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廣州中考志愿填報三大步驟
第一步:成績預估
志愿填報的第一步,是要先了解自身的情況,對自己進行一個大致的定位。具體方法有三種。
方法一:結合最近的兩次學校模擬考試成績,與目標學校近三年的錄取分數線進行對照。(缺點提示:這種方法是不太具有科學性與準確性,因為部分學校的模擬考試命題難度與中考不一樣,導致很難預測準確)。
方法二:結合最近的兩次學校模擬考試成績,大致了解年級排名,然后問班主任,這個排名去年能考多少分,再參考去年的學校錄取線進行對比。(缺點提示:部分學校不進行年級排名,所以學生只能估計大致年級排名區間。也有部分學校老師不公布去年這個排名能考上多少分。)
方法三:認真做一套與中考難度相當的區一模試卷,查看實際分數,再與去年錄取線進行對比。(缺點提示:很多學生很難抽出2個小時去認真測一次,即使有時間去測,改卷評分也存在著不夠專業)
但如何利用“一模”成績,合理地填報志愿呢?
只看排名不看分
填報志愿的前提是考生能預測自己中考的成績。有人認為,一般大概估計中考的分數都是:中考分數=一模成績+體育成績+20~30,但老師認為根據一模成績估計中考分數的參考價值不大,因為一模考試多由考生所在區域或學校自主命題,出題的難易程度及其與中考成績掛鉤的程度難辨明,所以他認為看排名會比看分數更客觀。
1.縱向看
縱向看,即看單學科成績的穩定度。比如數學,如果模擬考試的成績與平時大考的成績大體相當,說明自己成績穩定,如果高出自己平時大考的成績很多,應該給自己降降溫,在填報志愿時數學成績應有所保留。如果平時大考的成績都較好,單這次不理想,說明這是偶然,在填報志愿時,二模和平時成績比重大一些。
2.橫向看
橫向看,即更加關注自己在學校、在全區、在全市的排名情況,雖然市模成績和中考的成績不會一樣,但在全市的排名不會發生太大變化,關注排名,再由這一排名給自己一個大概的定位,從而填寫合適的學校。
學生和家長可以等到分數下來之后,根據各區公布的分數段進行排名估計,找準自己的位置。同時,結合目標學校往年錄取分數對應的排名情況來制訂填報中考志愿的方案。例如,人大附中去年在海淀區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43分,該分數大致排在海淀區的第390名左右。從歷年的錄取情況來看,分數線每年都存在變數,但對應的排名情況卻相對穩定。這樣綜合考慮之后可以最大程度消除分差影響,填報志愿更穩妥。
看狀態看性格
除了看排名,專家說,還要看學習和心理狀態,“有一些考生這段時間找到感覺,越學越起勁,預測就可以高一點;有一些考生最近不在狀態中,預測成績就不能太樂觀。”此外,性格也是參考因素,比如有一些男孩,平常測試一般般,但一到大考就很厲害,因為他沒有什么心理壓力,這種同學預測成績時可以樂觀一點;而有一些學生波動比較大,這一次考好了,一驕傲下次又考砸了,被父母一罵又考好了。
注意拉開檔次、穩中求勝
中考可以填報八個志愿,建議填報一兩個摸高志愿,中間要填報幾個相對來說差距比較小的志愿,最后還必須要有兜底志愿,以保證無論發揮多么失常,也能有學可上。
如何尋找理想學校?
看學校特色和加工能力
有很多學生填報志愿沒有明確方向,聽到眾人說哪里好他就報哪里,結果可能是自己不喜歡的學校。如何尋找最適合自己發展的學校?明師教育劉老師指出,有以下幾個因素是必須考慮的———
首先,考慮住不住宿。如果選擇住宿,就不必考慮學校離家遠近;如果選擇“不住宿”,一般從家里到學校路程30分鐘內為宜。
其次,考慮學校的管理特色。建議向這所學校高中的學生了解相關的情況。比如校規中規定,女生必須留短發,不準留長頭發;不準帶手機回校;早上6點起床跑步等等,如果當中有你很排斥的,將來的三年會有抵觸情緒,會極大地影響未來的學習狀態。
再者,看學校的加工能力。如果B校中考錄取分數線比A校低,但三年后的重本率卻比A校高,說明B校的加工能力比A校強。
四步走估分技巧
一、估分“宜緊不宜松”
中考時身體、情緒、心理因素及臨場發揮都會直接影響中考成績,因此考生在估分時一定要考慮這些因素。比如:一些考生在考試時不注意審題,不注意規范答題,結果造成估分失誤。又如在書寫過程中不夠嚴謹,步驟疏漏或不詳細,語句模糊,左扣一點,右扣一點,失分較多,其結果直接導致估分與實際分數大相徑庭。
因此,估分“宜緊不宜松”,要考慮小分。單科計入總分時不要隨意“去掉小分”,中考一分之差就可能落榜心儀學校。建議考生至少試估3次分。第一次是按正常估分、松緊適當;第二次是按從松估分,將可得可不得的“模棱兩可分”估算在內;第三次是按從緊估分,將可得分可不得分及“模棱兩可的分”均不估算在內。具體評分時,答案與評分標準完全吻合或十分吻合的,可以估滿分或扣少量分。如出現答案與評分標準有差異,應征求老師意見。
二、估分別受心理因素影響
從去年考后估分情況看,造成估分較大誤差的原因主要是考生在估分時會受到一些心理因素的影響。對于優等生,考后往往能較快發現并意識到自己在試卷中出的錯,估分時容易過于“保守”。相反,一些平時成績不太好的考生,由于受自我認識水平的限制,考后自我感覺良好,估分時會不自覺地對自己的考試成績評價過高,缺少余地。此外,一些考生在估分時還會受到周圍同學估分信息的“暗示”,如班上某一同學的平時學習成績與自己差不多,而這位同學估計的分數高過自己,就會導致這位考生對自己成績的高估。有些平時中等偏上考生,中考考得很好,估分卻不高,原因是怕估高了被別人笑話。因此作為家長,要實事求是地客觀對待孩子的學業水平,面對諸如此類的情況,要有清醒的認識。
三、三次成績加權求和可算估分
估分結合一模、二模成績更保險。越接近中考,考生的模擬考試成績會越貼近實際中考。因此兩次模擬考試的成績可作為考生實力的參照基點,考生可以通過計算兩次模擬考試和本次中考估分的加權成績來大體確定自己的中考成績,再結合自己平時在學校的總體排位,可初步確定自己的中考分數。考生可采取加權求和的方法,把一模、二模、中考估分總分比例以40%、15%、45%分配(僅供參考),若一模的總分為A,二模考試總分為B,本次估分為C,則可以采取以下公式進行估分:即(A×40%+B×15%+C×45%),進而算出總分,這樣得出的估分相對準確,不會出現大起大落。
四、謹防有學校為留生源故意壓分
通常不同學校對待估分的做法不同。有的學校由學生估分,老師核實,確定估分結果,這樣得到的結果比較客觀。同一學校如果對學生是統一指導、統一估分,這樣的估分結果有一定可比性。學生可通過估分結果看到自己在學校的相對位置,參照估分相對位置填志愿,可以適度降低填報風險;而有的學校完全由學生自己估分,甚至推遲估分時間;有的學校為了控制生源外流,利用估分對優秀學生有意壓分,使這些學生不能對自己成績恰當判斷,對他們報考更好的學校有影響。值得提醒的是,估分時可以多聽聽老師的意見,也要參考所在初中學校近三年考生升學的人數和去向。
中考志愿填報技巧之如何精準估分
中考填報志愿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考生們要得以重視。每年的中考都有很多考生因為填報志愿不科學而造成不必要的遺憾。對于中考志愿填報,估分是必不可少的。
做好準備開始估分時,首先要再現答題過程。中考試卷是考生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完成的,一些考生會記不清答案,估分時就會出現主觀臆斷的情況,導致一定偏差。所以建議同學們在看標準答案以前,盡可能不和其他同學交流,先靜下心來,根據試題卷回憶當時在考場上的答題思路和大體原文,再現答題過程,若記不清答案可沿著考試時的解題思路重新做一遍,全卷完成后再統分。切不可先看標準答案再來再現答題過程,也不能邊再現答題過程邊評分,這樣都會產生誘導從而引起估分誤差。
其次,要把握好評分標準。考生在清楚自己的原文答案后,要認真研讀《評分標準》,在有兩次以上中考改卷經歷的、有經驗的學科教師的指導下,力爭領悟《評分標準》中每一道題的考查意圖以及每一個得分點的給分、扣分依據。在正式開始評分以前,要依據自己以往估分的經驗,明確劃定每一個采分點的中心詞或是每一個扣分點的依據,再將這些中心詞與自己的答案對照,進行有效估分。
(四)一模或二模考砸了,真的放棄自己的理想學校嗎?
