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統計資料顯示,青少年犯罪總數占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其中14歲至18歲未
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總數的70%以上。
現在未成年人犯罪不僅占比很大,而且有些手段極其殘忍。去年5月21日,北京一對雙胞胎少年虐殺了一個素昧
平生的陌生女子,他們用盡手段折磨受害者一個多小時直至其死亡,死狀慘不忍睹。兩兄弟落網后,稱自己“想找點刺
激”,聽到受害者的慘叫自己感覺“特別舒服”。
18歲以下為未成年人,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實施特別保護。比如,不滿18周歲的人強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少量
錢物不認為是犯罪;不滿16周歲的人犯罪一般不判處無期徒刑;不滿16周歲的人偶爾與幼女
發生性行為,情節輕微的不認為是犯罪……這樣的保護,幾乎把未成年人“保護”到無法無天的地步。難怪一些未成年
人對警察大叫:“我是未成年人,派出所不敢管,法院不能判。”
對待孩子,應該寬容和保護,但是隨著社會發展,現在很多未成年人的思維和犯罪手段與成人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
及。父母的溺愛只會慣壞一兩個孩子,法律的溺愛則可能慣壞成千上萬個未成年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不少剛
剛成年就犯下嚴重罪行的人,正是由于未成年時受到了法律的溺愛。孩子在未成年時
的犯罪得不到及時懲處和教育,必使他們變得越來越膽大妄為,各種惡習越積越重,正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謹教授
說的,這相當于“養肥了再殺”。
我們必須面對這樣一個事實:現在的未成年人已經不是過去意義上的未成年人了,他們中的很多人知法犯法,“未
成年”身份成了他們違法犯罪的“護身符”。看來,用過去的方法教育現在的孩子是不行的,用
過時的法律管教現在的未成年人同樣是不行的,我們的未成年人保護立法與現實沖突日益嚴重,這一點值得相關部門和
法律人士認真關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