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釋放壓力
1.改變習慣
改變習慣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強迫自己按新設計的行為模式辦事,直到這種模式生根為止。另一種是利用獎勵辦法來逐漸形成一種新的習慣。
2.強制去完成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工作也是如此。能夠開始當然很好,繼續做下去更好,但是不到結束,就不算你做完了你開始做的事情。我們很多人有把自己的工作做了一會兒又放在一邊的習慣,還自我欺騙,好像已經完成了什么。這等于是在白白地浪費時間,因為你常常不得不回頭再去做,你先前所用的時間就等于浪費了;同時,再回頭做這件工作,你又要從頭再來。
3.溝通
常常造成時間浪費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缺乏清楚、直接、恰當的溝通。伏爾泰說過:"天賜語言給人,是要使他能夠隱藏他的真正感覺。"在我們和老板、同事和下屬講話的時候,常常說自己認為應該說的,或認為別人喜歡聽的話,而沒有表達出真正的意向。所以,坦誠明白地溝通對每一個有關的人都有好處,可以使大家都清清楚楚,避免在繞圈子上浪費時間。
4.少睡一點
每個人都需要8小時睡眠的說法,并不一定正確。有些人需要8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睡眠,但是絕大多數人少睡一點,也能過得不錯。當然,如果你少于8小時的睡眠確實不行,你也不要勉強。
5.零碎的時間
約好和你一起吃中飯的人遲到時,或者你在路上耽誤了,或者銀行里排隊而向前移動緩慢時,不要把這些短暫的時間白白耗掉,你可做一些平常來不及做的某些事情,如想想某件事應該怎么做。
6.周末
保護你的周末,除非有緊急情況,否則不要讓工作延長到周末。如果上帝在工作了6天之后還需要休息,那么你是誰呢?所以,周末你不妨徹底輕松一番,完全遠離辦公室或者工廠、公司的事務,這樣會有助于運用下一周的時間。
7.最重要的是今天
好的時間管制是要認識到今天是我們唯一"能運用的時間",一定要合理支配。過去已經是一去不復返了,未來只是意念中的事。世界上每一件事情的完成,都是由于某一個人或某些人認識到今天是行動的唯一時間。
每一個珍惜時間、希望自己能獲得成功的人都應該切記:昨天是一張注銷的支票,明天是一張期票,今天是手上的現金。因此,只有今天是我們唯一能利用的時間。
第四章學會釋放壓力
積極是一份活力,使你對于眼前的一切感覺到充滿生機。你喜歡參與任何活動,看到每件事物,皆覺生趣盎然,每一口飯都好吃,每個女人都美麗,路上每朵花、每根草都是那么稱心,每個小孩子都那樣可愛。
□失敗者的7項心理過失
千萬不要把失敗的責任推給你的命運,要仔細研究失敗的原因。如果你失敗了,那么繼續學習吧??赡苁悄愕男摒B或火候還不夠的緣故??墒鞘澜缟峡傆幸恍┤?,渾渾噩噩、虛度一生。他們對自己一直平庸的解釋不外是"運氣不好""時運不濟""命運坎坷""好運未到",這些人仍像小孩那樣幼稚與不成熟,他們只想要得到別人的同情而已,簡直沒有任何主見。由于他們始終想不通這一點,才一直找不出使他們變得更偉大、更堅強的機會。
馬上停止詛咒命運吧!因為詛咒命運的人永遠得不到他想要的任何東西。
對于"陷入心理奴隸、成就平凡、枯燥厭煩、挫折抑郁的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失敗者所做的分析顯示:有7項心理上的過錯,一定會令人落敗。其中任何一項過失即是以解釋"為什么每5個人之中,就有4個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賣力很用心,其實卻蹉跎度日、一事無成"的真正原因了。
1.過失一:讓別人支配自己的生活
甘心使自己臣服于那些二流人物的種種論調或說法之下,而讓他們把自己拖累住。
所謂二流的人物總會頤指氣使,要你做"你并不想做的事情""你所應該采取的工作方式""在私生活中你應該采取的做法或態度"。那些好為人師的先生們、專權跋扈的太太們、驕傲自大的雇主們以及嚼舌多事的親戚們經常會在不知不覺中,扮演著"想要控制你"的角色。
有一種方法,可用來辨別你是否犯了這項過失,那就是分析一下"你最近剛做完的某一項決定"。你到底是選擇了"我真正想要的事物",而沒有受到旁人的意見左右呢?或者是,你是否總是根據他人的意愿來做選擇呢?