究竟填報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是選擇“搏”一下,還是選擇“穩妥”?
一般情況下,家長是保守的,學生是進取的。面對不同的情況,我們該如何選擇?
考生要參考老師和家長的意見,重點還是以考生的個人意愿為主。
(五)自己是否有底線?底線在哪里?
中考是“一場定勝負”的戰役,萬一出現其他意外狀況導致考試發揮不理想(例如生病或狀態不好,例如考試題目不對我的胃口,我的強項沒有考,而考了我的弱項),萬一填錯答題卡,萬一作文跑題了?因為凡是考試,我們都要做全面的準備。如果出現了意料之外的狀況,我能接受被哪些學校所錄取?您能接受的底線在哪里?
考生要參考老師和家長的意見,重點還是以考生的個人意愿為主。
第二步:學校分析
一所好的高中可以從多個方面去衡量,如中考錄取平均分、競賽成績、人才培養模式、高考、自主招生成績、出國成績等等。
首先,學生對高中階段學校應該有所了解。重點了解自己要報考的學校的報考條件,掌握招生學校的類型、歷年錄取分數線、招生范圍、招生人數等。
其次,了解各學校高考的本科升學率,本科升學率能很直觀地反映出高中學校的教學實力。
第三,了解學校的加工能力。衡量學校的加工能力一般采用中考分數線和高考上線率相結合的方法。如A和B學校中考招生人數都為800人,A校的中考分數線為715分,B校為718分,三年后高考成績出來,A校重本率為58%,B校50%,那么可以看出,A校加工能力更強些。
最后,還要考慮家庭經濟情況,是否允許擇校?學校離家路程遠不遠?孩子適不適合住宿等等。
廣州中考擇校如何衡量學校加工能力?
中考填報志愿選擇學校時,大多數學生家長都比較重視學校的加工能力,但如何衡量學校的加工能力、以什么指標和數據來衡量才比較合適呢?下面,是來自E度論壇sunlai的原創帖子,與大家淺談廣州中考填報志愿擇校時如何去衡量一個學校的加工能力:
試舉一例分析——
三間學校(假設為A、B、C),A、B兩校當年中考招生的錄取人數都為800人,分數線分別為:A校715,B校718分;C校招500人,分數線為740分。三年后的高考成績出來,重本率:A校是58%,B校是56%,C校是90%。依照數據來看,肯定認為是C校最好,B校的加工能力最弱。
然而,有些隱形數據,是大家看不到的。
假設,當年兩校招錄的學生中,以740分為界,A校招到450人是740分以上的,B校只招到420人是740分以上的,三間學校入學學生的中考總平均分分別為:A校732,B校731,C校752。
若以這個數據看,哪間學校的加工能力更強?目前情況下,我們能看到的公開數據,只有錄取分數線和高考各檔次的升學率。有些隱形數據,只有學校和相關部門才清楚。
很多家長選擇以學校的重本率結合錄取分數線來衡量學校的加工能力,個人認為,是比較片面的。高考升學重本率,只表明學校的尖子生高考出口成績,并不能完全表明學校的加工能力,要全面衡量一所學校的加工能力,除了結合當年中考的錄取分數線外,還得結合該校招錄到的尖子生數量、全體學生的總平均分來綜合考慮,這樣評估才更加全面。
學校為迎合家長擇校時對重本率這一統計口徑的追逐,很多都以重本率作為宣傳口徑,特別是前幾所好學校。各間學校若能給出更詳實的數據來,就更有說服力了。君不見,有好幾間非前六所學校的重點班,其高考的重本率超過八成,甚至達到100%?這是否間接也證明了“是金子,無論在哪里都可發光”這個道理?
學校若能成功“斂尖”的話,是很快可以從高考重本率中得到體現的。從廣州今年高考一模的成績來看,廣附的重本率高,進步很大,也肯定和當年留尖力度大息息相關的。
假設學生學習能力恒定的話,選擇非重點學校,相信同樣可以達到出成績的目的。我相信,大多數選擇重本率高的前幾所中學的學生家長,都是因為看重這些學校校風好、擁有更多積極向上并有理想的學生,或者是看重學校的歷史底蘊做出選擇。
廣州市前兩年取消一模,其中的一個理由是:讓學生不知道自己的具體排名,從而達到其他非重點學校也能招到高分學生。
我倒是覺得,與其取消一模,還不如教育部門將一些數據公開。如跟蹤中考時全市某個分數段的學生,三年后在各學校的高考情況,分析比較后,家長如何根據需要選擇學校會更加心里有數了。通過中考成績結合高考成績的跟蹤比較,也可以讓部分中考考不上重點學校的學生提振信心。
昨天和一高一家長聊天,她兒子僅以壓線的分數進入六中,現在已經穩居前兩百名,替她高興之余也就思考一個問題:中考應該如何選擇適合的學校,怎樣才算是好學校。胡思亂想之下,弄了點東西出來,希望大家一起討論一下。辯則明。
廣州知名高中實力大比拼——加工能力大對比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廣州幾所著名高中的“加工能力”對比吧。
廣州高中歷年錄取分數線匯總
2012年獨立批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
2011年獨立批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
2010年獨立批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
第三步:志愿填報
對于不同層次考生,在志愿選擇時應各有側重。成績優異的學生大可自信些。可將自己的第一、第二志愿適當超前,大膽填報。但為避免風險過大,第三志愿與前兩個開始拉開一定的差距會更加科學;對于中等生,還是以穩為主。第一志愿適當摸高,從第二志愿開始與第一志愿拉開差距,同時仔細研究各學校的招生情況,也有以低分搏名校的機會。
從整體上看,中等生是最大的群體,所以填報志愿的時候,仔細研究招生簡章、報考指南,避免出現志愿扎堆現象。對于成績薄弱的學生,其實競爭不是很激烈,各志愿之間保持四五分的差距,理性選擇自己中意的學校,不放棄任何填報的機會。
中考填報志愿的依據和解讀
一模過后很快就要填志愿了,學生家長們的心也愈加焦慮。孩子該填報哪些志愿?填報志愿的依據是什么?如何去解讀往年關于填報的各種數據?等等問題困擾著眾多家長。廣州e度論壇的一些熱心家長專門發表帖子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以下是家長“sunlai”發表的文章《中考填報志愿的依據和解讀》,或能對廣大學生家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原文如下:
中考既考學生又考家長,家長必須為孩子的填報志愿做更多的研究和指導才能讓孩子選擇到更合適的學校。那么,中考填報志愿的依據是什么呢?中考志愿填報必須根據孩子的成績,結合往屆各校的錄取情況進行填報。往屆各校的錄取情況,最好的依據就是過往幾年的“廣州市普通高中學校錄取分數線”,百度一下不難找到這些數據,那么,對這些數據該如何解讀才能作為自己填報志愿的依據呢?
