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虹:理性也是一種性感
我喜歡站在角落里看,而不是去舞臺中心跳舞
陶虹大學畢業那年,她主演的《黑眼睛》得了華表獎,頒獎晚會那天正好也是她們班畢業話劇的匯報演出。朋友們都說這輩子可能就這么一次,一定要去參加,可她覺得班里的演出也不能耽誤,參加頒獎是她一個人的事,演出是一個班的事,結果頒獎禮就沒去。等演出完謝了幕她趕到現場,晚會正好結束。
后來許多人問,你第一次領獎什么心情?她說,第一次我壓根就沒領到獎。
《陽光燦爛的日子》拍完,她去找姜文玩,姜文正在剪片子,說片子拿到德國做后期時,德國的朋友們都說這個戲里有兩個人演得特好,一個是夏雨,一個就是陶虹。姜文對她說,早知道不應該把你的戲剪那么干凈。她樂了,“別別別,戲已經超長了,還是在保住主線的情況下盡量地剪吧。”
她當過運動員,是那種集體觀念特別強的人,從來都覺得什么事都沒有集體的事重要。為人也特單純特仗義,希望自己的生活簡簡單單。即便因為這樣的性格曾經吃過虧受過苦,可她也不認為這些有什么值得在意的。
“我希望對人的態度就是簡單真實,反正我記住一件事就是,你撒一個謊就要拿一百個謊來彌補,我懶,我不愿意,我懶得跟人工于心計,所以我愿意跟人說實話,這事真的就真的,將來10年以后再問也不會穿幫。”
后知后覺地走到鏡頭前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陶虹的第一部戲,她在片子里飾演有著假小子性格的“于北蓓”。在北京花樣游泳隊選演員時,姜文本來挑中的是陶虹的一個隊友,可發現旁邊有個一直在笑的女孩很有特點,結果陶虹陰差陽錯地被選中了。姜文要找的是“成長在90年代,卻擁有60年代氣質的女孩”,他看中的就是她笑容的簡單,覺得“很真實,健康、陽光,又有活力”。
拍《陽光燦爛的日子》時對陶虹來說一半很愉快,一半又很掙扎。掙扎的部分是因為她對演藝圈完全沒有接觸過,到了攝制組,才發現別人說什么她完全都聽不懂,讓她做什么也常常搞不清楚狀況。
“比如他們讓我站在鏡頭前一個多小時,我沒明白他們要干嘛,但是他們覺得‘啊很好!’什么很好我全然不知。后來才知道他們覺得我很放松,有些新人會暈燈,就是燈一照腦袋暈了,就忘臺詞了。好像我天生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戲拍完了,她不敢看,看到自己出場就心驚肉跳,覺得演得太嚇人了?,F在看自己演過的戲就會比較客觀了,基本上是一個專業態度,會看自己什么地方演得不足,照這節奏的話應該怎樣怎樣演。
陶虹:理性也是一種性感
“他本身是一個創造力非常強的人,他對所有的事物永遠抱有一個好奇心,他的作品永遠讓你覺得有驚喜,或者有著一種與眾不同的根源。他也早先影響了我對藝術的態度。”
報考中戲也是姜文對她的建議。她終于決然地從花樣游泳隊退役,成為中戲94級表演系的一名新生。
以演員作為自己的職業,陶虹對這一點完全是后知后覺,純屬“進了學校之后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么”。
時間很緊迫,進學校以后她特別努力,用“勤勉”倆字來形容自己。“有一類人,你給她一個命令,就好像電腦的一個指令輸進去之后,它就會自動去執行了。我覺得我自己可能是有了10年的體育經歷,對自己要求特別嚴格,對于老師指定的目標或者我自己下的目標,我就會堅持地照著它走。”
班上很多同學從小在藝校長大,他們有一套自己總結出來的與藝術有關的經驗,而陶虹卻沒有,她年齡還比別人略大一些。可她覺得一個人的智慧不在于看了多少書,或者別人教了多少才能攢出來,之前一段職業給她的生活積累,讓她自認為自己并不是白紙一張。初入校門,她不算茫然,反而挺有自信。
她是整天都穿著戲服在學校里面走來走去的那個人,因為時常都在排戲的那個狀態中,來不及換正常衣服。搞體育的原因,她比別人能吃苦,比別人韌性也要好,別人都熬不住了要去睡覺了,她還精力充沛。“當時就覺得哎呀我怎么遇見我那么喜歡的東西,還真高興呢,而且覺得自己將來一定會去干這個。”
q:小時候你最喜歡的電影明星都有誰?
