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指導(dǎo)和點評作文
[提要] 也許我們以前看到過很多的作文點評,通常會這樣點評“這篇文章寫的真好,展現(xiàn)了小作者什么什么,展現(xiàn)了一個美好的事記。祝愿你一天比一天寫得更好。”或是說“本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樣故事,展現(xiàn)了濃濃的親情,在親情中我們感受到一份純正的友誼,使我們讀來倍感清新。”一個寫作成長過程的孩子,需要我們肯定,但這不夠。你要讓他知道那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那么我們來看我們作文點評,點什么?
中國有一些字很有意思,整個作文點評里面有四個字——點評指導(dǎo)。作文怎么點評,就在這四個字里面。
也許我們以前看到過很多的作文點評,通常會這樣點評“這篇文章寫的真好,展現(xiàn)了小作者什么什么,展現(xiàn)了一個美好的事記。祝愿你一天比一天寫得更好。”或是說“本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樣故事,展現(xiàn)了濃濃的親情,在親情中我們感受到一份純正的友誼,使我們讀來倍感清新。”
一個寫作成長過程的孩子,需要我們肯定,但這不夠。你要讓他知道那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那么我們來看我們作文點評,點什么?
我們將“點評指導(dǎo)”四個字摘開來說
第一個字,“點“,是指出得失。在這里,“得”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就是你一定要中肯地夸自己的孩子,在點一篇作文之前。先要跟他講“得”,也就是要先肯定他。挑孩子這次做得稍微好一點的地方,進行肯定,這種肯定要中肯,不要言過其實,最好是能指出具體的,孩子也認同的點。
在這過程中要防止籠統(tǒng)的夸贊,比如我孩子寫的真棒一類的話語,第一次還可以,隨著夸贊次數(shù)的增多,作用會越來越微弱。因此,要夸具體的點,如“今天這個作文開頭寫得不錯”或者是“今天這個作文的人物描寫,特點特別突出”,因此,我們每位家長,有必要適當(dāng)了解作文的指導(dǎo)要點,方能給孩子更好的鼓勵或指導(dǎo)。不要要孩子覺得你根本就不懂,從而拒絕你在他學(xué)習(xí)方面的意見,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一個要懂得夸孩子的家長。讓我們覺得其實我們父母是很專業(yè)的,在這方面,我是可以指導(dǎo)你。
1.從五個方面“點”出孩子作文的“得”。
A.主題,如果他開頭和結(jié)尾都點題了,可以肯定下孩子文章主題特別明確,如果沒做到,批評時的語言也是相應(yīng)的,如“文章的主題不夠明確,應(yīng)當(dāng)點出來”
B.語言,語言最主要從兩個點進行肯定,一是描寫,如“你今天的描寫真是細致”,二是修辭,如“XX修辭手法用得很好”。
因為這兩樣是最能提高寫作水平的。如果他今天真做的好,你夸了,他會在這個地方再努力,可以做得更好一點。
C.表現(xiàn)手法,有些時候,孩子不經(jīng)意在運作了“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但孩子還沒有意識到,但是你點出來,他很會開心,覺得家長在些方面是內(nèi)行,更愿意聽你的意見。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有對比、襯托、鋪墊、照應(yīng)、揚抑、虛實、象征、渲染等,后面我們再詳細講到。
D.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方面重點肯定開頭和結(jié)尾,開頭簡明、吸引讀者或引出下文,結(jié)尾含蓄或點明中心,除此有的文章是線索特別明確的。就鼓勵孩子這篇文章是圍繞什么來寫的。
E.材料,材料方面可以肯定的有兩個點,一是選擇的材料特別有代表性;二是材料搭配得特別好,如對比、襯托、鋪墊和照應(yīng)方面做得好的地方。
同樣,”失”也是從這幾方面談的,在指出孩子作文的缺點時,不是他有十個缺點,便要都講出來,而是只講其中一到兩個最重要的,一步步來,不要急于讓孩子一次就能做到多好。
第二個字“評”,評價一篇文章這樣寫的作用或影響,告訴孩子,你這樣寫,壞處是怎樣的,好處是怎樣。比如說孩子的一篇文章里面,你覺得比喻用得不夠好或者不夠恰當(dāng),便需要告訴孩子,如果運用好比唯一這一修辭手法,會讓人覺得你的作文寫得特別有文采。
簡單說,就要讓孩子知道我做這件事情到底有什么意義,有什么價值,有什么作用。給孩子以鼓勵和目標。
以文章材料搭配為例。比如說有的同學(xué)寫母愛,他寫的一件事,這時你和孩子說:“你可以再增加一個次要事例寫到文章中去。”孩子回答沒有必要,有一個就可以了。這時便需要告訴孩子這樣做作用;例如“再增加一個事例,第一可以跟這個事例形成襯托,同時它可以讓文章內(nèi)容變得更加豐富,而且你的內(nèi)容不會變得那么單一。”一定要讓他覺得我做這件事情的意義在哪兒。所以這就是評,就是告訴孩子他這么做到底有何意義。