招考辦在考生成績出來后,會公布《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里面有各批次的優先投檔線和各批次的錄取控制線(提前批的優先投檔線就是我們俗稱的高分保護線)。第二天會公布《廣州市中考分數段統計表》,接著開始進行各批次的錄取工作。隨著各批次的錄取,也會陸續公布各批次學校的錄取分數線。
雖然每年的情況都不一樣,但以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可以作為填報志愿的依據還是可行的,如何解讀呢?下面以下表的幾間學校舉例講解一下。
序號
院校名稱
錄取
類別
招生
區域
最低分數
最低分數末位同分序號
末位考生志愿序號
末位考生分數
末位考生分數同分序號
外區最低分數
外區最低分數末位同分序號
外區末位考生志愿序號
外區末位考生分數
外區末位考生分數同分序號
6
廣州市第六中學
公費
全市
693
43
1
693
43
擇校
全市
704
115
2
704
115
10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大學城校區)
公費
全市
688
87
1
688
87
擇校
全市
699
195
2
699
195
11
廣州市鐵一中學(校本部)
公費
全市
690
217
2
698
90
擇校
全市
700
24
2
700
24
13
廣州市第一中學
公費
全市
635
341
2
645
139
645
49
1
645
49
擇校
全市
652
321
2
652
321
668
248
2
668
248
14
廣州市第四中學
公費
全市
635
296
3
642
220
635
265
3
642
220
擇校
全市
640
45
2
640
45
646
369
2
646
369
18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
公費
全市
669
125
1
669
125
669
125
1
669
125
擇校
全市
629
70
3
689
121
692
36
3
705
188
32
廣東仲元中學
公費
全市
688
212
1
688
212
691
58
6
708
188
擇校
全市
690
230
2
690
230
其中比較有參考價值的主要有“最低分數”、“末位考生志愿序號”、“末位考生分數”。對區屬示范性高中來說,其中“外區最低分數”、“外區末位考生志愿序號”等等也非常有參考價值。
最低分數
“最低分數”就是各校的錄取分數線。對前六所高中來說,因為報考考生眾多,公費生通常在第一志愿會錄滿,(因此,非第一志愿報考前六所的公費志愿,是不可能錄取的。)舉例,六中公費招生人數749人,有兩千人第一志愿報考,按照考生分數從高到低錄取,去年剛好錄到693分錄滿。因為達到錄取線的同分考生會有兩三百人甚至四五百人,這就要看“最低分數末位同分序號”。在同分序號后面的就不能錄取。(考生同分序號在中考放榜時向考生公布,排序依據是先比較有關考生的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分數之和;若再有相同,則依次比較數學、語文、英語單科分數;若仍有相同,接著再比較綜合表現評定等級。)
第一志愿錄取到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數,就是該校的錄取分數線。
末位考生志愿序號
通過末位考生的志愿序號,我們可以知道該校往年可以錄取到第幾志愿并作為參考。如鐵一中校本部,去年末位考生志愿序號是“2”,分數是698,也就是去年若第二志愿報鐵一中校本部,698分可被錄取。前年鐵一中校本部的末位考生志愿序號為“3”,分數是723,也就是第三志愿報鐵一中要723分才能錄取。這些都是動態的,每年都會不一樣,但可以作為參考。四中,2012年錄到第三志愿,而2011年卻是第一志愿就錄滿了。像一中、育才中學,連續兩年都是本區錄到第二志愿。
如果估計自己分數在高保線上下,發揮得好的話,極有可能上高保線,發揮不好,也有可能掉高保線下。這種考生填報志愿,若往上沖的話風險是很大的,一旦上不了高保線,志愿又填報不好的話,極有可能落榜提前批。老三區的學生還好些,因為第一批還有真光、培正這些學校可以選擇,但其他區就沒那么好運了,第一批幾乎是沒有什么好學校的。若善于利用末位考生志愿序號,就可以盡量避免落榜提前批了。
如去年一考生,他很向往前六所學校,發揮出色也極有可能考上六中,但結果他只考了687分,若公費志愿第一志愿六中,第二志愿16中,第三志愿3中,因為去年3中、16中的末位考生的志愿序號為1,所以就肯定落榜提前批了。若他能將一中或者育才放在第二志愿,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了。
若有心留意,通常被公認比較好的區屬示范性高中,末位考生志愿序號多數是1,像7中、16中、47中、真光、培正,等等。其他的示范性高中,很多是末位考生志愿序號為2、甚至是3、4的都有。填報志愿要求有梯度,除了分數線可以參考外,末位考生志愿序號,也是一個重要的依據!
優先投檔線
在每個批次都預先設立優先投檔線,提前批的優先投檔線也被稱之為高分保護線。關于高分保護線,我有兩個帖子已經詳細論述。有興趣可以翻看一下。
中考錄取的規則是分兩步走,先錄取優先投檔線上的考生,然后再按志愿優先的原則錄取。以2012年廣大附中大學城校區為例。該校的分數線為688,末位考生序號為1。有些朋友問我,既然是只錄到第一志愿,那么第二三志愿報考廣附大學城是不是就沒機會錄取呢?當然不是了,末位考生只是指錄取到最后一位考生的情況,而根據高分保護線的原則,是先錄完上高分保護線并報考該校的所有考生,然后再按志愿優先的原則錄取的。所以,去年就算是第六志愿填報廣附大學城,只要上了高分保護線,也是可以錄取的。
留意上表仲元學校一欄就比較有意思了,外區末位考生志愿序號為6,分數為708,該考生將仲元放第六志愿也被錄取,估計連他自己也預料不到吧,肯定是無心插柳的結果。仲元中學以往的錄取分數線一直是高保線上,只有去年是例外。
對錄取分數線在高保線下的學校來說,末位考生志愿序號不等于是錄取所有考生的志愿序號!
只要上了高分保護線,只要你報考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低于高分保護線,無論你第幾志愿報考該校,都會得到優先錄取!
根據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分析,通常,前六所之后的兩所學校如鐵一、廣附會在高保線上下,鐵一更是兩年就是貼著高保線。7中在09年曾經超過高分保護線、在2011年差一分達到高保線,而16中在2010年差一分達到高保線,其他區屬學校離高保線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2008年,那時廣附還沒奧班畢業生,還沒崛起,廣附的理科一本率只有20.91%,文科23.15%,而七中理科一本率卻達到36.81%,文科更是達到41.77%,當時大家是將七中排在前六所之后的一所好學校,超高保線也在情理之中了。但自此以后,七中每況愈下,現在已經被廣附遠拋身后了,甚至16中、47中也有趕超七中的態勢。)所以只要上了高保線,志愿填得不是太差的話,基本可以保證能上不錯的示范性高中了。對廣附大學城校區、仲元中學這些口碑比較好的學校,今年重上高保線絕不是意外的事。
外區招生比例
區屬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可在提前批面向全市招生,在2012年之前,招收學校所在區以外的學生人數不能超過本校當年招生總計劃的25%,從2012開始,外區生比例不得超過15%。
在中考報名期間,在涉及是否跨區報名的問題上,有不少的朋友問我該如何選擇,是不是外區的考生就不能報考越秀區的區屬示范性高中了?答案是否定的,只是要受15%的比例限制。
有一戶籍番禺學籍天河的考生家長問我,外區考生應該報考仲元的不多,我在外區報番禺的仲元,不是更有優勢?這朋友在這問題上踏入了一個誤區,認為學校一定要在外區招夠15%的比例。但要知道,15%的比例是上限,而不是下限,若外區生報考比例不足15%,剩余的名額自動轉入本區招生。也就是,外區錄取分數線只有高于或者等于本區錄取分數線,而絕不可能外區錄取分數線低于本區錄取分數線的!
