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從名人故事和名人名言中受到啟發,懂得生活中的道理。
難點:學會抓住一件事寫一個熟悉的人。
寫作知識:
(1)描寫外貌要準確。只有描寫準確了,人物形象才會真實可信。
人的身份、職業、年齡、出身、教養、習慣、身體狀況、生活經歷和環境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對人物的外貌會有些影響。如漁民由于露天作業,風吹日曬的,一般膚色較黑。特別是腳,像蒲扇般趾頭張開,這是長期在晃動的船面上行走勞作的結果。又比如年齡,處在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外貌肯定不一樣。拿頭發來說,年老的鬢發染霜,年少的黑發如漆。再如生活經歷,飽經磨難之人,容易衰老。此外,還有教養、習慣嗜好等,有教養的人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所以,寫外貌要考慮以上這些因素,觀察要仔細,用語要準確,要符合生活常識。
(2)要抓住人物外貌上與眾不同的特征.集中筆墨加以描寫,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描寫外貌一定要有條理、按順序,如果沒有特殊的表達需要時,一般的順序是先寫人物全貌,再寫身體某一些或某一部位;先寫上面部位,后寫下面部位。有特殊表達需要(比如突出人物某一性格特征)時,這種一般順序就要被突破。但不管哪種選擇,都要有條理。
三年級寫人習作指導
習作內容:選擇你喜歡的一個人的一件事,寫個片斷。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追憶生活,重溫往事,點燃真情,引發學生的傾吐欲望,
2.熟練運用“用一件事表達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的寫法,并初步學會用人物語言、動作、神態來顯露特點,體現個性。
作前準備:
結合語文實踐活動課,開展“我來夸夸他(她)”的活動。事先有意讓學生回憶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熟悉、喜歡的人物特點的材料,然后通過活動,相互交流,相互啟發,豐富素材,讓作文和生活緊密聯系,為習作作好準備。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前天,我們在《思品與社會》課中舉行“我來夸夸他(她)的活動”,了解很多自己喜歡和熟悉的人的特點。他們個性不同,有的熱心助人,愛管“閑事”;有的天真頑皮,活潑可愛;還有的倔強,愛哭、愛鬧;有的溫柔體貼,善解人意;有的勇敢正直;有的勤勞簡樸;有的幽默風趣……今天,老師給大家提供一個機會,寫篇文章來表達你的真情實感。
二、交代任務,選材構思
1.出示要求
◎寫小伙伴的一個特點;
◎用一件事來寫;
◎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要能體現人物的特點。
寫的人是你身邊的人,選擇其中一件事來寫,這件事必須真實,不能憑空捏造,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點,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語句要通順。
2.小組討論
◎想寫誰?讓你印象最深的特點是什么?準備選擇什么事例?
3.大組交流
◎教師隨學生回答相應作評議和引導,有的學生不能準確概括人物特點,可以幫助孩子歸納,也可以板書學生所說的特點。
◎如何把事情寫清楚:要注意事情地起因,經過,結果。在寫人物時要多寫神情、動作、語言、心里描寫。要大膽地想象。
三、提供范例,打開思路
1.朗讀學生的優秀日記《我的爸爸》
讓學生邊看聽思考:
①寫誰?人物有什么特點?
②什么事表現了這一特點和品質?
③哪些細節描寫生動地體現來這一特點?
2.交流歸納
四、自擬題目,下筆成文
1、根據剛才的學習討論,大家可以更好地條理自己的“構思”。題目自擬,但要認真給自己的作文起個題目,老師也提供一些題目,但僅供參考。(《他使全校轟動》《我心中的偶像》《任性的表妹》)
2、動草起筆。教師巡回指導。
五、修改謄寫。
1、寫好后自行修改。 2、教師面批后,謄寫習作。
第二課時
一、欣賞佳作。
二、修改問題較多的習作1篇。
1、投影展示習作。 2、評議: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如:格式、標點、詞語的運用、句子是否通順、選擇的事例是否典型、
三、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謄寫1遍。
洗紅領巾 (插入寫事訓練寫具體)
第三課時(習作需要反復訓練)
目標:
1.能辨析形近字并組詞。了解對話描寫中提示語的不同寫法。
2.講一個名人故事,談談自己的感想。能從中受到啟發,懂得生活中的道理。
3. 學會抓住一件事寫一個熟悉的人。
重點:從名人故事和名人名言中受到啟發,懂得生活中的道理。
難點:學會抓住一件事寫一個熟悉的人。
一、做一做“我會填”。
1.觀察8組形近字,發現它們的特點。 2。組詞,互相檢查,糾正。
二、學習“我的發現”。
1.指導讀“我的發現”中的三句話,你發現了什么?
2.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三、習作
1、自擬題目,下筆成文
2、動草起筆。教師巡回指導。
3、修改謄寫。
課后分析:
三年級時習作的起始階段,其重要性可見非同一般。所以在教學之前舉行了“我來夸一夸”時為了降低孩子寫作的難度,在教學中學生的日記作為范例,可以增添孩子寫作的興趣,也使孩子除卻對作文對懼怕心理,還可以讓孩子撰寫作文時“有路可尋”。從孩子對作文反饋來講,學生能簡單把事情敘述清楚,但寫得生動的為數不多,特別是習作的格式,標點的使用上正確率有待提高。故我十分重視習作的講評,批改講評之后再讓孩子把作文修改撰寫,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萬事開頭難”之后定會是“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寫作知識:
(1)描寫外貌要準確。只有描寫準確了,人物形象才會真實可信。
人的身份、職業、年齡、出身、教養、習慣、身體狀況、生活經歷和環境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對人物的外貌會有些影響。如漁民由于露天作業,風吹日曬的,一般膚色較黑。特別是腳,像蒲扇般趾頭張開,這是長期在晃動的船面上行走勞作的結果。又比如年齡,處在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外貌肯定不一樣。拿頭發來說,年老的鬢發染霜,年少的黑發如漆。再如生活經歷,飽經磨難之人,容易衰老。此外,還有教養、習慣嗜好等,有教養的人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所以,寫外貌要考慮以上這些因素,觀察要仔細,用語要準確,要符合生活常識。
(2)要抓住人物外貌上與眾不同的特征.集中筆墨加以描寫,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描寫外貌一定要有條理、按順序,如果沒有特殊的表達需要時,一般的順序是先寫人物全貌,再寫身體某一些或某一部位;先寫上面部位,后寫下面部位。有特殊表達需要(比如突出人物某一性格特征)時,這種一般順序就要被突破。但不管哪種選擇,都要有條理。
例文一《愛嘮叨的媽媽》
(思路表白:本文通過考試前后對媽媽嘮叨的態度轉變,突出了媽媽對我的愛。選材新潁,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在寫作方法上還采用了欲揚先抑的方法。)
例文二《老師》
(思路表白:本文從事情直接入手,通過自己內心活動的描寫,體現了老師在教學上的別出心裁、與眾不同。對老師的喜愛之情呈現在字里行間。)
例文三《我的朋友》
(思路表白:從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可以看出劉敘理同學助人為樂的好品質。這是平時注意積累素材的結果,同學們你注意這一招了嗎?本文語言精練,詳略得當。)
例文四《可愛的小弟弟》
例文五《我的表弟》
例文六《我的妹妹》
例文七《我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