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宋元“水滸”故事的傳承與演變

宋元“水滸”故事的傳承與演變

——王學泰研究員在貴州大學的講演
文匯報2012-05-07 

  •   王學泰1942年12月生于北京。1964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曾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員。主要學術專長是文學史與文化史,現從事古代文學研究。

      主要代表作有:《中國流民》《人世百態(tài)》《中國人的幽默》《全宋詞》(合著)、《“說唐”小說系演變中所反映的游民意識》(論文)等。目前關注通俗小說及通俗戲曲在民間的影響。

      

      如果我們對于宋、元兩代留下的、后來構成《水滸傳》的要素的來龍去脈有所了解,對于要素的歷史真相、文化內涵和社會意義有所了解,《水滸傳》的許多內在矛盾自然冰釋。因此,總結宋元“水滸”故事形成的要素并加以考辨,弄清其形成及演變的過程,對于深刻理解《水滸傳》和認識其成書過程是簡單而便利的手段。

      

      關于《水滸傳》成書過程、《水滸傳》主題及其與歷史真實的關系是爭辯了幾百年的問題,可是研究者很少從《水滸傳》中題材、思想等重要因素形成和傳承的角度進行系統(tǒng)考辨。《水滸傳》是歷代許多作者共同完成的,作品初期形成的一些要素必然對后世有所影響。許多研究者把《水滸傳》中一些情節(jié)的設置歸結為最后寫定者的個人意識的產物(如把《水滸傳》中仇視青年婦女的傾向,解釋為施耐庵可能是情場失敗者,借此攄懷;又如說寫招安是作者地主階級思想反映云云)。這些人不懂得這類從說唱文藝演變來的通俗小說,主題和基本情節(jié)是經歷了復雜演變、最后確定下來的,最后的寫定者對其基本傾向是無能為力的。

      《水滸傳》還有許多謎團,例如宋江怎么從一個只有三十六人的小股武裝搶劫集團變成了有根據地、有政治口號、進可攻、退可守的反抗朝廷的武裝隊伍?為什么按照梁山“排座次”時的規(guī)模足以打到東京去,奪了“大宋皇帝的鳥位”了,卻還要卑辭厚禮、買通官僚、甚至買通妓女、靠走后門去招安投降?為什么《水滸傳》第七十一回仿佛是個分水嶺,前后在思想藝術上都存在著極大差別?如果我們對于宋、元兩代留下的、后來構成《水滸傳》的要素的來龍去脈有所了解,對于要素的歷史真相、文化內涵和社會意義有所了解,《水滸傳》的許多內在矛盾自然冰釋。因此,總結宋元“水滸”故事形成的要素并加以考辨,弄清其形成及演變的過程,對于深刻理解《水滸傳》和認識其成書過程是簡單而便利的手段。

      當然,現在已經沒有南宋完整水滸故事傳本了,元代也僅有數本水滸戲傳世,我們僅能從南宋有關水滸故事記載和元代的水滸戲來分析考察。

      

    南宋“水滸”故事的基本要素。

      文字中流露的對北宋末奸臣當道的憤恨、對徽欽二帝俘虜生活的同情與悲哀,都是南宋初年那個特定時代的感情,是后人難以偽造的。

      《大宋宣和遺事》中有關水滸的故事,可能就是臨安藝人說話的底本的匯集。全文共三千來字,其中包括楊志等督運“花石綱”;楊志賣刀;智取生辰綱;宋江通風報信;宋江殺惜;九天玄女授宋江天書,告訴他們宋江等人上應天象,最后受招安,為國家出力,征討方臘。雖然《大宋宣和遺事》有元人增寫、編輯的痕跡,可是體味其內容,書當寫于距北宋滅亡不太久遠的時間里。文字中流露的對北宋末奸臣當道的憤恨、對徽欽二帝俘虜生活的同情與悲哀,都是南宋初年那個特定時代的感情,是后人難以偽造的。

      南宋水滸故事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一些內容:

      一、它是群體犯上作亂的故事,群體共有三十六人。故事表現的不是群體形成后與政府的對抗,其主要講述英雄好漢如何在社會矛盾中落敗,一步步走上反叛道路、最后落草為寇。這樣的故事是個人英雄傳奇,按“說話”分類屬于“樸刀桿棒”類。宋末羅燁《醉翁談錄》的記載也證明了這一點。在其“小說”目錄中有“公案”類的“石頭孫立”;“樸刀”類的“青面獸”;“桿棒”類的“花和尚”、“武行者”等故事,雖然故事內容已佚,但從題目便可知“石頭孫立”大約是他被差遣押運花石綱未能按時到達的故事(這個故事沒有被《水滸傳》采納),“青面獸”大約是寫楊志賣刀殺潑皮(牛二);“遺事”中還有“僧人魯智深反叛,亦來投奔宋江”的簡單記載,后到的“僧人魯智深”可能即是“花和尚”。

      二、宋江集團等三十六人犯上作亂之原因是“亂自上作”,這個“上”就是當時皇上——宋徽宗。因此“遺事”一開始就講“先是朱勔運花石綱”。花石綱屬于當時第一工程(皇帝園林艮岳)的重要部分,宋江集團造反故事即從這里開始。這場犯上作亂又是個定數。這些都寫在“九天玄女”頒給的“天書”里。“定數”“九天玄女”云云,反映了宋徽宗時崇尚道教的風氣。

      三、已經有了“梁山泊”和山寨。《水滸傳》把一百零八將的聚義點設定在梁山泊山寨,這個要素已經寫在“遺事”之中,其中多次提到去“太行山梁山泊”山寨落草為寇。

      四、南宋“水滸”故事主旨是“忠義”。“遺事”九天玄女頒給宋江的“天書”上寫道:“付天罡院三十六員猛將使呼保義宋江為帥,廣行忠義,殄滅奸邪。”軍師吳加亮也曾向宋江道:“是哥哥晁蓋臨終時分道與我:他從政和年間,朝東岳燒香,得一夢,見寨上會中合得三十六數;若果應數,須是助行忠義,衛(wèi)護國家?!薄爸伊x”是南宋朝廷提倡的意識形態(tài)。當時金人鐵騎南來,北宋王朝轟然倒塌,天下大亂??渴裁茨馨讶藗兡墼谝黄鹬亟嗤椭刃颍拷y(tǒng)治者選擇了忠義。忠義成為南宋軍民苦撐危局的重要動力。上面說到“遺事”把“梁山泊”安置在“太行山”上,有的地方徑直寫“同往太行山落草為寇”,仿佛梁山泊是太行山的一部分。周密《癸辛雜識》中記龔圣《宋江三十六贊》也把宋江故事發(fā)生地點認作太行山。其“三十六贊”中有五次提到“太行”,甚至直接稱他們?yōu)椤疤泻脻h,三十有六”。說話藝人把宋江集團與太行山聯(lián)系起來,今人也許對此感到詫異。太行山在山西,梁山泊在山東,把兩者混淆,簡直就是“關公戰(zhàn)秦瓊”,到底是南方藝人對北方地理不了解,還是故意把“太行山”混同梁山泊?太行山在南宋很長一段時間內具有政治意義,很刺激忠義之士的神經。劉克莊有詞云“記得太行山百萬,曾入宗爺駕馭。今把作握蛇騎虎”。中原淪陷后,民間的抗金武裝多在此地活動,或以此為根據地,襲擊金人部隊和所設置的行政機構。把這些民間武裝說成“強盜”,或者說成“義軍”“義民”都有些勉強,然而南宋從統(tǒng)治者到民眾都愿意把他們想象成為“義軍”“義民”,贊譽他們“忠義”,樂于聆聽他們的戰(zhàn)斗事跡和取得勝利的消息。因為南宋小朝廷的安全需要抗金的思想和情感的支撐,需要從上到下,認同忠義,而且要把太行山人招安,納入國家的防衛(wèi)系統(tǒng)。太行山中最著名的義軍是“八字軍”,紹興六年(1136)被調到臨安,擔負起保衛(wèi)京城的重大責任。這些必然給杭州人留下深刻印象。把宋江等人與太行山的“忠義人”聯(lián)系起來,這一方面是為了使聽眾對這些武裝造反者更為理解,對他們的故事不再敏感,以取得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指出宋江等人的招安行為就像“八字軍”“忠義人”一樣,在抗擊外來入侵中是起積極作用的,他們的故事是應該受到全社會的一致歡迎的。因此,說話人即使意識到宋江不過是在梁山泊一帶活動的搶劫集團,但他們既然要演出這個故事,也要盡量拔高這個故事的意義,這正像當今電視劇《火車大劫案》也要把劫匪孫美瑤綁票行為與“反帝”“愛國”聯(lián)系起來一樣。但從歷史真實來看,作為流寇的宋江集團并沒有跡象到過太行山。宋江集團活動的范圍雖然很大,但是以山東西部、西南部為多,也去過魯西北、河北東路的東南部,總之是在梁山的周圍地區(qū)活動,到汴京以西的可能性不大。也許南方的說話人弄不清北方梁山泊真正的方位,也許是故意混淆,總之,他們把梁山泊、太行山這兩個相隔數百里的地區(qū)混在一起了。我認為不管是哪種原因,這個混淆都與當時太行山是臨安軍民關注的北方熱點有關。