如何知道目標學校的外區生報考比例呢?學校內部有歷年考生報考該校的相關資料,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知道的。而我們通過比較各學校的本區和外區的錄取分數線可以略知一二,15%的比例從去年開始,于是也只有去年的數據作為參考了。有些學校在開放日接受咨詢時會告訴家長相關數據,從去年開始,區屬示范性高中外區生招生的比例從25%降至15%,所以我當時比較擔心外區的錄取分數線會飚升。我去16中咨詢時,特別咨詢了這個問題,接受咨詢的老師告訴我,16中這么多年,外區公費生的比例從來沒超過15%的比例,還特意將每年的數據給我看,有這些數據,我就放心將16中作為第二志愿了。
一中,去年本區錄取分數線為635,末位考生序號為2,外區錄取分數線為645,末位考生序號為1,很明顯,外區生進入的門檻比本區生要高得多,于是基本可以斷定,一中錄取的外區生已經達到15%的上限。
16中,去年本區和外區的錄取分數線均為669,所以可以斷定,去年16中是招不夠15%外區生比例的。
錄取分數線和分數段統計表
單純以分數來比較不同年份的數據,不一定完全準確,因分數和當年的試題難度有相當大的關系,2012年,物理試題的難度加大,所以全市的整體中考分數比前年拉低了十分,2011年的高分保護線為693,2012年的高分保護線是690,那么是否意味著2012年的高保線低了三分呢?肯定不是。2012年的690分數段的總人數為11856人,占全部考生的10.01%;2011年的693分數段的總人數為13175,占全部考生的10.9%,對應兩年的分數段統計可知,2011年的693高分保護線僅僅相當于2012年的686分,所以這樣一對比,2012年的高分保護線不但沒降下來,還上升了。
所以要預測學校中考分數線,是非常困難的事,因為根本就不清楚試題的難度,如何預測?只能結合各種情況做出大概的判斷。
中考志愿的填報,應遵循“一沖二穩三保底”的原則。
特別對有能力上高分保護線的學生,更是如此。提前批的第一志愿可以大膽填報前六所,第二三志愿可以選擇比較好的區屬示范性高中,或者市屬的鐵一、廣附等。對于有能力排名全市兩千名左右的學生,沖前兩所的同時,第二志愿可以增加一個擇校前四的志愿,可以保證第一志愿落榜后,花點擇校費也能保證上前四所。基于去年擇校線和公費線有一定差距,今年的擇校線升高,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擇校線是最難預測的一個點,因為擇校招生人數不多,波動非常大,誰也摸不透。比較經典的是09年執信公費線是718分,而擇校分數線卻只有657分,遠低于高保線,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有一點特別要注意,擇校志愿也是要遵循15%的外區比例限制的,去年16中的擇校線也出乎大家的預料,本區擇校分數線從前年的693分(末位考生是第三志愿的715分)一下子降到629分,而外區擇校分數從696分降至692分(末位考生是第三志愿705分)。勉強扯得上關系的是,去年16中新增加24個擇校名額。
對于高分保護線上下浮沉的考生來說,建議以求穩為主,沖高要慎重,因為一旦第志愿落選的話,填報志愿不當,極有可能落榜提前批。去年我一同事估計兒子在高保線上下浮沉,他就選擇不沖,第一志愿47中,第二志愿天河中學,結果考了680分,被47中錄取,若選擇第一志愿沖前六,第二志愿47中,第三志愿天河中學,結果肯定是落榜提前批,而天河區第一批的學校和47中相比,可是天壤之別啊。
對高保線下提前批次最低錄取分數控制線上的考生,結合往年的末位考生志愿序號,以合理的梯度填報好志愿,相信提前批錄取也是問題不大的。
關于擇校志愿的填報。最近也有不少非廣州戶籍的考生家長向我咨詢志愿填報的問題。擇校志愿分數線起伏太大,很難預測,通常前六所的擇校都高于700分,鐵一、廣附的擇校線都在700分上下,培英的擇校分數線每年和公費倒掛不少。有一點一定要注意的是,區屬示范性高中的擇校也同樣遵循“外區生比例不得超過15%”這個規定,對外區的擇校生人數很少。如有60個擇校名額,外區生也就只有9個!所以區屬示范性高中的外區擇校分數線,更是難以預測,幾個高分考生的決定就足以讓分數線飚升。
老三區570-590分數段志愿填報分析
前些天提到第一、二批志愿策略,建議590分以下的讀職中,這是基于去年最低分的76中(嶺南畫派紀念中學)錄取線588分所得出的結論。分數再往下,公辦公費的大門就緊緊關閉了。但想來又有些不對勁,590分在其他區是個不錯的分數(起碼比全市平均高出70分),在南沙、從化、白云可以進入南一、從六、80中等示范性高中,由于生在整體水平很高的老三區才出現這樣的不幸。
先對590分的發展前景水平作一個評估,將來能有什么作為。2012年高考,廣州6.45萬人參加,一本、二本、三本、專A、專B率分別是12.20%、35.78%、55.08%、78.83%、96.58%,大致人數就是7869、23078、35527、50845、62294人,對應2012年中考累進分數段,估計是703分、656分、620分、570分、526分(這是保守估計,如果考慮高校擴招、廣州在省內領先優勢不斷擴大等因素,情況可能更加樂觀一些)。意思是說,你去年考了620分,可能只進了恒福中學,還在自怨自艾,其實教育局已經把你納入今后三本指標了,你是個本科“苗子”,若你考不好還會連累班主任和校長挨批。
570-620分還算是專A的“苗子”,至于是讀高中搏大專、還是讀職中早就業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但是如果選擇高中的話,就應該尊重大家上高中的權利。問題是,老三區570-590分這一段比較尷尬,已經沒有可以接納的公辦高中,這就好比你過去參保記錄良好,退休后就能領取退休金,但還差三年才退休,現在卻失業了。社保退休金是不能馬上兌現的空頭支票,當務之急是要立刻找份工作解決眼前生計。
找到一所合適的高中入讀,理論上專A“苗子”才會變成現實的大專生。
一、外區戶籍——海闊天高任鳥飛
老三區每年3萬多中考畢業生,有人粗略統計外區生大約有5、6千人,多數來自天河、白云、番禺,主體包括番禺買商品房的、遷至白云區解困房的、原來是外區生通過轉學或考民校方式進入市區的,花都從化增城的人甚少。這部分人一旦成績不怎么樣,中考模擬考估分難過590,建議辦理返區升學手續。不過這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選擇,大家都往老三區奔涌,你進入了還要回去。而且沒有人肯“自認衰仔”,未開考就認為不到590。
其實“人有失手、馬有失蹄”,平時590-610這段都有危險的,一不小心可能滑落民校或職中,有外區戶籍的不妨預早多一份保障。
回到自己的戶籍區,真可謂海闊天高任鳥飛了!