2.過失二:總是抱怨運氣不佳而不責備自己
成功的人會自行創造出各種有利于自己的環境,而不是被一般世俗的環境所影響。拿破侖曾說:"我會設法創造或改造那些對我有影響的環境。"
可惜,大部分的人未能具備這種力量。當他們分析"為什么我在工作崗位上不能有所長進",或"為什么我無法達成某一項生意",或"為什么我只能得到很低的評價",或"為什么別人節節高升,而自己卻一直停留在管理金字塔的底層"的時候,他們總是不知不覺地尋找代罪羔羊使自己陷入虛偽不實的境地。
3.過失三:自貶身價--亦即在下意識中,對自己的潛能做了偏低不實的估計
毫無疑問,這個世界上的失敗者,都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認為自己將會在人生競賽中落敗。認為生命中的種種美好璀璨的事物,都是無法掌握、無可企及的。
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富有原創性的、有價值的主意被人想出來,但是,人們總認為自己腦筋里面想出的東西一定不值錢,別人的創意就非常難得而有價值。一般人都很容易犯了這項過失而不自知。說真的,我們總會夸大他人的智力,同時低估自己的智力或實力。
4.過失四:讓恐懼感控制著你生命中的每一個環節
對其他人的恐懼、不敢嘗試的恐懼、對未來的恐懼、對自我的恐懼--這些都是恐懼的種種。
恐懼可以說是導致失敗的罪魁禍首。
5.過失五:無法妥善管理與運用精神力量--以成就各種目標
多數人的通病是,他們只是毫無目的、漫無目標地活著,無拘無束地胡思亂想,而不做有目的又有價值的思考活動;僅有極少數的人,會把他們想要完成的事項寫在紙上;僅有甚少的人擁有想要好好生活下去的意愿。一般人只是未曾事先計劃、不知道他們自己現在是在做些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將要往何處去--就好像是"不帶地圖去旅游"。這難道不是一件非??杀氖虑閱?結果,他們的頭腦無法正常發揮去完成任何一件事情了。
6.過失六:太沉迷于自己,無法真正"有效掌握控制其他人"
成功是需要充分發揮"影響他人的能力"的,當你僅僅想到自己時,你就無法施展出這項能力了。
在當前這個復雜的社會中,你必須得有能力去說服別人,使他們認同你的觀點,跟你站在同一立場、一起同心協力并肩作戰,這樣你才能出人頭地、獲得更高更重大的成就??上У氖?,幾乎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反問自己"那跟我又有何干?"(不愿使自己卷入漩渦),而不是"我還能為其他的人再做些什么事情呢?"(即想要幫助別人,同時自行振作、力圖有所作為的一種良好意愿)成功的人都知道:如果要有所"收獲"的話,就非得先"給予"才行。(亦即要能先默默地辛苦耕耘灌溉,將來才會有開花結果、獲得大豐收的一天)
7.過失七:無法全心全意、堅信不移
無法相信"我可能會贏得勝利""我可能會獲得成功""我可以賺到更多的錢""我可以擁有更大的影響力""我可以獲得心靈上的真正寧靜"等等,都是屬于這種過失。
□活出新境界
人生有兩條需要遵守的基本法則。首先,就是必須按照自然的法則去生活。自然的法則,即一般所說的存在于天和地之間的法則,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的法則。比方說,人的大腦、血液、四肢及五臟六腑等等,這些雖然都是身體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作為本人來講,是不可能去進行自我選擇的,這是客觀存在的一個事實。而這一事實,可以說是無論什么理由也推翻不了的。
假如背離了自然的法則,結果會是個什么樣子呢?毫無疑問,肯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身體生出種種病狀;生活上發生貧困;事業不順;精神煩惱及苦悶等等。這樣,自己會終日在痛苦中掙扎。這可以說是自然的法則對違背者的懲罰。因此,無論如何,自己都不能認為自己的人生就必然屬于自己。縱然你的欲望特強,整天拼命地去掙錢,有了錢之后,就去購買高級轎車、高級住宅及侈奢豪華的室內陳設品,等等,但是所有這些,當死神降臨的時候,還必須原原本本地留下來,連一件小小的東西也都無法帶走。原因何在呢?就是由于所有這些全都是身外之物,即所謂使自己過得出人頭地的一種裝飾品。不管你擁有多少這樣的物品,你如若不是充分有效地使用,那么,這些物品對你來說,始終只是裝飾,并無多少價值。
