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正信、迷信、迷不信
信力作用的好壞不僅取決于相信對象的好壞,還取決于信的態度是否正確,正確而謙和的相信態度稱為正信,錯誤而頑固的相信態度稱為迷信,正確而謙和的不信態度稱為正不信,錯誤而頑固的不相信態度稱為迷不信。正信和正不信,對人只起好作用,不起壞作用,迷信和迷不信則會對人產生壞作用。
對于正確的東西,必須用正確的態度去相信,才能相信地正確,只有正確的相信才能起好作用,不起壞作用。相反,即使是正確的東西,相信的態度不正確,照樣產生壞作用。因為任何相信對象都不可能絕對正確和絕對錯誤,其正確性都有一定的范圍和度,在正確度范圍內是正確的,超出正確度范圍就不正確。任何相信對象都有一定的可信度,而且都只有一定的可信度,有的可信度高,有的可信度低,有的可信成分多,有的可信成分少,但都不絕對可信,也不絕對不可信,其可信度都在一定的范圍之內,超出可信度范圍就不正確。
例如,甲說:多喝開水有利于健康。乙反駁說:照你這么說,我們就不要吃飯,天天光喝開水就行了。人們聽了乙的話,就會認為甲說錯了。其實甲說的不錯,但其可信度只在相對較多的范圍內,超出這個范圍,就是錯誤的。如果是正信,就會自動把握住“多喝開水”的可信度范圍,而不會達到以喝開水為主的程度,更不會達到光喝開水而不吃飯的程度。如果是正不信,是只不相信以喝開水為主和光開水不吃飯的部分,對于相對地多喝開水,還是相信的。如果是迷信,就會對這句話全盤肯定,認為這句話沒有一點錯誤,對這句話極力維護,不準任何人指出它的不足。如果是迷不信,就會像乙那樣全盤地否定,只看其可信度范圍之外的部分,不看其可信度范圍之內的部分,堅決批判,不準任何人說它正確。迷信和迷不信的人就會展開永無休止的辯論,而且誰也別想說服對方。正信和正不信的人都不會辯論,因為他們用不著辯論。
其實正信、迷信、正不信和迷不信,都是一種態度問題,正信和正不信是一種正確的態度,對于相信對象是抱著一種坦誠、公允、平和、接受的心態,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只取其對的一面,只舍棄其錯誤的一面,正確把握住可信度范圍,擇善而從,止于至善。迷信是一種不正確的態度,認為相信對象完美無缺,不可能有錯誤,對于可信度范圍內的極力宣揚,對于可信度范圍外的,極力遮掩辯護。迷不信也是一種錯誤態度,認為相信對象一無是處,不可能有正確的地方,只看可信度范圍之外的,不看可信度范圍之內的,總是極力用邏輯把可信度范圍之內的向可信度范圍之外推理。
迷信主要表現在對相信對象完全相信,認為它絕對正確,不可能有錯誤,不僅相信可信度范圍內的正確部分,也相信可信度范圍之外的錯誤部分,在他眼里他相信的東西可信度為百分之百。如果有人指出其可信度范圍之外的錯誤,他會強詞奪理,極力辯護,只要發現你是反對他相信的東西,沒等你開口,他就已經做好了反駁的準備。如果被駁得啞口無言,他寧可蠻不講理,歪攪胡纏,甚至暴跳如雷,罵人動武,也絕不會認錯。更多的情況是對反對意見一提就惱,一談就崩,要不了三句話,就會氣急敗壞,大發雷霆。
迷信分為封建迷信、宗教迷信、科學迷信三種。
封建迷信是指對一切封建舊東西的過分迷信,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封建思想的迷信,例如忠君思想,哥們義氣,三綱五常,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等。二是對封建習俗的迷信,例如婦女裹腳,婦女鎖陰,三月三不能回家娘家,黑色星期五等。三是對鬼神的迷信,求雨,祭祖,磕頭,燒香,燒紙,掃墓等。以上這些東西,有的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有的只是一種民俗,也無什么害處,只有過分地迷信它,才會產生危害。
