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做一些事情能不能圓滿成功,在緣而不在能。 主要是緣分,而不是能不能做。如果想做一件事,不論你做多少努力,有多大的能力,也未必能成功。因為人間的福報是因緣和合而成的。你有這個因才能促成這個緣。 如果有一個正因正緣合成那事情一定能成功。要記住想要讓事情圓滿成功,首先要仔細想一想你的因緣是否成熟,而不是你有沒有能量能力辦成或解決。
要記住,時時要念念無常。就是腦子里要經常想世間沒有長久的東西,沒有長久的東西它就不是真的。世間本來就是無常無我,即沒有長久的,也沒有我,所以不要執著。 ”
人只是載體,環境的載體,修為靠自己。
2.16
潘兆芬心理工作室QQ1 2月9日 8:07
請教下,一年級的孩子寫作業必須要家長陪同才能寫好嗎?有不用陪同的方法嗎? 潘兆芬:一年級的孩子重點在于習慣養成,父母要做的是讓孩子心情愉悅的背景下按時完成作業。心情好,就會有興趣;按時完成,是規則養成,讓孩子明白寫作業是她的責任,是必須完成的事,就像媽媽必須做飯,必須工作一樣。 如果陪同成為習慣或父母過度關心孩子的作業,時間久了可能會造成責任轉移。也就是說,我是在給媽媽寫作業或上學。我接診了很多案例,最后發展為用作業或上學來要挾父母,比如:你不給我買什么什么,我就不寫作業了或我就不上學了!
求助者:爸~有外遇,并且媽媽知道,但爸爸不知道媽媽已經知道了,而我現上小六,四年級的時候覺得一個阿姨和爸爸靠的很近。現在我見過那個阿姨,并在無意中發現了她和爸爸的微信,她叫我爸老公,我還去過她家,看到了她和我爸的照片。她家里有剃須刀而據我所知她老公并不在北京生活。爸爸還經常出差,今年春節也不回家。我想知道我該怎么辦,是找到那女的(我有能力找到)和她談還是怎么辦?
潘兆芬:
針對你的問題給你的建議是:
第一,媽媽早已知道爸爸有外遇,但是沒有任何行動,這說明媽媽有她的理由,所以你要尊重,尊重也是愛。或許,媽媽是想保全家庭,或許媽媽是為了保全爸爸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第二,不建議你讓爸爸媽媽知道你發現了他們的秘密,否則未來相處起來會很尷尬。
第三,不建議你去找那位阿姨,因為這個行為于事無補,反而會添亂,打破原有的平衡。
可能發生的事情:爸爸會知道你知道了他有外遇的事實、爸爸或許會遷怒于媽媽、你會更加專注于此事的動態而忽略了學習等等。
總之,父母的感情出問題不建議兒女們過多的參與,也不建議父母邀請兒女參與自己的感情糾葛。因為經驗告訴我,兒女過多的參與父母的感情問題或父母邀請兒女參與的,往往事情越來越麻煩。特別是未成年的孩子,把控自己情緒的能力有限,因參與父母的感情問題而無法集中精力學習,我的案例中出現厭學、輟學的也有。所以,你要明白對媽媽最大的幫助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好好學習!父母的問題讓他們自己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