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肺止咳湯清靈治咳----劉啟廷經驗方解讀
劉荔 山東省臨沂市中醫醫院 劉啟廷名醫工作室
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通常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進入氣道的異物。醫學上對咳嗽的生理作用是肯定的,認為咳嗽本身是一個防御反應,咳嗽、咯痰等都是排出肺部、呼吸道垃圾的最佳辦法。因此,從生理角度講,咳嗽是一種保護作用。但是當咳嗽變得頻繁和劇烈,尤其是慢性和反復的咳嗽,則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這時咳嗽就成為一種癥狀。
病因病機
中醫學認為,咳嗽既是一個獨立性的疾病,又是肺系疾病的一個癥狀。咳嗽是由外感或內傷等多種病因,導致肺氣失于宣發、肅降,使肺氣上逆而引起的一種反射性行為。張介賓在《景岳全書》言:“咳嗽之要,止惟二證,何為二證?一曰外感,一曰內傷,而盡之矣。”在臨床上把咳嗽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而治療尤以前者為當務之急。因為外感不治,延久必致內傷,內傷復外感,又會加重病情,故不能輕視之。外感咳嗽一般多為邪實,因六淫外邪侵襲肺系,或臟腑功能失調,內傷及肺,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沖擊氣道,導致肺氣宣肅失調,肺氣上逆而引起咳嗽。正如《景岳全書·咳嗽》所云:“咳證雖多,無非
肺病”。肺主氣,司呼吸,其位最高,為五臟之華蓋,肺又開竅于鼻,外合皮毛,故肺最宜受外邪,而肺又為嬌臟,不耐寒熱,體內寒熱痰濕等上侵則肺氣不清,失于肅降,迫氣上逆而咳。
然古人對治療咳嗽的治療多存戒懼之心。如張三錫言:“百病為咳嗽難醫。”徐靈胎亦有《咳嗽難治論》的著述。究其原因,肺為嬌臟,太寒則邪氣凝而不散;太熱則火刑金而動血;太潤則易生痰飲;太燥則耗津傷液;太泄則汗出而陽虛;太澀則氣閉而邪結。在臨床中,經常遇到因
感冒后遺留下的頑固性咳嗽,給病人造成身心的傷害。
理法方藥
劉啟廷治療咳嗽,早期治療當以宣暢肺氣、疏散外邪為主,擅用經驗方宣肺止咳湯治療咳嗽。因“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故用藥宜輕清靈,避免過早妄用酸斂收澀鎮咳,閉門留寇。
方藥組成:炙百部15克,白前15克,荊芥15克,桔梗15克,陳皮15克,紫苑15克,川貝母10克(研末沖服),太子參15克,甘草10克。
服用方法:上藥浸泡2小時,武火煮開,文火再煮25~30分鐘,取汁;加水再煎30分鐘,取二汁,混勻,納川貝末,煮沸,分2~4次飯后及睡前服。
功用:宣肺止咳,清熱化痰。
組方依據:本方主要治療以咳嗽為主的病癥,多發生在感冒后,或因接觸某些刺激性氣體誘發,經久不愈,一般不伴有發熱和憋喘。元代醫家朱震亨《活法機要·咳嗽證》云:“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是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為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于肺氣、動于脾濕,咳而為嗽也”,“有聲無痰為咳,有痰無聲為嗽”。二者往往不能嚴格分開,故合稱咳嗽。咳嗽的發生總由肺失肅降、痰濕內蘊、氣機升降失調所致。主要表現為咳嗽,時發時止,或呈痙攣性咳嗽,早晚加重,多遷延數日。治療以宣肺、清熱、止咳為主。藥用炙百部、白前、荊芥潤肺降氣,化痰止咳;桔梗、陳皮宣肺利咽,下氣化濕;紫苑、川貝一寒一熱,開肺宣郁,化痰止咳;太子參、甘草固攝肺氣,調和藥性。諸藥合用,共奏潤肺降氣、化痰止咳之效。本方的巧妙之處還在于白前長于祛痰,又能降氣;桔梗開宣肺氣,以利胸膈咽喉,二者協助,一宣一降,宣降并施,疏利肺氣。紫苑性溫,理肺化痰,川貝性涼,潤肺止咳,兩者合用,一溫一涼,相互制約,使其溫而不燥,清不留濕。
加減:伴發熱惡寒、咳聲重濁等風寒表證者,加用防風、杏仁、羌活以疏風解表,散邪止咳;伴見身熱咽痛、聲音嘶啞等風熱表證者,去陳皮、紫菀,加桑葉、薄荷、菊花以疏散風熱,輕清止咳;伴見痰多、舌苔黏膩者,加二陳湯以化痰燥濕止咳;咽喉刺癢引起咳嗽者,加地骨皮、炙桑白皮以清泄肺熱,潤肺止咳;氣虛者,加黃芪、炒白術以健脾益氣,扶正祛邪;久咳不止者,加罌粟殼以斂肺止久咳;大便干結者,加大黃以通腑泄熱,因肺與大腸相表里,治咳一定要保持大便通暢;有明顯
過敏者,加蟬衣、防風以散風解痙,利咽止咳;感冒未愈、痰熱咳喘者,加魚腥草以清熱解毒,化痰止咳。
張某某,女,43歲,2012年2月27日初診。一周前因受涼引起咳嗽,咳痰色白而稠,咽部刺癢,咳聲重濁,遇風多語則咳甚,夜間因痙攣性咳嗽加重影響睡眠,無明顯寒熱相,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體格檢查:咽部輕度充血,扁桃體無腫大,雙肺呼吸音稍粗,未聞及干濕羅音。查血常規正常。胸片示肺紋理粗。曾在當地衛生室輸液治療3天,癥狀未見好轉。依據癥狀舌脈,辨證為外邪所襲,傷及肺衛,肺失宣降,清肅失常,氣道不利,肺氣上逆則咳嗽。治療以宣肺止咳,清熱化痰。方予宣肺止咳湯化裁。
處方:炙百部15克,白前15克,荊芥15克,桔梗15克,陳皮15克,紫苑15克,川貝母10克(研末沖服),太子參15克,地骨皮30克,炙桑白皮15克,甘草10克。取藥3劑,水煎服,分四次每餐后和睡前各服一次。同時囑其低脂少鹽飲食,多飲水,適當休息。
二診:2012年3月1日復診。咳嗽、咽癢明顯減輕,睡眠改善,痰少易咯,咽部無充血,雙肺呼吸音清,又予上方3劑鞏固之。3天后告愈。
按 劉啟廷反復強調,咳嗽不僅是一個病癥,也是人體驅邪外出的一種保護
性病理反射,故在治療時決不能見咳止咳,必須按著不同的病因逐邪外出,邪去病除,咳嗽自止。宣肺止咳湯是在《醫學心悟》止嗽散的基礎上加減組方的,止嗽散是程仲齡氏所創訂的一張經驗方,對于多種咳嗽都有良效。程氏說:“本方溫潤和平,不寒不熱,既無攻擊過當之虞,大有啟門驅賊之勢,是以客邪易散,肺氣安寧,宜其投之有效歟!”該方無論老人孩童、久病新病、
妊娠前后,皆可服用。
在臨床上通過靈活加減,對上呼吸道
感染、
支氣管炎、
百日咳等表邪未盡、肺氣失宣者所導致的咳嗽治療作用最為顯著。對于浙貝和川貝的使用,兩者都有清肺、潤肺止咳之功,但浙貝性味偏辛,有宣散之功,故多用于外感咳嗽初期;川貝偏潤而多用于燥咳、久咳,多用于外感咳嗽日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