總之,在這個世界上,可以說沒有任何一件物品是真正完全屬于自己的。一個人從出生到死去,和自己的意志沒有任何關系,人生不論是開始還是終結,都不能取決于自己的意志。
也許有人會說,生不能憑自己的意志,但是死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意志來實現,即可以進行自殺。這話聽起來似乎不無道理,但那實際上是一種極端愚蠢的行為。當然,如果自己有犧牲的勇氣,真正是下決心,為了別人的歡樂而甘愿舍棄自己的人生,那是值得贊賞的。除此之外,任何自殺行為,上天是絕對不會容許的。因為這種行為既不合乎倫理,也完全違背道德,可以說是人類最嚴重的背叛行為。
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雖然說不能憑自己本人的意志,但也絕不是什么偶然的事情。也就是說,你已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這是一種客觀現實。這可以說是人生的第二條應當遵守的法則。
人生幾十年,多則百年,這漫長的人生歷程應該如何度過呢?周恩來有句話說得好,他說:"要活到老,學到老。"說實在的,人生的歷程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當然,所謂的學習,主要是對如何做人的學習,亦即對如何為他人而生存的學習。
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就在于人有大腦思維。因此,作為人本身來講,從一開始就是各種雜念的生成體。如果要完全排除各種雜念,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或者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所以,還是要正視現實、接受雜念,才能使自己生活得真實。但是,應該注意的是,絕對不能受雜念的擺布和左右。
誠然,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小部分壞人。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應該承認,他們也并不是一生下來就壞。真正從心眼里就壞的人恐怕也是極少數。即使是壞人,他們以前也曾經在一定程度上拼命努力過。由于他們不懂真正做人的道理,他們流汗、流血,所進行的各種努力全都是為了他們自己,最后結果是可想而知的,肯定不會受大眾的稱道,相反地,必然會受到法律的懲罰和人們的唾棄。
要做一個真正的人,一切都不是為自己,而完全都是為他人,一輩子不做壞事、凈做好事,這話說起來比較容易,但要真正付諸實踐,那可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是,這也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只要按照自然的法則行事,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種完全順乎自然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達到最高生活境界,從而產生出無窮的生命力。
人生有開始,亦有終結。而在某種意義上講,關鍵是在生與死這一期間。因為這是上蒼賦予我們人的惟一自由自在的時間,如何使用這段時間,這可以說是上蒼的考驗。
如果這段人生是為了他人而生活,就無需什么遠慮,也不會有什么近憂;反之,如果單純是為了自己而生存,生活的路子就會越來越狹窄,最終走上孤獨和悲慘,永遠和歡樂無緣。
因此,我們提倡為他人而生活,我們需要發自內心深處的歡樂。能達到這樣的思想境界,就能使自己的人生璀璨奪目,出現輝煌。
□時刻保持積極的態度
人們有兩種態度,一是積極態度,一是消極態度。創業人必須去掉心中的消極思想,讓精神世界只有積極思想,除此以外,別無其他。態度積極與否,決定你的事業能否成功,成功者積極,失敗者消極。閱讀任何一本成功人士的傳記,你都只讀到積極的一面,消極在他們的生命中沒有什么分量。
積極是一份活力,使你對于眼前的一切感覺到充滿生機,你喜歡參與任何活動,看到每件事物,皆覺生趣盎然,每一口飯都好吃,每個女人都美麗,路上每朵花、每根草都是那么稱心,每個小孩子都那樣可愛。創業人具有積極的態度,必能應付諸多挑戰。
建立積極態度,共有5個秘訣,即使不能做到5個,只要做到其一,也可以把積極性激發起來。