宗教迷信就是指對宗教信仰的迷信。信仰宗教并沒有什么錯誤,諸如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正派宗教,只要用正信的態度去信仰,對人對己都是有好處的,但若迷信宗教,就沒有好處了。正信的態度是一種客觀公允,坦誠善良的態度,相信它是正確的,但其正確必然有個度,認為它是可信的,但其可信度必在一定的范圍內。但如果說它的正確性沒有度,而是不可能有錯誤的,說它的可信度沒有范圍,而是在任何范圍內都是正確的,那就是迷信,迷信就會有害了。
其實宗教屬于主體科學,其理論在心理學領域內是正確的,但超出心理學領域,在物理學領域內就是不正確的。例如:宗教都認為有天堂地獄,極樂世界,現代科學就堅決反對,說根本不存在什么天堂地獄,極樂世界。那么到底有還是沒有?其實也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關鍵要從什么角度看。物理學上沒有,心理學上有,客觀上沒有,主觀上有。若從物理學角度看,無論如何我們也找不到宗教說的天堂地獄,因為客觀上根本不存在,只要客觀上不存在那就是不存在。但從心理學角度看,天堂地獄都是存在的,因為宗教都要求人達到一種“不無自我”的心理狀態,道教是要求人做到視死如歸,即“不怕死”,佛教要求人們做到“四大皆空”,即“無所謂”,基督教要求人們時時懺悔自己的錯誤,即“自我批評”,原諒別人。假如一個人死都不怕,那他還會再怕什么?如果什么都不怕,他還會有什么痛苦煩惱?假如一個人能四大皆空,對于一切都無所謂,他還會有什么痛苦煩惱?假如一個人事事都做自我批評,處處都能原諒別人,他還會有什么痛苦煩惱?如果一個人的人生中沒有了痛苦煩惱,那不叫天堂又叫什么?反之,假如一個人處處怕死,對什么都斤斤計較,凡事都不自我批評,原諒別人,而是處處責怪埋怨別人,那么他的人生中還會有幸福嗎?如果一個人的人生中只有痛苦煩惱,沒有幸福,那不叫地獄又叫什么?只不過這個天堂地獄只是一個心理學意義的空間概念,而不是一個物理學意義的空間概念,不能客觀地觀察到,只能用心體驗感受到,客觀上不存在,主觀上存在。若從物理學角度看,客觀上不存在的就是不存在,但從心理學角度看,只要主觀上存在就是存在,因為它和客觀存在起到的作用是完全一樣的。所以若能正確地把天堂地獄的可信度限制在心理學范圍內,那就是正信,如果認為天堂地獄無論物理學范圍心理學范圍都存在,甚至認為天堂地獄就是客觀存在,有些人竟然用科學考察的方法,到非洲大陸去尋找伊甸園的遺址和蹤跡,千方百計要證明天堂客觀上真的存在,那就屬于迷信。
科學迷信是指對科學的迷信。平常我們一直把科學與迷信對立起來,認為相信科學就是正信,不相信科學就是迷信,我們還提出“相信科學,破除迷信”的口號,仿佛科學就是迷信的反義詞,科學永遠和迷信扯不上邊,其實科學也不絕對正確,必須正信,若是迷信科學,也照樣形成科學迷信,科學迷信也是有害的。
科學迷信主要是指對現代科學的迷信。由于現代科學的輝煌成果是有目共睹,讓人驚嘆,其創造的物質財富不可想象,其對世界認識的深度、高度、廣度、精度無與倫比,其嚴密的邏輯,精確的實驗證據,讓人不容置疑。于是科學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就成了絕對正確,不可能有錯,神圣不可侵犯的了。
我們相信現代科學是最正確,最可信的,但再正確也有一定的度,再可信也有可信度范圍,超過了正確的度和可信度范圍,就不正確了,如果認為現代科學是絕對正確的,其正確度和可信度皆為百分之百,那就是科學迷信。科學只能解決其正確度和可信度范圍內的問題,如果解決其正確度和可信度范圍之外的問題,還用現代科學,那就要犯錯誤,如果認為現代科學解決任何問題都是正確的,都不可能有錯誤的,把現代科學作為科學的唯一標準去反對一切其他科學,那就是科學迷信。