提前批可以照樣搏撞一下,第一批就要根據自己應考能力細心填:白云區可按65中、80中、白云、71中的順序;天河區直接報東圃中學(大膽的可沖一下113中或75中,不過去年東圃第一志愿就錄完了),由于分數普遍高,為保險起見還要用44中保底;在黃埔、蘿崗只有石化、91中的唯一選擇;番禺的學校非常多,我了解不深,根據這分數,建議首選成績相當不錯的東涌,其次是石基3中。
學校
2012本B
2012專A
2009分數
2010分數
2011分數
2012分數
白云
65中
46.4
87.19
621
587
589
591
白云
80中
36.17
85.11
601
580
585
560
白云
白云
17.82
68.37
599
556
577
548
天河
75中
64.31
89.52
590
580
610
606
天河
113中
45.53
85.21
608
620
638
618
天河
東圃
45.91
80.54
581
602
604
593
天河
44中
15.08
47.24
567
571
591
576
番禺
東涌
48.59
86.7
626
633
624
600
番禺
石基3中
23.45
70.34
600
614
285
580
黃埔
石化
27.14
71.9
579
573
571
567
蘿崗
91中
12.03
61.39
515
550
546
532
我發現這些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普遍低于老三區的第一、二批,但不少學校成績卻比13、41、知用、恒福、西培等還要好。不知是分數段結構不同,還是真有所謂“加工能力”的傳說。據說是還是郊區青山綠水、娛樂少,反而能靜心讀書呢.(據說65中和80中的嚴格管理程度就像集中營一樣,正適合嚴管這層次的學生)
我覺得黃埔、蘿崗僅有的石化、91中的唯一選擇,性價比不值,是返區還是留在老三區一搏?是個糾結的問題。而白云、天河、番禺都有比較細密的梯度供你填報,值得操作。
二、老三區戶籍——四野茫茫何處是家
如果學籍和戶籍都是老三區,那就“情況很危急,問題很嚴重”!
他們的處境倒不如小升初時考出外區二流民校(如暨附、華美、廣外附中、廣大實驗、65桃園等)那些人那么靈活自如。當然3年前誰也不可能有這樣的先見。
1、獨立批搏秀外。去年分數604,對590分的人再努力一把或許有機會,對570分的人真需要最后時刻的神來之筆。
2、提前批沒有任何意義了,連秀外都不行就不用想了。
3、第一批也有點難,近年來一直保持偏低的是恒福,去年要598。
4、第二批是最后的機會,西培高考成績不錯,但去年要598而且第一志愿錄滿,你敢不敢搏?去年從低到高的是76中588分、汾水590分、78中592分,也全部第一志愿錄滿,自己看著辦。除汾水外,擇校普遍都比公費分數高,擇校也不要指望。
5、如果76中這根稻草沒有撈著,剩下的就是民校了,本文的指引是針對工薪階層來說,不一定每個家庭經濟都能承受。到了這一步是民校與職中的抉擇。選讀民校的繼續往下閱讀。
民校分三批錄取,招生安排的擺陣很怪,各出現兩次,有的第一批學校在第二批不見了,到第三批又再次出現,這是填報時應該注意的。
學校
2012專A
2012最低分數
出現批次
海珠
64.47
590
1、2
華美
28.43
591
1、2
黃岡
無畢業
553
1、3
香江
無畢業
501
1、3
北附
36.94
583
2、3
暨附
46.55
597
1、3
培才
54.05
570
2、3
思源
31.28
526
2、3
廣大實驗
55.29
598
1、2
中大雅寶
39.78
502
2、3
英豪
31.82
460
2、3
南洋英文
21.6
480
3
注:廣外外校、中附、華附番禺、省實天河這些就不列了。民校價格千差萬別,還沒有去細心比較價錢,這是另外一條需考慮因素。
(1)第一批民校。第一批民校適合該分數段的有海珠、華美、黃岡、香江等,錄取順序在76、78、汾水之前,分數比上述公校高(在本批普遍590以上)。我建議全部放棄第一批民校,先看第二批公校的76中或汾水能否把你最后托住。否則花了冤枉錢。
(2)第二批民校。去年分數線非常清晰地分為兩個層段,上段的是北附585、海珠598、培才598、廣大實驗598,下段的是思源550、華美550、中大雅寶563、英豪550。之前填了兩所公校,若76中、汾水托不住的話,上段的民校也沒有意義,所以不報;下段的民校最高的雅寶才563,考入應該沒有問題,但成績慘不忍睹,最好的雅寶不到四成,建議也不報。由于后面的結論是培才,這個志愿的民校也可以先填個培才,其余的千萬別“手痕”亂填。
(3)第三批民校。剩下北附、暨附、培才、思源、雅寶、黃岡、香江、南洋英文、英豪。結合自己分數能力,以及學校去年的成績,首選培才,再往下或許可試水一下黃岡、香江。最后保底用思源,該校已經辦了一段時間,看來口碑不行,能不能保你上專A還成問題啊。
6、如果連民校都失手,就只能去職中了。
老三區第一、二批學校填報志愿技巧
中考填報志愿很快就要開始了,各種有關志愿填報的攻略紛紛出臺,有熱心家長則590-640分數段的學生提供了一些資訊和建議,我們來看看e度論壇網友mengtang是怎么說的。
上E度的都是牛爸牛媽牛孩,成績幾乎都在670分以上,大家的策略都在沖省市重點、確保區屬示范性高中,因此在本論壇對第一、二批學校幾乎是無人問津的。本帖專為590-640分這段學生提供一些資訊和建議,因為這些考生大多數落在第一、二批錄取學校。至于590分以下的,我覺得還是讀職中,學門手藝,將來早點出來就業好了。
一、有關基礎數據
第一、二批次學校,或許也能出為數不多的幾個重本,但我們也不用拿這些數字來比較,因為重本的偶然性很大。但他們將來還是很有機會上二本的(包括二本A和二本B)。二本B是一個重要的評價指標,結合入學分數來比較,是對這類學校一個重要參考指標。
下面是本人整理的一張表,包括近5年的最低公費分數線,以及近2年二本B的升學率:
學校
2008分數
2011二本
2009分數
2012二本
2010分數
2011分數
2012分數
荔灣
西外
618/603
61.28%
642/605
79.85%
638/606
627/623
634/622
南海
603
46.61%
605
68.45%
610
615
601
西培
588
22.13%
605
32.02%
592
609
598
越秀
17中
635
69.52%
641
65.96%
619
640
617
21中
625
60.53%
629
45.3%
625
640
623
知用
614
45.35%
605
45.78%
608
615
605
13中
603
33.33%
605
43.51%
605
615
617
恒福
603
42.15%
605
34.62%
595
615
598
秀外
576/594
32.24%
600/630
32.79%
614/607
562/636
604/593
海珠
97中
632
65.73%
634
64.34%
620
623
600
41中
608
52.76%
609
44.32%
610
615
606
海實
580
40.36%
602
37.12%
594/590
585/615
632/598
說明:(1)這是看似成績還過得去的第一、二批學校,其余學校要么是藝術特色類,要么是成績慘不忍睹,將來高考前景悲觀,我就不羅列了。(2)西外、秀外、海實是外語類學校,分了兩個批次錄取,先在獨立批錄一部分,再在第一或第二批錄一部分,因此有兩個錄取分數線,用“/”隔開。(3)所列的大多數是第一批學校,其中西培、秀外是第二批,海實原來是第二批,從2012年開始升為第一批。
二、數字玄機
1、我們從08、09年的入學成績和11、12年的高考成績可以看到,基本上有怎樣的入學分數,就有怎樣的出來分數,所謂“加工能力”都是浮云。
但相比而言,還有細微差別可以分出高下(盡管入學分數不表明分布狀況),其中南海中學的“進——出”比較最為亮麗(尤其是2012屆)。另外,09年比08年分數提高,12年比11年升學率卻下降,下滑明顯的有21、41、海實,而17、97也有輕微下滑。09年比08年分數下降,12年比11年升學率反而上升,進步明顯的僅有知用,而南海、13中也在進步。
2、西外在辦了個很牛的初中之后,通過中考簽約、獨立批招生等手段,成績穩步上升,已經拋離其他學校一個檔次,處于遙遙領先地位。