      五、招安是《水滸傳》中被人們詬病的情節(jié),但宋江集團被招安不僅是歷史事實,而且這個情節(jié)在水滸故事一誕生就被固定下來了。招安是表現忠義的載體,也是江湖人“發(fā)跡變泰”的途徑。“遺事”中說“宋江統(tǒng)率三十六將,往朝東岳,賽取金爐心愿。朝廷無其奈何,只得出榜招諭宋江等。有那元帥姓張名叔夜的,是世代將門之子,前來招誘宋江和那三十六人歸順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誥敕,分注諸路巡檢使去也。因此三路之寇,悉得平定。后遣宋江收方臘有功,封節(jié)度使?!蹦纤纬跛v述的“水滸”故事還不一定是悲劇結局,招安變成悲劇大約是宋亡之后。招安悲劇恐怕是歷史事實;另外南人在異族統(tǒng)治者壓迫下反思國家敗亡的教訓,想起宋江這一伙“盜賊之圣”來,感慨宋江、岳飛等忠義之士不幸遭遇才大力渲染這個悲劇。明代吳從先《小窗自紀·讀<水滸傳>》后被招安,為平定內亂建立了功業(yè),但因為蔡京、童貫等奸臣當政,“同朝之中,咸謂賊不可共處”,最終被“斃之藥酒中”。吳從先感慨說:“嗚呼,宋之君臣亦忍矣哉?!边@個《水滸傳》可能就是元末或明初的作品。

      

    元代“水滸戲”的社會背景

      雖然元代文化與南宋有一定的傳承關系,但由于地域的不同,北方受到金人和蒙古兩個以游牧起家少數民族的影響,其風格粗獷,相對來說受皇權專制的約束也較少。這種統(tǒng)治下,反壓迫、倡導抗爭的文藝作品反而比相對文明、但壓迫剝削手段也更細膩些的南宋更易于漏網。

      雖然元代文化與南宋有一定的傳承關系,但由于地域的不同,北方受到金人和蒙古兩個以游牧起家少數民族的影響,其風格粗獷,相對來說受皇權專制的約束也較少。當然金人、蒙古人的統(tǒng)治尚有奴隸制遺留、其壓迫剝削的手段更野蠻一些,但相對也粗疏一些、粗糙一些。這種統(tǒng)治下,反壓迫、倡導抗爭的文藝作品反而比相對文明、但壓迫剝削手段也更細膩些的南宋更易于漏網。這樣我們就能理解為什么在民族、階級壓迫都很嚴酷的社會環(huán)境里,反而出現了與主流思想意識激烈對抗的文藝作品。元代出現的大量有關宋江集團的雜劇就屬于這類作品。這些我稱之為北“水滸”系列。