第三個字“指”,是具體地指出學(xué)生作文該在哪部分修改,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例如孩子寫了以下內(nèi)容,我們該怎樣讓他修改。
例:他的變得焦急起來,他迅速收拾好書包,然后又幫我把我桌子上的本兒放進我的書包,然后又幫我背在肩上。當(dāng)我像每天一樣準備擺放椅子時,①李秉倫迅速拿起我的椅子放到桌子上,又去把他自己的椅子放好。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頭,他卻默默地走了,一句話也沒有說,我也沒有來得及說聲謝謝。
指導(dǎo)意見:這個地方,是可以突出人物形象的部分,要當(dāng)成全文的重點,來進行描寫,因此,這兒可以另起一段,對人物的一舉一動進行具體的描寫,來突出同學(xué)同學(xué)對你的關(guān)心。描寫時要抓住人物的動作特點,通過具體描寫,給人以畫面感。
第四個字,“導(dǎo)“,是目標導(dǎo)向的意思,因為當(dāng)你給孩子提意見,說這篇文章應(yīng)該這樣改的時候,我們心里其實很明白,要改好這篇文章的途徑不是一個,有可能是五個,有六個。我們只是提供了其中的一個,所以一定要告訴孩子,我們這樣改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說我說這個地方要增加一點描寫,描寫完的目的就是讓它變得更加生動。“生動“兩個字,便是目標。
但有可能,這個孩子不想增加描寫,他更喜歡在修改時運用修辭手法。可不可以讓他這樣做?可以,因為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成功使用,也能讓語言變生動。
因此在指導(dǎo)完孩子后,適當(dāng)?shù)匾秃⒆觽冋f一下我們這樣改的目的是什么,我們要讓它變得更加生動,或要讓它變得主題更加突出。同時告訴孩子,我和你講的只是其中的一個途徑,不是全部。
下面我們談的,分別是孩子怎么樣提高寫作水平和避免考場作文丟分和的問題。
3.如何評價一篇作文的得失成敗
作文評價的好壞權(quán)利,往往掌握在老師的手里。因為它已經(jīng)有條條框框的要求,或者說它已經(jīng)有明確的要求目標。所以它評價的第一位,永遠是文章的主題是否得到展現(xiàn),如果這一個偏離了,它扣分扣的最厲害。
(1)、家長習(xí)慣性的評價和建議
所以如果家長輔導(dǎo)或者是檢測孩子作文,也許別的方面我們做不到,第一步就是檢測他的主題,就是它的主題有沒有被表現(xiàn)出來。因為作文是一個格式化的東西,它的主題表現(xiàn)受到了時間的限制。很多老師在考場里面看他的作文的時候,他的時間特別短,所以他通過兩個手段去檢測作文和主題的表現(xiàn)。
第一步,開頭有沒有切題。比如說我必須在“溫暖的一天”,我必須在文章開頭里面看到跟溫暖有關(guān)的字眼,或者就是溫暖這兩個字眼,只要出現(xiàn)這句話,就表明孩子的作文是切題的,就沒跑題。
第二步,結(jié)尾點題。關(guān)鍵兩個的目標合起來,用作文點評來說就是一句話:主題明確。
文章的開頭,除了切題以外還有一個要求。第一是吸引讀者,如果做到這一點,這個分數(shù)就可以加一些。第二是引出下文。你會發(fā)現(xiàn)在整個作文的評價過程中,從來不帶有對你寫作能力的評價,它是直接檢測效果。我不管種莊稼,我就收莊稼。
這就是我們說作文評價的第一個方針,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第三步,被人忽視的分段問題
有時我在一個同學(xué)的作文本上寫——分段。也許有人覺得這個問題在寫作中是件特別小的事,影響不大,其實不然。
分段,在整個寫作里面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它的作用在于:
其一,一個人寫作時,默認的表達方式先是敘述,這是他敘述的基調(diào),他可以一直用這種基調(diào)講述下去,到頭來文章內(nèi)容干癟、空洞。分段,可以讓一個人改變原有的講述基礎(chǔ),將后面的內(nèi)容用描寫或抒情或議論表現(xiàn)出來。
其二,分段可以突出重點,對于文章中的重點內(nèi)容,一律是要獨立成段進行表現(xiàn)的,分段可以讓作者更加用心地將這部分描寫具體,而不是按照講述的慣性一筆帶過,因此,當(dāng)你想突出一樣?xùn)|西的時候,分段是最好的辦法。
其三,如果一個孩子不常分段,文章中的共性問題往往是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重點不突出;。第二,條理不清晰。最要命的是前面那一條,會給老師“文章主次不分明、沒有重點”的印象,而這一條是評價一篇作文的重要參考。
所以在點評作文或者是修改孩子的作文,如果第一步讓孩子把分段做好,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第四步:等到第四步的時候才會涉及到文章的材料、語言。
(2)考場作文的評價
我們先簡單講一下考場作文的評價標準和基本的改善要點。看對于考場作文,孩子該在哪些方面努力,我們分個環(huán)節(jié)來講解