3、除了西外,其余總體來看,17、21、97中的總體水平要比其他學校高一些,但都不能保持恒久的優勢。比如97中領先了4年,去年入學分數竟被41中超過。17中早期領先,今年有被21中超越之之勢。13中原來是最弱的,去年的分數已經和17中持平。
4、外語學校有比較隱形的“大小年”問題。分數飄忽不定,秀外第二批的分數過山車一樣,雙數年很低,單數年很高。海實去年獨立批突然飆高,2015年的高考成績可能會好,但不知是否“虛火”,之后能否保持還要觀察幾年。
5、西培、秀外是這里所列的兩所第二批學校,其成績比同批次的汾水、東環、76、78、95、109中高出很多。其中西培的錄取分數比較穩定,秀外的分數飄忽不好預計。
三、有關建議
1、是先沖獨立批外語類、還是先沖提前批示范高中的抉擇。所謂590-640分,只是平時成績的估分,也有可能沖倒640或以上,總要先搏一搏。獨立批的錄取在前,但示范性高中的吸引力大一些。這種層次若不考慮國防班、宏志班之類比較高分的,實際就剩下西外、秀外、海實(正好分別位于三個區),真正值得信賴的只有西外。不過若能獨立批上西外,應該就能在提前批上1中、4中、育才,南武。由于在第一批還有報考西外的機會,我建議放棄獨立批,改沖提前批幾所門檻低的示范高中。
2、若提前批示范高中失手,在第一批中選擇離家較近、交通方便的,這些學校除了21中有少量住宿,其余全部走讀,很奔波的。
第一志愿建議填西外,理由不解釋。第二志愿,荔灣、海珠的基本上是南海、97中了,越秀區的選擇比較多,但不要浪費志愿,17、21中只能選其一(若其中一所不行,另一所多數不行),兩者中我傾向17中。第三志愿,海珠的可選41中,越秀、荔灣的建議選知用。第四志愿用13中或恒福保底(我傾向13中)。
3、若交通不是大問題(比如有很多套住房,借住親戚家等),選擇就非常多了,很難給出意見,但注意要形成一定梯度。
4、若一下失手,第一批落榜了滑落第二批,好點的學校有西培、秀外(其余學校本科率都不足三成,大部分不足兩成),秀外的分數線不好觸摸,建議第一志愿填西培。
老三區第一、二批的選擇機會很多,而且有比較細密的梯度,這比起其他區已經幸福很多倍。尤其是南海、17、21、97中都辦了不錯的重點班,使到每年全校大約出十個八個重本。看來,若奮力進入這些學校的重點班,不一定比1、3、4、5中的普通班要差。
志愿技巧:中考志愿填報三大注意事項
第一大注意 電腦投檔公認代碼
由于各省各區縣對中等學校招生的管理和錄取工作都采用計算機,全市統一為每所學校或專業編輯了代碼,在志愿信息輸入計算機都采用代碼形式。因此,考生在填志愿時必須保證學校簡稱和代碼一致,如有差錯,錄取時以代碼為準。
第二大注意 “征求志愿”如何操作
志愿表中有一欄“征求志愿”欄,考生應在該欄目中填上“愿意”或“不愿意”,明確表示自己的態度。各區縣招辦在招生后期對一批還未被志愿學校錄取,志愿表中又表示愿意征求志愿的考生發出通知,讓這部分考生在尚有空額的學校中再次運作,給線下考生再一次選擇的機會,招辦不會因為考生愿意“征求志愿”而隨意將考生作安排。
第三大注意
進投檔線不一定錄取,投檔控制分數線是在綜合考慮確保高中階段各類學校的協調發展,盡量滿足考生愿望充分發揮優質教育的作用等因素基礎上確定的,各區縣招生部門嚴格按此進行投檔錄取,各招生學校對在投檔控制線以上的考生按升學考試總分和志愿順序,從高分到低分錄取。這就是說,進入投檔控制分數線的所有考生并不一定都能被招生學校錄取。因此同學要十分注意。
中考志愿填報三黃金規律須知
中考志愿填報須遵循三條基本規律,有效確保報考成功。
一、考慮學生最大概率的排名。什么是最大概率?這是指學生在整個初中階段或者是初三學年,期中、期末等重要考試的排名一般處于年級的哪個部分,這就是學生考試的最大概率,家長不要太在意孩子超常發揮或者是超差發揮的那次,而是要求一個最大可能性,這是相對客觀的。
二、征求班主任或任課老師的建議。
誰是最了解考生學業水平的人?并不是家長,而是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因此,家長可以征求一下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意見,請他們比較客觀地分析孩子的學業情況,再綜合最近幾年學校的升學比例,這樣就能對孩子的志愿填報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三、分析孩子的性格和志愿。
家長要分析孩子的情緒和性格,如果是對壓力比較敏感的孩子,容易出現考試上的情緒波動,那么就不要給孩子過高的志愿壓力;相反,如果是抗壓能力好的孩子,那么家長可以讓他去沖一沖,搏一搏。
此外,家長也可以參考往年各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作為填報志愿的參考。
志愿填報如何形成梯度?
類型一:同批次各志愿之間形成梯度
案例1:黃埔考生,86中,上學期期末成績707分,最近一次考試710分。
批次志愿學校2012錄取分數線
提前批第一志愿廣雅公費714
提前批第二志愿二中公費711
提前批第三志愿六中公費693
分析:這位考生上學期期末成績707,最近一次考試710,從兩次考試來看,成績預估在提前批優先投檔線之上。在填報志愿時,這位考生尤其鐘情于前六所重點高中,所以提前批第一、二、三志愿分別填報廣雅、二中、六中。單純從錄取分數線來看,2012年廣雅公費714分,二中公費711分,六中公費693分,是逐漸降低,但這并沒有形成梯度。因為廣雅、二中、六中是同一梯度類型的學校,三所學校的末位志愿序號都是“1”,二中不會錄取第二志愿的考生,六中也不會錄取第三志愿的考生。
技巧:對于同一梯度類型的學校,選擇其中一個自己合適的學校作為第一志愿就可以了。上面這位考生所在學校,2012年級排名40名左右,中考成績大概在700分左右。他是在29~36名之間,所以,填報志愿時采用“沖一沖”的策略第一志愿填報二中,或采用穩妥型的策略第一志愿填報六中,都是合理的。
案例2:越秀考生,上學期期末成績649分,最近一次考試563分。
批次志愿學校2012錄取分數線末位考生志愿序號末位考生分數
提前批第一志愿培正中學公費6681668
提前批第二志愿育才中學公費6352660
提前批第三志愿華僑中學公費6353639
分析:從兩次考試和學生填報學校來看,考生成績預估在提前批優先投檔線之下。第一志愿培正中學,2012年錄取分數線是668,育才中學錄取分數線是635,兩者相差33分,表面上形成了梯度,實際上梯度差別不明顯。因為培正中學2012年末位考生志愿序號為1且末位考生分數668;育才中學2012年末位考生志愿序號為2且末位考生分數660;兩所學校梯度差實際只有8分,梯度不明顯,選擇一所作為第一志愿就可以了。值得指出的是,第三志愿華僑中學與第一、二志愿培正和育才之間,形成了一個較合理的志愿梯度。
技巧:同批次各個志愿之間有沒有梯度,不僅要看學校之間的錄取分數線,還要看你在第幾志愿填報該校,以及該校在這個志愿的末位考生分數。
類型二:上下批次之間形成梯度
案例:荔灣考生,西關培英,上學期期末成績612分,最近一次考試567分(除體育和口語,級排名18~34)。
批次志愿學校2012錄取分數線
提前批第一志愿四中公費635
第二志愿 十六中擇校629
第一批第一志愿三中公費635
第二志愿二十一擇校630
第二批第一志愿西關培英公費598
分析:從兩次考試和學生填報學校來看,成績預估在提前批優先投檔線之下。根據考生所在學校2012的成績來看,級排名30名左右,中考分數會處在660(低于優先投檔線)范圍,所以,第一志愿填報四中公費,采用的是穩妥策略。
從提前批與第一批來看,兩個批次之間沒有梯度,提前批第一志愿四中公費,錄取分數線是635分,第一批第一志愿三中公費,錄取分數線也是635分。如果考生高于635分,那么他會在提前批第一志愿被錄取,如果低于635分,那么第一批第一志愿被3中錄取的機會也比較渺茫,建議選擇第一批其他學校,形成梯度,增加錄取機會。
技巧:提前批的錄取分數一般比第一批高,但也有一部分學校“逆襲”,比如一一三中擇校639分,八十九中擇校645分,東圃中學擇校648分,七十五中擇校662分,這些學校的分數線都遠高于提前批擇校線625分,把這些學校放在第一批,有時與提前批形成不了梯度,考生一定要注意。
類型三:提前批與第一批報同一所學校是否有梯度?