1.快樂
快樂是最完美的情緒。真正快樂的人,決不會傷害別人,他想把快樂讓每個人分享。很多大奸大惡的人,干了很多壞事,損人利己,品行不端卻有名有利,看來好像很快樂,實際是他們得不到任何快樂。從高層次的立場言之,快樂就是最完美的道德。只要你心中快樂,態度就會積極,惟有不快樂的、心中多憂愁的人,態度才會消極。
2.胸襟廣闊
不要把小事記在心上。胸懷廣闊的人,對于小小得失絕不耿耿于懷,他們經常抬起頭,向前走,吹著口哨,天塌下來也當做被子而已,沒有什么大不了。失戀、責罵、誣告,都不過是過眼云煙的事。做生意蝕了本,還可以從頭再來,眼前無論光景如何,都抱著樂觀的心情,總是往前闖。
3.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有些人當困難出現時,就立即消極對待,惟有"等死"。這絕不是成功創業者的態度。無論什么困難,你都要設想解決方法,只要有動腦筋思考的傾向,潛意識就會運作,一個接一個的解決辦法會浮現在腦海中。就是不能百分之百地解決,也可以解決九成、八成、七成或六成,甚至五成,只要解決一點,也總比什么都不干而徹底失敗要好上百倍。
4.和積極之士交往
處世態度是會傳染的。和仁義之士交往,會感染仁義之風;和殘暴之人結交,態度會變得殘暴;和膽怯者結交,亦容易事事退縮。同樣,和積極之士結交,亦會提高做人處事的積極性。相反,和消極的人結交,就覺得事事都很難成功,就是創業了,也必將影響生意,難以成功。
5.接受批評
性格積極的人都知道,他們并不會事事辦得好,想法未必周全,故必須指正批評,才可以改進。他們不認為批評是攻擊他們,而是給他們自省的機會,可以糾正錯誤,即俗語的"塞錢入你口袋",有益無害。反之無人批評,任由自己自生自滅,那才要小心呢。
□調節情緒,消除緊張
緊張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實際上緊張是一種有效的反應方式,它使人得以應付那瞬息萬變的社會情境。因此,緊張并不全是壞事,但是,持續的緊張狀態則能擾亂機體內部的平衡甚至造成疾病。為了避免過度的緊張狀態,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是學會運用松弛訓練以及各種松弛的技巧。
在緊張工作之余,欣賞一下優美抒情的輕音樂或所喜愛的戲曲唱段,既是美的享受,又是一種很好的松弛方法,緊張將會在優美悠揚的音樂聲中得以消除。當然,也可以去看戲、跳舞,也可以到花叢中漫步,還可以做氣功、打太極拳以及按摩等。這些活動不僅會使肌肉松弛,還能使精神上得到放松,緊張也就會從身邊溜走。
假如你在工作中遇到難題或必須完成的緊急任務,你不必焦急和煩惱,也不要急于求成,那樣會亂了方寸。你首先應該穩住自己的情緒,使心情平靜下來,要相信自己的力量,要對情境和任務做冷靜的分析并訂出必要的行動計劃。這時你還可以做些松弛性的自我暗示:"事情再難,再急,也必須一步一步去做,焦急是無濟于事的,天塌下來也要頂住,一定能闖過難關,完成任務!"這樣你將會松弛下來,把緊張驅散。排解難題或完成任務時,成功會成為良性刺激,使你得以進一步的松弛。
當你工作中碰到不順心的事情或受到挫折,怒從心頭起或心里泛起陣陣愁云時,你必須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首先,應當主動地壓一壓自己的怒氣,迫使自己冷靜下來。隨后可向親朋傾訴苦衷,從他們的勸告中求得支持和安慰。還可用理智去分析受挫的情境,找出發生問題的癥結所在,相信問題總會圓滿解決。切不可遷怒于人,哪怕是家人;也不可悶郁于心、負隅獨愁。因為這樣既不能求得問題解決,還會火上澆油,增加新的緊張因素,給他人平添緊張刺激,結果于己于人皆不利。
一個人在生活中遭到不幸或遇有突然的變故,往往會迅速進入強烈的緊張狀態,一時如烏云壓頂、地轉天旋。這時,最重要的松弛秘訣是:鎮靜!不要抱怨命運,以至于陷入極度的緊張而不能自拔。要記?。喝魏卧购藓捅瘋紝⒂谑聼o補!你應該想到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烏云過后必有晴天!這樣,你心情就會變得輕松、豁達,并使你從緊張狀態中解脫出來。
當你在擁擠的公共汽車內被擠得難受,還不時聽到叫罵之聲,這些都足以令人厭煩、懊惱和情緒緊張。朋友,請你注意:除了不懷好意者,車上恐怕不會有人愿意這樣擁擠的,如果你把這看做是一次像跑步那樣的鍛煉,一心想著只要到達目的地就心滿意足了,那么你就會把擠在你周圍的人看做是同舟共濟的朋友和同志,這時,你盡管由于擁擠而不舒適,但你的內心卻是平靜、愉快的,緊張便會消失得無蹤無影了。