第一環(huán)節(jié):文章開頭切題,并簡短
上面講到過,在考場作文中,作文開頭的最大作用,是上面講到的切題。除了切題之外,盡量做到引出下文和吸引讀者。
因此,文章開頭,短了反而更有優(yōu)勢,有的孩子喜歡在文章開頭部分堆字,其實是堆得越多,往往越失敗。反而讓人覺得主題不明確,來回繞著說,抒情過多、鋪墊過長等問題全出來了。
第二環(huán)節(jié):如果是記敘文,用來簡潔地引出主要人物或事件,如果是話題作文,需要亮明觀點的。從這兩個角度來講,第二環(huán)節(jié)在文章里面最多最多起到一個作用,一般情況是過渡或者是鋪墊的作用,而且是不能展開的鋪墊,只用來交待相關(guān)背景、原由或人物上場。
很多寫作能力好的孩子,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失去了太多分數(shù)。他往往將前期的鋪墊要寫到第二頁,第三頁,還沒切入到重點。所以說如果孩子的寫作能力,寫作水平特別高的話,我的建議就是重點監(jiān)控第二環(huán)節(jié),就是文章開頭的第第一段之后的第二部分。有的孩子會把它撐的太開,過渡的太慢,展開的太細。而這個部分內(nèi)容,只有四個字就夠了:交待清楚。越簡潔明了越好。
總結(jié)一下,前兩個環(huán)節(jié)都不需要占文章的過多篇幅,而且不管孩子作文寫的多弱,要想只改善他的文章開頭,真的是特別簡單的事情。簡單位來說兩句話:切一下題,引出一下下文。第二環(huán)節(jié)上,要讓孩子別展開寫,交待清楚就行。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就是第五個環(huán)節(jié)需要處理的,就是結(jié)尾。結(jié)尾一定獨立成段,并且這一段話千萬不要長,最多不超過100字左右。用來點明中心。如果你強調(diào)這幾點的話,這個孩子的作文,已經(jīng)基本上可以了。
剩下的就是剩下還個環(huán)節(jié)沒有講,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才是真正考驗孩子寫作水平的。也就是事件或人物的講述或描寫,這才是考核孩子真正水平的。這部分的能力其實已脫離作文了,表面上是在考核孩子作文,其實已經(jīng)上升到新的角度——寫作。
4.從寫作提高的角度看孩子文章的得失
這里所說的寫作,是指為提高語言文字表現(xiàn)能力而進行的教學(xué)活動,包括文章寫作和寫作指導(dǎo)。
寫作能力的提高,它有自己的階梯性,它可以由淺到深,需要解決四個階段性的問題。1.怎樣寫具體的問題。2.怎樣寫生動的問題。3.怎樣寫的重點突出的問題。4.怎樣寫得有個性的問題。
如果一個學(xué)生連如何寫具體都還沒有掌握,卻要他寫得重點突出,或是語言生動,是件十分不現(xiàn)實的任務(wù),但很多人卻是這樣要求孩子的,很多人一開始就拿一個十分優(yōu)秀的作文標準,去要求孩子,孩子無論怎樣努力,卻很難達到。
不是孩子在寫作方面不行,而是這中間還有好幾步路要走,是無法繞過去的。
(1) 從長期來看,首先要讓孩子解決寫具體的問題
我們認為,一個學(xué)生的作文分數(shù),要短期內(nèi)防止丟分,是可行的,但寫作能力或水平,要短期內(nèi)提高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長期穩(wěn)定的提高,第一個要做的事情,是讓孩子怎樣把一個東西寫具體。如果我們的孩子寫的還不夠具體,就不要要求他寫的生動,也不要求他寫的重點突出,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解決寫作問題。
在寫作里面有一個優(yōu)先的問題。就是當(dāng)我們看到孩子的一篇作文之后,會覺得孩子有很多缺點,這些缺點可能十個八個,到底解決哪個問題?
很多人是解決語言問題,就說孩子你這句話寫的不對,你這句話不通順,你這里有語病,你這個詞不達意。就讓孩子修改字詞,其實這個字詞在寫作中不要太強調(diào)(平時可以多指出)。隨著他表達能力的增強,這個字詞問題會變的越來越微小。
(2)讓孩子學(xué)會具體描寫,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孩子的作文有若干的缺點,但在第一個階段,我們只強調(diào)一個——描寫。
有老師讓孩子改作文,孩子寫的作文是這樣“他笑著跑了過來”。老師說“不行,寫的不行,寫的具體一點。”那個同學(xué)就寫“他呵呵笑著走了過來。”,老師滿意地笑了,說“這句就好多了”,孩子過關(guān)了。
其實,這兩句,是一樣的。原因是,第一,都沒有突出人的特點。第二,都不夠細致。所以描寫的努力方向有兩個:突出特點和細致。
家長或者是我們學(xué)生自己檢測自己記敘類文章的時候,可以查看下有沒有突出人物的特點與描寫是否細致。
這之后,依次是怎樣寫生動、重點突出和個性化的問題。
那么,在整個孩子寫作能力提高的過程中,我們平時該怎樣點評或指導(dǎo)孩子寫作,讓孩子有更好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