案例:越秀考生,上學期期末成績647分,最近一次考試628分。
批次志愿學校 2012錄取分數線
提前批第一志愿培正公費668
第二志愿華僑公費635
第一批第一志愿培正公費658
第二志愿三中公費635
分析:從兩次考試和填報志愿來看,成績預估在提前批優先投檔線之下。考生提前批第一志愿填報培正公費,去年錄取分數線是668分;第一批第一志愿也是填報培正公費,去年錄取分數線是658分。以該生目前的成績,在提前批第一志愿選擇了培正(公費),會有一定風險,若提前批落選,則第一批第一志愿需慎重考慮,建議第一批第一志愿可考慮一中(公費),當然也要學生中意,第二志愿開始再選擇其他學校,充分利用末位志愿序號和第一批優先投檔線進行考慮。
技巧:去年,一中、真光、三中、培正、培英、六十五、八十中等學校,在提前批和第一批都安排了招生計劃。從去年的錄取分數線來看,有兩種情況,一中、培英等學校提前批公費線不及第一批公費線,形成“倒掛”現象;真光、三中、培正、六十五中、八十中等學校提前批公費線高于第一批公費線,考生一定要看清楚。
另外,今年四中在第一批安排了100個公費計劃,面向老三區(荔灣、海珠、越秀)招生,而去年四中所有計劃都在提前批。
類型四:同一所學校公費與擇校能否形成梯度?
案例:越秀考生,上學期期末成績711分,最近一次考試691分。
批次志愿學校2012錄取分數線
提前批第一志愿執信公費719
第二志愿廣鐵一中校本部公費690
第三志愿執信擇校707
第四志愿十六中公費669
分析:從兩次考試來看,考生成績預估在提前批優先投檔線之上。提前批第一志愿填報執信公費,采用的是沖高策略。將廣鐵一中校本部公費放在第二志愿,執信擇校放在第三志愿,屬于高低錯位,應該調整為:第二志愿填報執信(擇校),或者第三志愿填報廣鐵一中校本部公費。第四志愿填16中(公)作為保底志愿,合理。
技巧:同一所學校的公費志愿與擇校志愿,能不能形成梯度?這個要視學校而言,華附、省實一般是公費線高過擇校線,第一志愿填公費,第二志愿填擇校,可以形成梯度,但廣雅和執信則不好說,比如2012年,執信的公費線高于擇校線,但廣雅的擇校線又高于公費線。從近三年的情況來看,執信只倒掛過一次,廣雅倒掛過兩次,平手一次。
就去年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示范性高中的擇校線都高于公費線,包括六中、協和、廣附、鐵一、一中、四中、真光、三中、七中、五中、四十七、天河中學、培英中學等都是“倒掛”現象。由于今年的擇校計劃減少,擇校競爭會更加激烈,“倒掛”現象或加劇。所以,第一志愿公費,與第二志愿擇校很難形成梯度關系。
類型五:優先投檔線使梯度更動態
案例:越秀考生,鐵一,上學期期末成績728分,最近一次考試707分,級排名30~50。
批次志愿學校2012錄取分數線
提前批第一志愿執信公費 719
第二志愿廣鐵一中校本部公費 690
第三志愿七中公費675
分析:從兩次考試和級排名來看,這位考生非常優秀,成績預估在提前批優先投檔線之上。根據鐵一2012年中考成績來看,年級排名在50名左右,中考成績在730分范圍。所以該考生第一志愿填報執信公費,合理。第二志愿廣鐵一中校本部公費,去年末位考生志愿序號是2,末位考生分數是698分,該考生填報也算合理。第三志愿七中公費,屬于保底志愿。如果該考生成績高于優先投檔線,而七中公費錄取線又低于優先投檔線,那七中一定可以起到保底作用。
技巧:七中能否起到保底作用,先決條件是七中錄取線低于優先投檔線。但這個條件是動態的,七中近四年公費最低錄取分數線分別為:2012年675分、2011年692分,2010分676分;2009分692分,可看出7中公費最低錄取分數線在2009年是超過優先投檔線的,(注:2011年優先投檔線是693分,其余各年都是690分),如果超過,則無法起到保底作用。所以,高于或低于優先投檔線,將影響志愿能否形成梯度。
二至六志愿如何有效保底?
提前批第一志愿固然重要,但萬一失守,二至六志愿能不能保底,便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事情。二至六志愿如何有效?這是中考志愿填報最富有技巧性的一部分內容,我們繼續以案例的形式,為學生家長解讀其中的規則。
填報志愿的三個工具
市招辦每年都會公布各批次的錄取分數,我們以提前批真光中學為例,在這張表里一共給出了10組數據(第一至三批只有5組數據),其中有三組數據是填報志愿的工具,分別是優先投檔線、末位考生志愿序號、末位考生分數。
優先投檔線:提前批和第一、二、三批分別設有“高分優先投檔線”, 這條投檔線是在投檔錄取前產生的,按當前批的招生計劃數,根據該批次的有志愿的考生人數,再按一定比例劃定“高分優先投檔線”,對達到“高分優先投檔線”的考生,市招考辦在“高分優先投檔線”上按其志愿次序優先投檔。比如,真光中學去年在提前批和第一批都有招生計劃,在提前批,“高分優先投檔線”是690分,在第一批,“高分優先投檔線”是635(老三區)。
末位考生志愿序號:即最后一名被錄取的考生的志愿為其第幾志愿,通過這個末位考生志愿序號,可以得知在第幾志愿填報該學校能被錄取。
末位考生分數:即最后一名被錄取的考生的分數。
運用工具:優先投檔線+末位考生志愿序號
小明成績(695分),2012年優先投檔線(690分)
志愿 學校 分數線 末位考生志愿序號 末位考生分數
第一志愿 執信中學 719 1
第二志愿 廣附黃華路(擇) 690 3
分析:小明成績超過優先投檔線,兩個學校的錄取最低分數也高于優先投檔線。雖然第一志愿的執信中學不能錄取他,但第二志愿的廣附黃華路(擇)卻可以錄取他。原因就是廣附黃華路(擇)的“末位考生志愿序號”是3,說明這個學校對“高于優先投檔線”的學生錄取到了第3志愿,而小明是在第二志愿報考,可以被錄取。
技巧:理解“末位考生志愿序號”有一個技巧,那就是對于錄取分數線高于優先投檔線的學校,末位考生志愿序號能直接顯示該校最低錄到了第幾志愿考生。如執信中學的公費分數線是719分,高于優先投檔線690分,其末位考生志愿序號是1,表明該校公費生在第一志愿就已經錄滿。一般來說,省市屬6所重點高中在第一志愿會錄滿,在第二及后面志愿填報這類學校基本沒有意義(擇校生都是在第二志愿,相當于擇校的首志愿)。
運用工具:優先投檔線+末位考生志愿序號+末位考生分數
小范成績(699分),2012年優先投檔線(690分)
志愿 學校 分數線 末位考生志愿序號 末位考生分數
第一志愿 華附 732 1
第二志愿 廣鐵一中(校本部) 690 2 698
分析:第一志愿華附,分數線高過小范成績,不可能被錄取。第二志愿廣鐵一中會不會錄取呢?這得分三步來看,第一步看廣鐵一中分數線690分,小范成績699分超過這個分數線;第二步看廣鐵一中的末位考生志愿序號是2,小范在第二志愿填報該校,說明志愿是有效的;第三步看末位考生分數,也就是最后一名被錄取的考生的分數,小范成績699分高于末位考生分數698,所以小范能被廣鐵一中(校本部)錄取。