a:我一向很客觀,從來不會崇拜什么,不過看《馬路天使》時,覺得周旋演得真好,唱《天涯歌女》那一段,一邊喂鳥,一邊跟趙丹交流,天真無邪,不做作,很輕松,沒有痕跡。但這個好原來不覺得,后來我成為演員之后,再回過頭來看,才知道那是怎么的好。我那個時候就不大喜歡悲情苦情的角色,比如我覺得上官云珠特別會演戲,但我看她演哭戲就不大喜歡看,她要是活在現在肯定是瓊瑤片女一號。
q:你最怵演哪一類角色?
a:我要真怵的話,我可能會受不了演瓊瑤戲。
q:你現在選戲跟過去有什么不太一樣的標準?
a:不會,我現在選戲的標準是一點點形成的,不太會有180度轉彎的情況,對我來講藝術標準是第一位的。
q:會不會嘗試選擇一些沒演過的角色?
a:一直希望有機會能嘗試一些在我可承擔范圍之內的角色,當然也希望有一些變化,我也不希望我演過一些茄子之后所有紫色都來找我。特別逗的事情是,我演電視劇時演的都是特別好的人,可我演過倆壞人別人都記不??;我演話劇時沒演過什么好人,可演的好人別人也記不大住。
從來不會主動出擊
小的時候,人家沒太把她當成一個女孩子,她對自己的性別沒太過敏感。上中戲的時候,同學們竟然都叫她“陶哥”。
“在他們印象中,我就是他們的哥哥一樣,我也沒感覺我是一個女孩,或者說是一個漂亮女孩。”她始終認為人是因為可愛而漂亮,而不是因為漂亮而可愛的,而且漂亮這個事兒屬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時候看到一個女孩覺得她可美了,但時間長了你會覺得她哪長得難受,這就是她的性格導致了你對她的一個態度。”
她從小就大大咧咧、心直口快,覺得自己是挺簡單的一個人,不是說沒有聰明也沒有智慧,而是不愿意把太多的事情想得太復雜。她愿意人和人接觸都簡單一點,對人家是直接,也不喜歡別人跟她這兒拐彎抹角,不想很費解地去猜,這樣很累。
她自稱自己比較“懶惰”,不愛算命,也不想知道結果,好壞到時候再說。曾經有個朋友說她,“你要是能夠不那么懶,應該會很紅的。”
“但是沒辦法,我就是很懶。”她自嘲,笑起來沒遮沒攔。“我覺得我這個人至今不會特別的大紅大紫的原因,就是因為我不是那種特別主動出擊的人,我稍微有一點點被動。”
她又說到跟這個圈子走得不是很近,她特別不喜歡夜生活,所以從來不會晚上跟人去吃飯唱歌,等于無形中跟這個圈子就有距離了,很多需要主動出擊的機會自己可能就這樣失去了。
“我也知道飯桌上、酒局上能促成很多事,可我就是不行,自己不感興趣,也不太愿意應付。我不知道他們在說什么,聽不懂,我覺得說一些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那些話不知道干嘛。有些人天生就喜歡,在這樣的場合他有種如魚得水的感覺,他享受這個感覺,可我就是不擅長,也享受不了。”
她稱自己到現在都不是每一步目標都很明確的那種人,她不認為所有的機會都是真的機會,“有人老會說自己錯過了這個機會那個機會,其實機會是有真有假的,你可能會覺得它對你真重要,但是你未必能抓得住,而且抓住了也未必對你真有好結果。”
她覺得過了一定的年齡人就得重新考慮自己的人生,以及需要去做的事情。她的焦慮不是來自于新人,是來自于自己對自己的認知,有時候會忽然對自己的認知覺得不夠自信,不能特別客觀的認識自己,“這是一個過程,它會過去的。”每長大一段,她都會想“我現在這樣對自己的認知對嗎?”
就像剛上大學的時候,第二天要考試,所有人都在教室里背單詞,她跟朋友跑到迪廳跳舞,很高興,那時候覺得迪廳很好玩。等到大學畢業以后,再去迪廳,她就會想自己以前為什么喜歡迪廳呢,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q:像《空鏡子》里那樣的角色你還想再嘗試嗎,還是已經演夠了。
a:也不是演夠了,我的相貌、在觀眾心目中的一個印象,總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其實我演戲還只能是在一個范圍之內。我若演一個完全超出別人想象的角色,反差太大了,塑造角色可能也不會很成熟。自己的相貌和曾經的經歷給人有一個定勢了,很難改變自己,其實這是在破壞你的表演。
q:你覺得自己演技特別大突破的階段是什么階段?
a:對我來講,每部戲都在不停的嘗試,就是我自己希望在這部戲實現什么、在那部戲實現什么,但可能對很多人來講,他們看到的比較改變大的就是我從《空鏡子》之后。
q:你一直處在娛樂圈的邊緣,不怕自己缺少話題嗎?
