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上市新政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經公布便成為市場各方關注的焦點。哪些公司最有可能嘗鮮分拆上市新政?業內人士認為,滿足監管層六條硬標準的同時,那些子公司眾多,且子公司占上市公司利潤比較小的高科技企業獲批可能較大。據中信證券有關人士透露,已有上市公司流露分拆上市意向,并且正在接觸。
多元化主板公司分拆資源多
“主業多元化的主板公司,尤其是大盤股公司分拆上市資源會比較多。”一券商研究人員表示,比如張江高科依托張江高科技園區,參股多家優質高科技中小企業;復星醫藥下屬類創投公司本身擁有大量私募股權投資,不少被投資企業都符合創業板標準。
遼寧成大是最早被研究機構分析認為存在分拆上市可能的上市公司,國泰君安粱靜昨日發表報告稱,證監會放行分拆上市,這標志著長期以來阻礙遼寧成大子公司成大生物創業板上市的政策障礙將徹底消除。擁有眾多優質子公司的上市公司同方股份更是被眾多市場人士一致認同,有券商人士甚至認為,“同方股份目前至少有10多個核心項目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
據券商人士掌握的情況,目前已有上市公司有分拆子公司上市意向,但由于分拆新政才出,如何操作有待觀察。事實上,市場上存在不少這樣的大型公司,企業在做強主業的同時,投資參股也是遍地開花,涉及行業領域更是十分寬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參股公司都具有很強的盈利能力,所屬行業也契合創業板“兩高六新”的上市要求。世紀證券呂麗華介紹,諸如魯信高新、大眾公用、中國寶安、張江高科、同方股份、復星醫藥等上市公司旗下均具較多分拆上市資源,一旦多個投資企業孵化成功上市,能為相關主板公司帶來穩定增長的投資收益。
同方股份成“大眾情人”
由于目前創業板上市公司普遍擁有巨大的估值溢價,一旦主板上市公司擁有的大量優質企業股權實現分拆上市,無論分拆的子公司還是母公司都存在巨大的估值提升空間。因此,消息公布后,券商紛紛發布研究報告,熱捧分拆上市相關股票,并拉出了各種各樣的“受益股”榜單。
幾乎所有的券商都將同方股份列為分拆上市概念的首選。國泰君安認為,因同方股份依托高校,具有技術水平高、項目和子公司數量較多的特點,未來分拆想象空間巨大。中投證券也指出,同方股份旗下多家子公司均符合分拆上市的條件,預期公司將會有步驟地通過分拆上市,而一旦子公司上市,同方股份會獲得巨額的投資收益。
具體來看,國泰君安的受益股榜單囊括了16個行業,共33只個股,包括同方股份、中信國安、博云新材、山河只能、長春高新等。國泰君安認為,規模不大的傳統制造行業,如造紙、建筑建材較少存在主營業務拆分或子公司拆分上市的情況,受益個股更多可能的分布在新興科研技術含量較高的行業如電子軟件、新能源以及醫藥行業。
廣發證券共列舉了12只可能會從創業板上市公司新規中獲益的個股,建議重點關注同方股份、華工科技、博瑞傳播、誠志股份。繼4月15日發表研究報告唱多分拆上市概念股后,中信金通證券昨日再發研報,繼續大力推薦同方股份、復星醫藥、綜藝股份、紫光股份及誠志股份。
華泰聯合證券則指出,目前市場上的拆分概念股至少在16 只以上,建議重點關注同方股份、重慶啤酒、綜藝股份、華工科技、海虹控股、中國寶安、德美化工、江蘇國泰、杉杉股份。中投證券則重點推薦了同方股份、復星醫藥及華工科技三只個股。
有分拆意愿才能真正受益
受券商熱推影響,分拆上市相關股票近兩日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但是,主板上市公司中同時符合證監會要求的6個條件和創業板對公司盈利要求,且有分拆意愿的并不多。
2010年4月21日,大唐發電發出公告,否認了分拆子公司上創業板一事,稱公司目前并沒有任何有關分拆旗下煤化工及新能源業務到深圳創業板市場上市的計劃,也不存在有關上述分拆計劃已獲證券監管部門批準的情況。澄清公告發布后,大唐發電H股股價出現回落,至收盤,僅上漲了2%。 A股則在21日午后臨時停牌。
華泰聯合證券認為,被分拆的子公司在上市以后,如果缺少創新和高成長性,或者是出現經營管理方面的失誤,將會導致此部分資產價值下跌甚至是完全損失。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分拆上市的子公司將會導致母公司的損失,損害股東的利益。
紫光股份2009年年報披露,其參控股37家公司,除了6家參股公司,其余31家全部為控股51%以上的子公司。這些公司大部分涉及計算機軟硬件產業,部分涉獵環保、能源、鐵礦石等產業。此外,紫光股份旗下全資子公司紫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參股公司紫光信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都是項目投資公司。
與紫光股份同一控股股東的誠志股份(000990)和同方股份(600100)近期同樣表現不俗。誠志股份21日盤中曾經一度上漲近5%,而20日公司股價上漲達5.53%。同方股份(600100)21日停牌,但公司股價20日上漲了6.33%,報收27.87元。4月20日,同方股份接通知,公司控股股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正在籌劃并擬報批部分股權出售的重大事項,公司股票自21日起停牌5個交易日。
根據2008年年報,誠志股份旗下有10家子公司。而同方股份旗下的參控股公司更是多達97家,其中絕大多數為控股子公司。
而在私募基金經理田恒平看來,同方股份無疑是分拆上市新政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同方股份旗下擁有51家控股子公司,34家聯營公司,55家參股公司,其中有多家公司屬于創新型企業概念,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分拆新政的出臺,無疑給同方股份整合龐大的資產提供了良好機會。
力合股份(000532)
股價近一個月來走勢強勁,上漲幅度超過22%。20日,大盤震蕩下跌的時候,力合股份仍然上漲6.18%,21日繼續上漲3.1%。力合股份第二大股東深圳力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是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的投資平臺。
不過,對于分拆傳言,力合股份董秘曹海霞表示,目前公司控股的子公司都是有限責任公司,即使要上市也需要完成股份制改革,要完成這個進程,至少需要2年時間。她同時強調,公司董事會目前還沒有子公司分拆上市的動議。
曹海霞說,如果說公司有什么分拆計劃的話,只能看參股的公司有沒有可能了。
根據2009年年報披露,力合股份共參控股22家公司。其中,5家為全資子公司,13家公司合并報表。除了7家公司持股在30%以下、2家公司持股40%左右,其余公司都控股51%以上。
力合股份參控的公司大多數集中在數字電子和數字信息業,比如手機電視、移動電視網絡、電子元器件、軟件等行業,也有環境工程、水質凈化和傳感設備。
力合股份有兩家子公司分別從事高科技企業孵化和創業投資業務。這兩家公司分別是珠海清華科技園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和深圳力合華清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力合股份分別控股57.15%和100%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