出:
藝術是靈魂通往天堂的路,本該沒有高低貴賤,但就怕人性的鄙薄污染了天堂的臺階。
研習社海報上說:上帝渡不了世人,王廟村還是回歸貧窮。
上帝=天,是自然界最高審判者,知曉他以下的一切。
世人=不過是萬物中的一員。
二者的對話,就是夏蟲不可以語冰。 先天條件就局限住了。也是我們常說的:對于你不知道的,你永遠不知道!你也不可能賺到你認知范圍以外的錢。所以,憑借運氣賺的錢,必然憑你的實力虧回去,這是自然規律所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如果說“天道研習社”要討論的根本是 你為什么賺不到錢?那討論清晰之后,是否有“解決之道”。那就要找到真正懂“道”的人。道法自然,成功也必然。
而很多人糾結,是在于他本身的“文化屬性”決定了他現在的格局,及未來的命運,也就是所謂的“強勢文化”“弱勢文化”帶來的命運是必然結果,沒有意外。如果有意外,就是“交叉感染”,“弱勢文化”被“強勢文化”同化了,那叫“升級”“升維”,稱為 “換道”“上道”等。
如果“強勢文化”被“弱勢文化”影響了,那就是唾沫星子淹死了,或者說糊涂了,掉坑里面了。
“文化屬性”既然有強,有弱,那就先辨別一下自我定位。顯然劇中,王廟村就是弱勢文化的群體,代表人物:馮世杰,葉曉明,劉冰。
他們本身的文化屬性,代表了這個社會階層的人性思維,而三個人又能在“格律詩”被告事件迅速做出退股的策略,更揭露這個“弱勢文化”的集體潛意識就是“帶坑組織”。是必然的“夏蟲”角度,沒有對錯,本該如此!
人人想換高凈值之圈,人人想過上好日子,圈錢圈地。羨慕高人一等的風光無限。那也不過是人性的鄙薄,只看得這外相的一切。殊不知,高人一等的風光,必然有他們的“強勢文化”塑造而成,錢只是他們身份的附贈品之一,而非根本。而讓他們能處于“高處不勝寒”的本領是“心智”認知水準的高低。
所以,這也是亙古不變的“優勝劣汰”規律,如果想“逆天改命”賺大錢,就先想想如何改變自己的“文化屬性”,“文化屬性”對了,錢錢就不是問題了。
那就需要跟對組織,找對人,肖亞文就是最典型的“上道”之人!
劇中我目前比較喜歡的是“歐陽雪”:信者不疑,自己能解決范圍,也不事事給丁元英添麻煩,一直都比較知曉自己有所不為,有所為的范疇。最適合最擅長養活自己就是做飯店,面對“格律詩”的波然起伏,一直都秉持不悔不躁不貪不戀,風險接納,自己的底線把握很好。良善之心不妨礙她的通透識人。
【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王廟村,農戶們流水線合同機制+現金交易,讓他們用他們的秉性和習性來自己管自己,推動王廟村生產鏈條的造血循環,又保證生產質量的穩定性。
第一遍刷劇,少許所悟,請君探討。謝謝!
2021/9/25 郭芷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