      那么元代出現了多少水滸戲呢?據香港劉靖之《元人水滸雜劇研究》統(tǒng)計有三十六種,現在傳世有十種,散佚的有二十六種。

      傳世的有高文秀《黑旋風雙獻頭》、康進之《梁山泊黑旋風負荊》、李文蔚《同樂院燕青博魚》、無名氏《魯智深喜賞黃花峪》、無名氏《爭報恩三虎下山》、無名氏《都孔目風雨還牢末》、又名《大婦小妻還牢末》、無名氏《梁山五虎大劫牢》、無名氏《梁山七虎鬧銅臺》、無名氏《王矮虎大鬧東平府》、無名氏《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這些劇本的寫作時間,現已經很難確定。大多研究者認為前六種是元代的、后四種是元末明初的。研究元代“水滸戲”對明代《水滸傳》的影響,主要根據是前六種。

      元代關于水滸的雜劇許多誕生于梁山泊附近的東平府。金末元初,戰(zhàn)亂再一次給北方的經濟文化帶來很大破壞,元滅金的戰(zhàn)爭中殺戮之殘酷、破壞之嚴重,更甚于百年前的宋金之戰(zhàn),而東平府(所轄包括今山東省的東部)卻是個例外。這個地區(qū)有長達四十余年(1221-1264)在嚴實、嚴忠濟父子的統(tǒng)治之下,社會較為安定,東平成為戰(zhàn)火遍地的中原地區(qū)中的一塊和平的綠洲、安定祥和的樂土。

      蒙古滅金時,為了減少阻力,對于地方實力派采取了“統(tǒng)戰(zhàn)”政策。只要他們歸順蒙古,不幫助金國,允許他們保有實力,在其勢力范圍實施統(tǒng)治,甚至可以世襲,稱之為世侯。當時有許多實力派選擇了這條道路,其中做得最成功的當屬嚴實、嚴忠濟父子。嚴氏父子注重經濟生產的恢復和發(fā)展,而且都以養(yǎng)士聞名。這是亂世之中擴張自己實力、求得生存的重要手段。其統(tǒng)治范圍包括今河北南部東部、河南東北部、山東西北、西南部地區(qū),儼然小邦之君。東平在這段時間內文化、特別是通俗文藝得到長足的發(fā)展。這里不僅招徠了像元好問、王若虛一代文人學者,而且還有許多通俗作家和江湖藝人在這里謀生發(fā)展,如杜善夫、高文秀、康與之等。以藝人生活為題材的雜劇《宦門子弟錯立身》中所寫的家庭劇團就是東平府人士。東平府是當時戲劇活動和創(chuàng)作中心之一,因此才會有那么多“水滸”戲活躍在當地舞臺上,上面說的十種現存的水滸戲中有五種就是以東平為背景的。

      

    元代水滸戲中的新要素

      摒棄“忠義”的現象也是南北“水滸”故事的重要差別之一。其原因就是民族壓迫使得北方下層文士的寫作中天然存在著一種反抗情緒,而那些游走江湖的藝人謀生不暇,也缺少向主流社會和統(tǒng)治者獻媚的動力,何況在天高皇帝遠的東平。

      

    一、水滸故事被明確定位在東平附近的“梁山泊”

      《大宋宣和遺事》作者也覺得宋江集團故事與梁山泊有關,但由于各種原因還是把梁山泊與太行山扯在一起。到了元代,宋江集團有了明確的根據地——東平附近的梁山泊。首次有了“梁山好漢”這個稱呼——“某乃梁山泊好漢山兒李逵”(《還牢末》)。這個稱呼在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長遠的影響?!傲荷讲础笔欠綀A八百里巨野澤。這個大湖對于東平文士來說是太熟悉了,幾乎每個水滸戲都有這段介紹梁山泊的套語:

      聚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威鎮(zhèn)于梁山。俺這梁山,寨名水滸,泊號梁山,縱橫河闊一千條,四下方圓八百里。東連大海,西接咸陽,南通鉅野金鄉(xiāng),北靠青濟兗鄆。有七十二道深河港屯,數百只戰(zhàn)艘艨艟;三十六座宴臺,聚百萬軍糧馬草。聲傳宇宙,五千鐵騎敢爭先;名播華夷,三十六員英雄將。

      雖然有些夸張,南北大體還對,東西則不免離譜。這樣宋江集團就不是由三十六人組成來去如飚風的搶劫團體了。他們是有山頭、有地盤(包括領水)、有組織、有制度(一年春秋兩假)、有龐大武裝力量(一百零八將)的一股割據勢力了,儼然敵國。這種定式后來被《水滸傳》的作者接受和發(fā)展。

      

    二、從英雄傳奇向“士馬金鼓”過渡

      現存水滸戲都是以梁山泊集團(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已經形成為開端的。這一點與南水滸有根本的不同。既然梁山軍事集團形成,其戰(zhàn)爭方式應該是大規(guī)?!伴L槍大馬”的正規(guī)軍作戰(zhàn)。宋代“說話”中把這類題材的作品分為“士馬金鼓”類(如《水滸傳》中劫州略府和招安后“征四寇”)。然而,由于故事內容的限制,水滸戲故事大多發(fā)生在梁山的春秋兩假里好漢下山游玩、或奉命出差辦事的過程中,還是以“短打”的故事為多。

      

    三、摒棄了“忠義”的梁山好漢

      忠義在南“水滸”故事中是意識形態(tài),而這個詞在水滸戲中基本消失,只是在“忠義堂”這個特定概念上出現和《爭報恩三虎下山》中李千嬌唱的“謝得你梁山泊上多忠義,救了咱重生在世”中出現了一次。這種摒棄“忠義”的現象也是南北“水滸”故事的重要差別之一。其原因就是民族壓迫使得北方下層文士的寫作中天然存在著一種反抗情緒,而那些游走江湖的藝人謀生不暇,也缺少向主流社會和統(tǒng)治者獻媚的動力,何況在天高皇帝遠的東平。

      元代政治和社會背景與宋代大不相同,最高統(tǒng)治者換成了異族人,國人分列四等,漢人、南人位列三四,科舉一停八十年(按蒙古統(tǒng)治中國北方時算起),即使恢復科舉之后,出仕做官也很難進入核心。大多漢族文人士大夫被邊緣化了,甚至有些連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主動向統(tǒng)治者靠攏、自作多情的文人不是沒有,但大多數處于社會下層的文人對蒙古統(tǒng)治者有一種離心傾向。這點從一些雜劇的思想內容就可以看出來,雜劇作者多是社會下層文人,他們覺得沒有必要像南宋那樣向觀眾表白宋江故事的“忠義”性質了,本來就是外加的“忠義”便從“水滸戲”中悄悄退出了。這里附帶說一句,不僅是《水滸》戲中沒有了“忠義”,就是在其他雜劇中也很少見了,現存一百六十余出雜劇中,只有紀君祥的《趙氏孤兒》等兩三個戲曲中出現過四五次。

      