□別做完美主義者
不要等到所有的情況都完美以后,才動手去做,那樣的話你有可能一事無成。
在我們周圍,你會發現一些人,他們的智力很高,才智過人,很聰明,工作能力也很不錯,而且又非常勤奮,一工作起來常常什么都有可能忘了。但是,他們就是出不了什么成果,眼看著比他們在各方面都差一些的人成果都十分顯著了,而他們卻依然默默無聞。尋找這類人遲遲不能成功的原因,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他們的才華雖然說不上蓋世,但比起我們常人卻超出了一截,他們的腦筋也很靈光、工作也夠勤奮、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他有可能是個"完美主義者"。
你可能要說:"完美主義"不好么?回答是:不好。如前所述,這些人之所以不能取得成績,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不是他們缺少能力,而是他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不能克服自己追求完美的癡情與沖動。他們想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這當然是可取的,但他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總是想使客觀條件和自己的能力也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然后才去做。因而,這些人的人生始終處于一種等待的狀態之中。他們沒有做成一件事情不是他們不想去做,而是他們一直等待所有的條件成熟因而沒有做,他們就在等待完美中度過了自己不夠完美的人生。
比如,他想寫一篇某一方面的論文,他首先會在嘗試幾種、十幾種乃至幾十種方案之后才去動手去寫論文。這么做當然是好的,因為他可能在比較之中找到一種最佳的方案。但是,在他開始寫的時候,他又會發現他選擇的那種方案依然有些地方不夠完美,多多少少還存在著一些錯誤和缺點,不是盡善盡美,而他卻非得要找出一種"絕對完美"的方案來。于是,他就將這種方案又重新擱置起來,繼續去尋找他認為的"絕對完美"的新方案,或者,將這一論文的選題又放下,又去想別的事情。實際上,天下沒有什么東西是"絕對完美"的,他要尋找這種東西是不可能的。這種人總是不愿出現任何一種失誤,擔心因此而損害自己的名譽。所以,他的一生都在尋找的煩惱中度過,結果什么事情也沒能做成。
如果你不相信這一點,你可以從你的人生檔案中找出你拖延著沒有做的事情、沒有完成的項目或者課題,這樣的事情你可能也會找出一大堆:搬了新家窗簾還沒有裝,所以沒有請朋友來家里玩;這篇文章的構思還不是非常成熟,所以還沒有寫;這只現價30元的股票原想等掉到5塊錢再買,但它一直掉不到5塊錢,所以就一直未買等等。歸納一下你會發現,你一直在等待所謂的條件完全具備,你好將它做得盡善盡美。可是,你可能會發現社會上同樣的事情有些人的方案或者條件還不如你的成熟,但他們的成果已經問世,或者已經賺了一大筆錢。你又會因此而煩惱。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就是你也患上了"完美主義"的毛病。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會有那么多表面看起來相當精明能干的人到頭來卻一事無成,在人生的道路上坎坷頗多、進退維谷。
你還可以做這樣的試驗,把手頭的某項工作交給你的兩位部下,一位是完美主義者,一位是現實主義者,觀察他們面對同一工作會有哪些不同。等他們的方案提交上來,你會發現完美主義者可以一下子給你提供十多種可能的方案,分別說明了其可行性與利弊得失。但是他無法確定哪種方案最好,他會采用哪種方案。而現實主義者則不然,他可能只有一種方案,也就是他要實施的那套方案。在聰明才智方面,他比不上前者,但他能夠給一套很實在、馬上就可實施的方案。
所以,在人生中,無論是對待工作、事業,還是對待自己、他人,我們不妨做一個適度的妥協主義者,而不要做一個完美主義者。因為完美主義者有可能什么事情也沒有做成,而妥協者卻會多多少少有些進展。
請記?。翰灰鹊剿星闆r都完美以后,才動手去做。如果堅持要等到萬事俱備,你就只能永遠等待下去了。同時,對待自己也要寬大些,不必追求自己永遠絕對完美。這樣,你不但少了許多煩惱,同時,你會發現你的工作、事業在一個較短時間就會有大的發展。
