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院網訊 (鄭燕) 眾所周知,從今年1月18日開始,最新的法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明確限制了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沒有在借款合同上簽字就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借款、簽字還是要小心謹慎。日前,廣西北流市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根據案情,法院認定一筆兩百多萬元的銀行貸款為夫妻共同債務。
2015年1月30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北流市支行(以下簡稱某銀行)與楊某簽訂《個人額度借款合同》,提供貸款人民幣220萬元,用于購買豬苗及飼料。同時,某銀行與楊某(男)、黃某(女)夫妻倆簽訂了《個人最高額抵押合同》一份,以楊某為抵押人,以黃某為共有人,將楊某所有的位于北流市隆盛鎮中和村的四宗國有土地使用權作為借款的抵押擔保物。
某銀行如期向楊某提供了220萬元的貸款,貸款的期限是60個月(從2015年2月9日至2020年2月9日),還款方式為階段性等額本息還款法。但是,從2017年10月份起,楊某不再償還每期應當償還的借款本息,并且經某銀行的工作人員多次催收也拒不償還。至2018年1月8日,楊某的貸款合計拖欠本金139萬元,拖欠利息、罰息兩萬多。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某銀行遂以楊某和黃某為被告向北流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某銀行與被告楊某簽訂的《個人額度借款合同》依法成立、有效,應予以保護。由于被告楊某沒有按約定歸還借款本息,構成違約,依法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原告根據合同的條款約定,有權提前收回全部借款本息。
關于夫妻共同債務的問題。被告黃某沒有在《個人額度借款合同》中作為借款人簽字,但在抵押財產共有人一欄簽字同意以被告楊某名下的抵押財產擔保本案債務,已知悉并同意該案借款的產生,事后在庭審中黃某承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因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原告以本案借款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證據確鑿、充分,理由成立,本院依法予以支持。
關于律師費問題。由于原告與被告楊某簽訂的《個人額度借款合同》明確約定如果以法律手段追償貸款,將由借款人承擔原告因實現債權而發生的各項合理費用包括律師費。因此,對于原告要求被告楊某負擔本案律師費用1萬元的訴訟請求,該院予以支持。
據此,法院遂判決如下:
一、被告楊某、黃某償還原告借款本金139萬元。
二、被告楊某、黃某支付原告借款利息。
三、被告楊某、黃某支付原告為實現該案債權而支付的律師費1萬元。
四、被告楊某、黃某不履行上述第一、二項債務時,原告以被告楊某所有位于北流市隆盛鎮中和村的四宗國有土地使用權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