a:我知道在圈里你就得有關注點啊,你得有讓記者感興趣的話題啊,可我除了演戲,沒什么可以引起別人的興趣,所以我不是明星。就像人多聚會的時候,我喜歡站在角落里看,而不是去舞臺中心跳舞。
我是演員,不是明星
陶虹說話率性,真實,隨意。用她自己的話說,“在大街上走一百個來回,興許有人回頭看一眼。”在娛樂圈多年,她覺得自己最初的本色改變并不多。
“每個人都有一個對做人的潛意識的向往標準,我覺得我想改變自己的能力并不強,我潛意識里已經有一個我想成為的方向了。”
她的“方向”就是希望自己對人簡單真實。
有時媒體抓住一個小事情放大或者子虛烏有地亂說,她也不會覺得煩心,基本上是一個看笑話的心態去看八卦。
“朋友會跟我說‘姐姐你快看,網上有你的緋聞’,我一看,說我跟馮鞏好,靠,他們怎么沒讓我跟馬季好,這玩笑開得可真幽默呀。”
老公徐崢也跟她一起上網看,倆人的態度就像看戲一樣,還邊看邊分析說編得不好編得不好,應該怎樣怎樣編,“他們為什么不編你跟姜文,這還更像一點吧?”徐崢開玩笑。
她心寬,不太會很糾結于某一件事情上。她曾經只為一件事焦慮過,那就是跟父母之間的關系。“我覺得我沒有處理好,不知道怎么樣做更讓父母如意,不知道我怎么做才對,那個時候比較焦慮。其實那可能是我父母的一種教育方式,但那時候我老覺得他們對我不滿意。”她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不停地探究,因此接觸了些心理學,覺得很有意思。
拍《空鏡子》時,算上上學,她入行也有10年了。有人說一個演員成為一個成熟演員之后就不好看了,因為成熟的演員有技巧,舉手投足都是設計過的,那種新鮮感沒有了。她就想試一試在這個戲里面假裝自己沒有演戲經驗,放下過去所有用過的辦法。結果效果很好,她在戲中妹妹的角色倍受觀眾喜歡。
“編劇在寫劇本時是有套路的,演多了戲之后實際上你會被編劇教育了,比如特別簡單的一個道理,家庭戲里面,孩子進門會對媽媽說‘媽,你好嗎?’這肯定不是親生的,親生的誰會這樣說話啊。”她又自顧自地大笑。
陶虹沒想過自己會不會一輩子都做演員,但現在看起來未必沒有可能。以前她沒發現演員這個職業其實挺好的--它在一個戲中承擔的責任很單一,但是它單純,有時候演員可以遠離很多的勾心斗角以及權力,只要把自己專業的那一部份做好了就很享受。“演員在劇組里是被關照得最多的人,也是被關注得最多的人,自我滿足感很強,能被隱藏的部分相對來講很少,呈現出來的很多,所以做演員可以很簡單,甚至有時候蠢和純是差不多的……”
q:你平常怎么瘦身的?
a:我懷孕時整個孕期非常規律,瑜伽、快走、游泳,把自己設計得特規律特健康,想等生完孩子后也好好堅持鍛煉,可生完孩子之后一點時間都沒有,根本不可能讓我實現自己的計劃。我基本上沒有很健康的減肥方法,就是帶孩子帶瘦的,跟他一起睡一起起,他睡了你也睡不了還得洗衣服。我是在孩子7個多月以后才找的阿姨,自己全部承擔下來很容易瘦。
q:平常在飲食上會很注意嗎?
a:比較注意,不會把自己吃得很撐,而且盡量葷素搭配全面一點,建議飯前喝湯,不會把自己吃得很撐。
q:都喜歡做什么運動?
a:喜歡做瑜伽,因為做過運動員,這個對我來說很容易,以前很多隊友也在做瑜伽教練。健康是第一位的,有了健康你有了好的身心,對人的態度都會愉悅起來。
q:進劇組時有時候條件比較差,你會特別注意哪些保養?
a:盡量多喝水,別怕上廁所,剛開始做演員每天一口水都不喝,怕麻煩,于是人很干燥,內分泌失調,睡覺也不好,皮膚長斑。我也會吃一些補養品。一個愉快的精神,不要有太多的壓力,這是最重要的,人的內分泌會好,內分泌好的話就不會特別胖特別瘦,比較健康的狀態。
q:皮膚護理方面有沒有特殊的心得?
a:現在大環境不好,抽煙,空氣流通不好,尾氣等等對皮膚都不好,所以我覺得與其往臉上抹一堆東西不如做好清理工作,每天要好好洗臉。
q:出席活動自己設計造型還是設計師的意見?
a:通常都是討論的結果,雖然沒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但是每個人的見識是有限的,行業里的人對很多東西的態度比較接納,有時我更愿意聽取他們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