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崔文強 淄博市不動產(chǎn)登記中心
本文為作者向問律供稿,在此致謝!
其他媒體轉載請在顯著位置注明作者及來源。
實務文章投至:tougao@askmylawyer.cn
原本同林之鳥,不幸各自紛飛,也許牽手之時雙方都不曾想過有一日會對簿公堂之上,更不會想到婚姻關系破裂之傷害遠非游戲人間般談情說愛的分分離離所能比擬。故而越來越多的人們或因憎恨或因客觀生活所迫,抑或因報復而在夫妻離婚之際提出損害賠償之請求。那么離婚損害賠償究竟掩蓋著什么樣的面紗?離婚損害賠償究竟有何特殊之處?且聽我慢慢道來。
離婚損害賠償之構成要件
至于離婚損害賠償之來歷,應自《婚姻法》中尋根覓祖,《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賠償:(一)有重婚的;(二)有配偶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此為離婚損害賠償之法律依據(jù),其基于離婚而提請,有這濃厚的身份特性。可見離婚損害賠償與一般侵權損害賠償并不相同,然而其仍應滿足一般侵權之要件方能成就,具體而言無外乎:存在違法行為;一方有過錯;造成了另一方損害事實,過錯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由四十六條可知,離婚一方需存在四種違反婚姻法之情形,此四種情形皆為故意,自然存在過錯無疑。此四種情形又極為惡劣,極易為無過錯方造成精神或者物質上的損害。
離婚損害賠償之違法行為的特殊性
除去具備一般損害賠償?shù)囊猓瑫r離婚損害賠償又有其特殊之處,其一便是違法行為極為特殊,婚姻法以法定形式明確了過錯方之違法行為,無過錯方只要有證據(jù)證明另一方存在此種違法行為便掌握了損害賠償之訴中的主動。然而這其中仍需注意幾個特殊問題,首先是對同居概念的把握。有離婚一方認為另一方出軌并與第三者生育了私生子便構成同居,實則不然,同居與出軌、通奸乃是不同之概念,《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二條明確了有配偶與他人同居之概念,其規(guī)定:“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xù)、穩(wěn)定地共同居住。”故而此同居必須滿足持續(xù)和穩(wěn)定之外觀,所以很多情形下,無過錯方僅以過錯方存在出軌的證據(jù),諸如曖昧短信,乃至視頻證據(jù)等意圖證明過錯方與他人同居的,是不會得到法院支持的。另外有離婚一方會采取委托調查機構調查的方式收集過錯方與他人同居之證據(jù),然而此種方式多涉及違法收集證據(jù)而侵犯過錯方之隱私權,不但可能會被定性為非法證據(jù)予以排除,同時其用以調查支出的費用申請過錯方承擔亦難以得到法院支持,陷入被動的同時亦遭受了更大的財產(chǎn)損失。故而無過錯方在對過錯方之證據(jù)收集上應下足功夫,在夫妻之間基于忠誠義務而產(chǎn)生的知情權基礎上,多方位,多形式的收集并及時固定證據(jù)。再者針對家庭暴力的問題,不僅包括《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一條所明確規(guī)定之情形:“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所稱的“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持續(xù)性、經(jīng)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jīng)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此條擴大性詮釋了其他暴力手段之外延,涵蓋了謾罵、恐嚇等精神侵害行為。可以說對于反對家庭精神暴力可謂一大進步,也為遭受精神迫害之無過錯方提供了申請救助之依據(jù)。然而實踐中存在一種錯誤認知,其以法院的人身保護裁定據(jù)以主張另一方存在實施家庭暴力的行為而請求損害賠償,倘若其無其他證據(jù),僅以裁定主張很難得到法院支持。基于《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xiàn)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可見,申請人不僅在遭受家庭暴力時可申請,在存在家暴危險時也可申請,故而人身保護裁定并不能證明存在家庭暴力之事實,當事人尚需注重證據(jù)之收集,方能在訴訟中獲得支持。對于虐待遺棄之情形,筆者認為不僅包括主動拒絕履行扶養(yǎng)義務,尚包括消極不作為,比如現(xiàn)實中的有病不救治,同樣對夫妻一方造成了傷害,滿足遺棄之情形。
離婚損害賠償提請時點之特殊性
離婚損害賠償必須在離婚時提出,此為離婚損害賠償與一般損害賠償不同之處。《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二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當事人不起訴離婚而單獨依據(jù)該條規(guī)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該解釋第三十條亦規(guī)定了保護無過錯方的人性化條款,給予了其一年延展期。其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離婚案件時,應當將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等規(guī)定中當事人的有關權利義務,書面告知當事人。在適用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時,應當區(qū)分以下不同情況:
(一)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的無過錯方作為原告基于該條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必須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
(二)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的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離婚也不基于該條規(guī)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可以在離婚后一年內就此單獨提起訴訟。
(三)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一審時被告未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提出損害賠償請求,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在離婚后一年內另行起訴。”無過錯方因過錯方存在導致關系破裂,感情惡化的行為,此行為正是促使雙方離婚之助推器抑或催化劑。法律規(guī)定離婚損害賠償僅在離婚時可提請,同時又給予無過錯方以一年期限,一則考慮在婚姻關系尚存續(xù)期間,基于夫妻之關系,二者尚存在相互扶助及忠實之義務,且存在無過錯方不同意離婚乃至對過錯人予以諒解之可能,倘若支持一方賠償請求有客觀促進兩方關系惡化之虞。然而如果夫妻終究成離鸞別鵠,也便無須再勉強,因過錯方所致另一方損害自然應可以提請賠償以撫慰其精神之創(chuàng)傷,物質之損失。針對主觀不愿離婚之無過錯方給予一年期限申請賠償又出于保護無過錯方之考慮,人性化盡顯。
物質賠償與精神賠償如何選擇?
《婚姻司法解釋一》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shù)模m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guī)定。”可見此損害賠償即包含物質賠償又包含精神賠償。然而因離婚之特殊情形,無過錯一方因過錯方行為所致?lián)p害,其精神傷害要遠遠大于物質傷害。因原本相互信任彼此忠實而同居一檐之下,雖然很多離婚之人最終皆鬧的不歡而散,反目成仇,然而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曾同枕之人畢竟有過感情投入與付出。在經(jīng)歷了傷害之時,往往比毫無干系之人的傷害要更具殺傷力。就以不久前甚囂塵上的王寶強事件為例,整個網(wǎng)絡鋪天蓋地聲討所謂的“過錯一方”,為另一方鳴不平,世人如此,置身其中的真正傷害者其承受的精神壓力和痛苦可想而知。此外因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有相互扶助義務,且其財產(chǎn)原則上為共有,對另一方造成物質損害的情形多因一方違法行為造成了無過錯方遭受了金錢或物質損害。比如一方因另一方家庭暴力支付的醫(yī)療費;一方出軌以夫妻共同財產(chǎn)用以包養(yǎng)小三,為其購置房屋或其他貴重物品。《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了一方私自處分房屋作為另一方申請賠償之情形:“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與此處便可引致使用,比如一方將房屋私自轉移至同居者名下,無過錯便可申請物質損害賠償。實踐之中因精神傷害較為普遍,實踐中離婚損害賠償案件中無過錯一方多以申請精神損害賠償為主,倘若存在物質損害情形,可否一并申請?筆者以為如存在相關證據(jù)足以證明過錯方造成了無過錯方財產(chǎn)物質損害,可一并提請兩種賠償,此時法院會綜合考量過錯方過錯程度,其經(jīng)濟狀況等酌定一定的損害賠償數(shù)額對無過錯方予以補償。
此外,《婚姻法司法解釋一》二十八條亦規(guī)定精神損害賠償同樣適用《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之規(guī)定,該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其規(guī)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當一方侵犯另一方人格尊嚴及人格利益時,縱使不滿足《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亦可依據(jù)《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申請精神損害賠償。比如一方與他人通奸,在并不構成同居情形下,亦可申請精神損害賠償。
私屬定制:整合涉及企業(yè)家私人法律事務領域專家及律師,為客戶定制專屬化私人律師服務。
商務定制:整合企業(yè)家商事法律事務領域權威專家及律師,為客戶定制一站式公司法律服務。
精品律所:融合精品律所資源,組建精英律師團隊,提供細分領域高端專業(yè)化法律服務;
預約律師:建立覆蓋全國500多城市、港澳臺及全球20多個主要國家律師數(shù)據(jù)庫,為您提供法律服務
高端顧問:根據(jù)服務需求,推薦專家顧問,提供專家咨詢、論證等服務;
法律診所:為客戶推薦、組建專業(yè)律師團隊,提供一站式全程管理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