技巧:判斷末位考生分數有一個規律:當公費的末位考生志愿序號是“1”,或擇校的末位考生志愿序號是“2”時,學校投檔分數線與末位考生分數一致。當公費的末位考生志愿序號大于或等于“2”,或擇校的末位考生志愿序號大于或等于“3”時,末位考生分數一般會高于學校投檔分數線。
當“末位考生志愿序號=自己的志愿序號”時,一定要注意末位考生分數;當“末位考生志愿序號>自己的志愿序號”時,如上例中,廣鐵一中(校本部)末位考生志愿序號是2,如你在第一志愿填報,只要你分數高于廣鐵一中(校本部)的錄取線,就會被錄取,此時不需要看末位考生分數。
運用工具:優先投檔線
小剛成績(695分),2012年優先投檔線(690分)
志愿 學校 分數線 末位考生志愿序號 末位考生分數
第一志愿 廣雅中學 714 1
第二志愿 6中(擇) 704 2
第三志愿 廣附(擇) 680 3 708
第四志愿 培正 668 1
分析:小剛成績高于優先投檔線,但不及第一和第二志愿的分數,第三志愿因為末位考生分數的影響,也不能被錄取。第四志愿培正的分數線是668,低于優先投檔線。這說明培正在對優先投檔線690分以上、第一志愿至第六志愿報考該校的考生都錄取完畢后,該校招生名額還沒有錄滿。此時,才會依志愿次序錄取處于批次分數線635分和優先投檔線690分之間的考生,在635~690分區間,培正第一志愿錄滿了。小剛能被培正錄取。
技巧:當考生成績超過“優先投檔線”時,只要這個考生在志愿中填報了一所“錄取分數線低過優先投檔線”的學校,無論這個志愿是在第二、第三還是第五、第六志愿,獲錄取的幾率都和該考生在第一志愿填報這個學校是一樣的,都能被它錄取。
由于大部分的區屬示范性高中的往年錄取分數線都低過優先投檔線,所以,許多學生把區屬示范性高中作為提前批的“保底志愿”,組成“省市屬示范性高中+區屬示范性高中”搭配陣形,只要中考成績超過“優先投檔線”,哪怕沒有被省市屬示范性高中錄取,也會被區屬示范性高中錄取。
運用工具:末位考生志愿序號
小暉成績(689分),2012年優先投檔線(690分)
志愿 學校 分數線 末位考生志愿序號 末位考生分數
第一志愿 二中 711 1
第二志愿 47中 670 1
分析:小暉成績689分,第一志愿二中和第二志愿47中都不能錄取,原因是47中在635~690分區間,只錄取第一志愿的學生。如果小暉多考一分,達到優先投檔線690分,那么本例中小暉可以被47中錄取。
技巧:當考生成績處于635~690分(以去年為例)區間時,第二到第六志愿有沒有效,主要看末位考生志愿序號。當“末位考生志愿序號小于其志愿序號”時,那么志愿無效,考生無法被錄取;當“末位考生志愿序號等于其志愿序號”,需要再看末位考生分數,才知道錄取與否;只有當“末位考生志愿序號大于其志愿序號”時,考生才能被錄取。
運用工具:末位考生志愿序號+末位考生分數
小劉成績(680分),2012年優先投檔線(690分)
志愿 學校 分數線 末位考生志愿序號 末位考生分數
第一志愿 二中 711 1
第二志愿 天河中學 635 2 679
分析:小劉成績680分,第一志愿二中不會錄取。第二志愿天河中學會不會錄取?得看三步,第一步,天河中學分數線635,小劉成績超過。第二步天河中學末位考生志愿序號是2,小劉填在第二志愿,也符合要求。第三步,天河中學的末位考生分數是679,小劉成績超過一分,會被錄取。
技巧:當考生成績處于635~690分(以去年為例)區間,末位考生志愿序號等于其志愿序號時,第二到第六志愿有沒有效,主要根據末位考生分數來決定,高過末位考生分數,被錄取,低于末位考生分數,則不被錄取。
運用工具:末位考生分數同分序號
小范成績(698分),2012年優先投檔線(690分)
志愿 學校 分數線 末位考生志愿序號  末位考生分數 末位考生分數同分序號
第一志愿 華附 732 1
第二志愿 廣鐵一中 690 2 698 90
(校本部)
分析:小范成績698分,等于廣鐵一中(校本部)在第二志愿錄取末位考生分數698分,能不能被錄取,只能看“末位考生分數同分序號”這個指標,也就是在698分這個分點,廣鐵一中錄取了多少個人。如果小范的“末位考生分數同分序號”是89,排在90之前,那么小范可以被錄取。如果排在90之后,那么無法被錄取。
技巧:中考同分的人很多,同分的人,按什么標準排序呢?市招辦規定:根據照顧錄取政策的規定,首先投享受“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的考生;若情況又相同,則先比較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分數之和,若再有相同,則依次比較數學、語文、英語、思想品德、物理、化學單科成績;若仍有相同,又再比較綜合表現評價等級,從高到低進行擇優投檔錄取。
志愿填報實例分析更多>>
· 中考填報志愿技巧——答錄100問
·2013廣州中考志愿填報如何形成梯度?
·2013廣州中考二至六志愿如何有效保底?
·2013廣州中考志愿填報案例分析(一)
·2013廣州中考志愿填報案例分析(二)
·2013廣州中考志愿填報案例分析(三)
·2013廣州中考志愿填報案例分析(四)
·2013廣州中考志愿填報案例分析(五)
·中考志愿填報失誤案例分析
·預計中考690分以上的學生填報分析
·預計中考670-689分區間的學生填報分析
·預計中考640-669分區間的學生填報分析
·預計中考615-639分區間的學生填報分析
·預計中考580-614分區間的學生填報分析
·預計中考580分以下區間的學生填報分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報考必讀:中考志愿填報誤區案例解析
3_廣州中考近5年提前批錄取分數線2016-2020
如何確保中考第一志愿一擊命中?
2019年廣州中考錄取分數線預測,廣州各高中錄取分數線查詢
2022年專升本成績5月底出爐,分數線不會漲,70個平行志愿如何填才會不浪費分數、不滑檔
重要!2021年廣州中考填報志愿,這八個專業詞必須吃透!志愿序號、同分排序、批次控制線……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权县| 宜君县| 华容县| 灌阳县| 若尔盖县| 泉州市| 长宁县| 兰西县| 虹口区| 仪陇县| 耿马| 广河县| 平远县| 红河县| 乐东| 海原县| 安塞县| 松桃| 灵石县| 县级市| 沙湾县| 故城县| 青田县| 德兴市| 太康县| 济宁市| 项城市| 漳平市| 平度市| 桃源县| 仁寿县| 玉山县| 新余市| 临清市| 淅川县| 安化县| 商城县| 本溪市| 沧州市| 汾西县|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