    四、取代忠義的替天行道

      元代水滸戲摒棄“忠義”,但創(chuàng)造了一個南“水滸”中沒有的新詞——“替天行道”,作為北“水滸”的主題詞。現存水滸戲中有五出提到“替天行道”:“黑旋風拔刀相助,雙獻頭號令山前。宋公明替天行道,到今日慶賞開筵?!保ǜ呶男恪峨p獻頭》)“杏黃旗上七個字,替天行道救生民?!保颠M之《李逵負荊》)“俺梁山泊遠近馳名,要替天行道公平”。(無名氏《還牢末》)“強奪了良人婦女,壞風俗不怕青天。雖落草替天行道,明罪犯斬首街前”。(無名氏《黃花峪》)“忠義堂高搠杏黃旗一面,上寫著‘替天行道宋公明’”。(無名氏《三虎下山》)最早出現“替天行道”的當屬高文秀的《雙獻頭》。這是在李逵殺了奸夫淫婦之后,宋江表示慶祝的話。這個替天行道具體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宋江在這之前所說的殺了“倚勢挾權”的白衙內和與他通奸的“潑賤婦”,解救了深陷牢獄的孫孔目,替他伸了冤。《還牢末》的替天行道追求的是司法公平,梁山為老百姓懲治奸夫淫婦就是替天行道。《黃花峪》的替天行道與此同義??偟恼f來,水滸戲中的替天行道也很簡單,就是替民眾平反冤假錯案。元初沒有什么法律。大德間名臣鄭介夫曾上《太平策》說:“今天下所奉以行者,有例可援,無法可守,官吏因得以并緣為欺。”當時的行政區(qū)劃如路、府、州、縣等各級地方政府雖然都設有長吏,如路的總管、府州縣的令尹等,但在這些長吏之上還要設一個“達魯花赤”(蒙語:鎮(zhèn)守者),實權掌握在他手中,但他們大多沒有文化、不識字、不懂漢語,可是擁有最后的決定權。在這種制度下,可以想見會搞出什么樣的政治和法治來。再加上執(zhí)法者貪瀆,在這種司法環(huán)境下,冤錯假案還不是比比皆是?“雙獻頭”“燕青撲魚”“黃花峪”“還牢末”“爭報恩”這五出戲中不僅都有冤案,而且其中官員都不能秉公執(zhí)法。他們有的愛錢,有的官官相護,有的拖拉委蛇,共同的是昏聵。這五出戲的案子都緣于民事案中的婚姻問題,或是豪門子弟強霸他人的良家婦女,或是奸夫淫婦謀害親夫,最后都鬧出人命,而且即使出了人命官府也解決不了,還得梁山好漢以武力替天行道。

      從上面簡單敘述中可見,南北水滸題材和主旨有很大差別,這些在明代《水滸傳》中分別有所棄取。這里既有成功、也有整合不太理想之處。如“遺事”所記的前六個故事情節(jié)除了“花石綱”外,都出現在《水滸傳》前七十一回,并有所豐富和發(fā)展成為經典故事。又如吸取水滸戲中關于梁山泊根據地的創(chuàng)造,把它作為演繹江湖人“撞破天羅歸水滸,掀開地綱上梁山”和寄托游民向往的“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論秤分金銀,異樣穿綢錦。成甕吃酒,大塊吃肉”的理想之所,也是成功的,并為后世所接受。至于在整合宋元水滸故事基礎上把突出“忠義”主題、處理招安情節(jié)以及塑造宋江藝術形象上都有背離生活邏輯之處。不過,這些是需要更多的文字來說明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郭英德:《水滸傳》的三重寓意
    程毅中:反兩綱的斗爭——漫談從《宣和遺事》到《水滸傳》的演化
    (1)水滸中的“替天行道”
    魯 歌 | 《金瓶梅詞話》勝過《三國演義》等小說(八)
    郭進拴|游梁山泊記
    水滸的三觀已經不合時宜了嗎?別逗了,這可是名著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市| 藁城市| 林西县| 商都县| 府谷县| 东丽区| 英吉沙县| 广元市| 东乌| 芦山县| 务川| 华安县| 亳州市| 兴安县| 景谷| 成安县| 始兴县| 乳山市| 新邵县| 南丹县| 福清市| 德江县| 孙吴县| 冷水江市| 枣强县| 隆子县| 会泽县| 竹北市| 祁门县| 建平县| 怀柔区| 屏山县| 浦北县| 孟连| 于田县| 克拉玛依市| 桦川县| 五华县| 永济市| 托克逊县|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