□提高"耐壓能力"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厭倦塵世喧囂,辭官歸隱,飲酒賦詩,云:"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閑適恬淡之韻味溢于言表,他所追求的正是一種悠閑自在的桃花源式的生活--他不愿承受壓力。
在匆忙緊張的現代社會里,老莊哲學似乎顯得有些落伍了。不甘寂寞的現代人無法安于閑適,他們崇尚功名,更愿意從事艱巨繁忙的工作,即便屢遭險阻、飽受壓抑也在所不辭,因為他們害怕被淘汰,精神緊張可以制造一種充實的幻覺。此時,人們已步入了壓力的誤區。
那些在生活和工作中承受著巨大壓力的人們往往受人景仰,成為學習的楷模。我們很多人從小就受到激勵,要做這種工作賣力、肩負重擔的、有出息的"社會棟梁",要敢于和別人競賽。能夠向人坦言"我這人很耐得住壓力",顯得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而人們在向心理醫生進行咨詢時,也多是詢問如何才能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耐壓能力",以使自己可以應付更多更重的工作和學習任務。更糟的是,人的精神運動具有一種被動適應的特性--面對多大壓力就基本上能夠承受多大壓力。你也許會發現:宣稱自己很耐得住壓力的人總是真的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如果你受到鼓勵,別人要求你進一步提高耐力,你就真的能夠忍耐更多的困擾、承擔更多的責任--直到承受力達到新的極限。即使是在不甚緊張的機關事業部門工作,你也得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壓力承受力;甚至連專門教人如何釋放壓力的心理醫生自己也感到壓力重重!這真是一種遺憾!
能夠承受一定的壓力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鍛煉人的意志,使人不致過于脆弱,在人生的旅途中經受住風浪的考驗。但是,壓力本身并非人生目標,實干和成績才能夠實現人生價值,而非一味承受壓力、精神緊張。所以,不可為承受壓力而主動給自己加壓;相反,我們應該學會適當釋放自己所承受的壓力,否則,最終將為自己引發危機--水壓過大脹爆水管的事故夠可怕吧!我們確實應該改變慣有的心態,尋求一種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在壓力引發危機之前,你就應該及早重視它。壓力的累積就像滾雪球下山--當雪球還很小,速度也較慢時,是較容易控制的;等它越滾越大、越滾越快時再想讓它停下來,即便不是不可能,也是相當困難了。大腦運轉不過來,時間總不夠用,對工作和學習感到厭煩,難以應付……這些都是你應該注意到的"減速信號"。
不要一味蠻干,面對一大堆雜亂無章的事情時,首先擰開你思想上的緊張閥門,釋放壓力--作作深呼吸,走出房間到林蔭道上散散步;心緒平和下來后,再回到你的書桌前,鎮定自若,想像自己能量巨大,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
事情再多,也得一件件地做,所以,你應該考慮清楚諸事孰輕孰重、誰先誰后,再提筆把計劃寫下來,列出你的條理,這樣有助于理清你的思緒--理論明確了,就可以很好地指導實踐。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看似不相關的"多余"程式其實很有必要。多花點功夫放松自己,你會在事情的順暢進展之中贏得更多的時間。你要先學會投資,然后才能考慮豐厚的回報。
學會釋放壓力,你會發現自己并沒有太多的"必要"壓力需要承受,自然也就不用絞盡腦汁去想該如何應付壓力了。
□迅速擺脫生活的打擊
也許你在工作中遭到了挫折,也許你的愛人拋棄了你,也許你覺得生活沒有樂趣。更糟糕的是,在這種時候,你找不到解脫的辦法,只好逃避,或者喝酒喝得酩酊大醉,或者從此一蹶不振地胡混下去。
為什么不正視生活的打擊,站起來再走下去呢?我們生在這個世界上,就要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下去,戰勝一切挫折,獲得自己的發展??墒牵趺醋霾拍軓拇煺壑姓酒饋砟?面對著痛苦、悲哀和失敗,怎樣樂觀地生活下去呢?下面幾點建議可供借鑒:
1.要選擇生活
去尋找那些曾經戰勝過生活打擊的人們,在書本里、在現實生活中,你到處都能找到他們。從他們身上你能汲取經驗,建立起生活的信念。
2.你既要原諒自己,也要原諒別人
無論是什么煩惱,其中總有一些原因,主要是要敢于正視現實。自己犯了錯誤,造成了煩惱,首先要坦白地承認,從內心里說:"我很難過,絕不再犯了",然后把內疚和失敗扔到腦后去,用新的信念和熱情充實自己的生活。同時,也要用這種態度去對待別人的過錯,不要把別人對不起你的地方總放在心上,常想想,別人也許并不是有意傷害了你。
3.要恢復自尊心
要相信自己的理想和能力,不要總懷疑自己會失敗,就是真正失敗了,也要看一看是不是因為條件還沒有成熟,或者我們目前還不能勝任,但是以后是會成功的。
4.回到朋友們中間去
別人過多地關心或者詢問往往會喚起痛苦的回憶,所以,遭到打擊以后羞于見人,愿意一個人單獨相處,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最終是要走回到大家中間去的。有的時候,人和人之間的感情是治療精神創傷的良藥。你不妨找一位朋友談談,把你的煩惱和不幸告訴給他,你或許會從他那里得到溫暖、得到幫助的。
5.熱心幫助別人
幫助別人,也是醫治自己精神上的創傷的好辦法,有一個人年輕的時候開車,不小心撞死了一個橫過馬路的小孩,他的內心一直很痛苦。后來,他把畢生的精力都放在兒童福利事業上,用這個來擺脫內心的痛苦和不安。
6.在平凡的小事中尋找生活的樂趣
在遇到生活打擊的時候,你還要學會在平凡的小事中尋找生活的樂趣。在遭受生活的打擊以后,對生活的任何興趣都是可貴的。所以,一旦發現了自己的興趣,就要牢牢地抓住它。翻翻以往的信件,看看過去的日記,可以把你帶回到過去歡樂的日子里,你一定能從中找到重新開始生活的力量。
□每天都過感恩節
每天早晨一覺醒來,首先想一想有什么人的什么優點值得自己學習并在未來的一天里身體力行,再想想他的人格是否對自己的成長有所啟示與幫助--如果有,就要心存感激;若缺少發現,則需要有所思考。
對別人心存感激,你就會感到人生的愉快。感恩也是一種愛,任何負面的情緒在與愛相接觸后,就如冰雪遇上了陽光,很快就消融了。如果有個人正在跟你發脾氣,而你只要始終待之以愛心和溫情,最后他是會改變先前的態度的。
實際上,心存感激與平和的內心狀態是彼此相聯系的,你越是對生活心存感激,你越生活得祥和愜意,因為生活總是對誠摯給予回報。如果你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則需進行練習。
每一天,你呼吸、走路、穿衣、飲食,為此你應該感激天空、大地、牛羊、蔬菜、農民和工人,沒有這一切就沒有你--你是這個世界的愛的結果。不僅如此,你從呱呱墜地的嬰兒成長為一個英俊青年或是漂亮姑娘,甚至已經成家立業、功成名就,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不知有多少可親可敬的人們曾經為你付出心血!你真的應該對他們心存感激:你應該感激你可愛的朋友、家人、師長、同事以及你過去的相好,甚至還應感激啟發了你的思想的古圣先賢,還有許多數不清的人們--哪怕那些只是曾經給予過你小方便的陌路之人。古語云:"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你應時刻以此為訓。
即使受到了委屈與不公,你也不可對生活喪失信心,你始終應該堅信: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的人們是善良的。所以,睜大你的雙眼,去發現你周圍的真、善、美。
人的思想有著一種潛在的脆弱性,如不加強自我修養,則很容易"誤入歧途",失去對他人的感謝之情,想當然地否定你身邊的人們。此時,與他們相處你不再感覺良好,愛意被敵視情緒取代,你開始感到某種沮喪。所以,你必須強化積極的自我意識,以一雙慧眼來看待生活,把注意力集中到他人的優點上。
一般情況下,當你心平氣和、狀態良好時,就會覺得人們很好,你很自然地想起一張又一張可愛的臉龐,內心充滿親切愉悅之情;不一會兒,你開始覺得別的事物也變得美好起來了:你開始慶幸自己的健康,想著孩子的可愛,你由衷地為自己的事業而自豪,你感到了自由的可貴……整個生活、整個世界都太美妙了!
每天都花上幾十秒鐘過過"感恩節",這對你的生活很有好處。早晨醒來第一件事便是想想別人的好處,心存感激,接下來的一天里,你將很難感到煩惱和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