其實現代科學是以物理學為主體的客體科學,其正確度范圍只在物理學領域,在物理學領域之外的心理學領域就基本上不正確,但由于現代科學認為自己的理論和方法在所有領域都是正確的,科學的方法不可能有錯,所以現代科學研究心理學也用物理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因而就進入了鉆不出的牛角尖里。現代心理學坦誠地承認,盡管現代心理學的心理療法有數百種之多,但沒一個是確定有效的,綜合運用現代心理療法也無法用心理的方法治愈心理疾病,基本上都要使用藥物甚至依賴藥物,還是擺脫不了用物理的方法去治療心理問題,雖然現代心理學也知道“心病還需心藥醫”,但卻無法做到不用藥物。究其無法解決心理問題的根源,就是迷信物理學,認為物理學的方法和理論是研究一切事物的唯一正確方法,如果現代科學不破除這個迷信,則將永遠解決不了心理問題。
我說這話可能會招來無數科學迷信者的強烈反對,他們可以用非常嚴密的邏輯把我駁得體無完膚,然而用物理的邏輯來辯論心理問題本身就是個原則性錯誤,因為心理問題都是反邏輯的,只有用反邏輯與心理學辯論才有意義。
迷不信也是一種不正確的態度,主要表現在對相信對象完全否定,一棍子打死,認為它絕對不正確,不僅否定可信度范圍之外的錯誤部分,也否定可信度范圍內的正確部分,在他眼里相信對象的可信度為O。如果有人指出其可信度范圍之內的正確部分,他會強詞奪理,極力反對,只要發現你是說那東西好,沒等你開口,他就已經做好了反駁的準備,如果被駁得啞口無言,寧可蠻不講理,暴跳如雷,罵人動武,也絕不認錯。
在西方中世紀之前,由于經歷了一千多后的宗教統治,人們對宗教迷信,對科學迷不信。但中世紀之后,由于現代科學得到了難以想象的迅猛發展,現在科學的豐碩成果有目共睹,任何人離開現代科學都無法生存,所以大多數人又開始對科學迷信,對宗教等科學的對立面迷不信。
現代幾乎所有的人們都認為,現代科學是絕對正確的,現代科學是不可能有錯誤的,盡管現代科學帶來的副作用和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人們都不認為這是現代科學的不足之處造成的,而是認為這些副作用和危害就是該有的,就是不可避免的。科學也只會用自己的方法力圖減少和消除這些副作用和危害,而不會認為是自己理論和方法上的不足。結果只能是拆東墻,補西墻,用新的危害來補舊的危害。
西藥的副作用本來就是現代科學用物理學的方法研究生命學的必然產物,用中醫理論模式指導用藥,基本上不存在副作用問題,但由于西醫是符合現代科學標準的,中醫是不符合現代科學標準的,所以人們并不認為西藥有副作用不科學,反過來認為中藥沒有副作用不科學。不是虛心承認西藥有副作用的不足之處,而是頑固地認為藥物就該有副作用。不但不虛心借鑒中醫為什么沒有副作用的先進之處,而是用自己脫離人體和病情的純物理方法研究中藥的副作用,然后再說中藥也有副作用。
西醫的控制哲理也是現代科學推動論的必然產物,但人們并不認為控制哲理不科學,而是認為疾病就只能控制,不能根除,中醫明明對哮喘、過敏、高血壓等病都是能夠根除的,但西醫不但不會虛心借鑒中醫為什么能夠根除的理論方法,反而以沒有科學依據而一棍子打死。
進化論認為生物的進化規律是優勝劣汰,物競天擇,弱肉強食,所以日本軍國主義者就認為他們的侵略戰爭是符合進化論的,是科學的。那是不是現在聯合國提倡和平都是不科學的?中國傳統文化認為生物的進化規律是“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但人們往往認為這句話是不科學的。
何作庥、方舟子、張功耀等輩極力反對中醫,其實就是對中醫的迷不信,其迷不信中醫的原因是對現代實證科學的迷信,他們認為實證科學是唯一正確的科學,實證科學是不可能有錯的,而中醫明顯不是實證科學,所以他們就認為中醫不可能是正確的,因為承認了中醫,就推翻了他們的信仰,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很多人試圖通過辯論來改變他們的看法,我勸大家就不要再費那個力氣了,對于迷不信的人,他們寧可給你蠻不講理,暴跳如雷也休想讓他們認錯。
當然了,我們相信中醫,但也不要迷信中醫,千萬不要認為中醫完美無缺,中醫就是醫學百花園中的一朵花,而絕不是只有中醫一朵,也絕不是只有西醫一朵。實證科學也不過是科學百花園中的一朵花,但絕不是唯一的一朵。
相關鏈結:“不無自我”現代中醫心理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