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美國式"正義" 回顧伊拉克戰爭震撼瞬間
     2010年8月31日,美軍在伊拉克舉行撤軍儀式,這標志著此場持續了7年多、給伊拉克人民帶來沉痛災難的戰爭終于結束。7年多的時間、一萬億美元軍事開支、四千四百多條美軍生命、十萬伊拉克平民喪生、五百萬難民以及每十名伊拉克人中就有一人殘疾,在這組數字背后,美國真的打贏了這場以反恐、建立民主為旗號的戰爭么?

  以下是美國著名雜志——《外交政策》整理出的那些在戰火中最觸目驚心的照片,僅以此來告慰那些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陣亡的士兵與無辜亡魂。


▲反戰示威

  2003年1月18日,數萬名反戰示威者聚集在華盛頓國家大草坪,抗議對伊拉克的戰爭。


 
 

 

 


▲黑爾利和她的父親

  在卡森堡的儀式,黑爾利Schimmelpfenneg擁抱她的父親三級軍士長羅伯特Schimmelpfenneg。美軍第3旅戰斗隊即將部署到伊拉克。這張照片標志著伊拉克戰爭的開始。


 

 


▲臨行之前

  在卡森堡的美軍第3旅戰斗隊的儀式,即將部署到伊拉克的前一刻。


 

 


▲空襲巴格達

  2003年3月21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大規模的對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空襲。伊拉克總統府。


 

 


▲含淚的女孩

  一位年輕的伊拉克女孩的呼聲。英國挑戰者坦克前進到伊拉克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總部。


 

 


▲戰俘

  伊拉克科威特邊境地帶,伊拉克士兵向海軍陸戰隊投降。


 

 


▲槍口下(在這張照片之后的版本中,左側指向伊拉克士兵頭部的槍管被移除了)

  2003年3月21日,美國第15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接受約200名伊拉克士兵的投降。海軍陸戰隊士兵幫助在沙漠地帶缺水的已經投降的伊拉克士兵。伊拉克北部科威特邊境。


 

 


▲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

  這張照片顯示了2003年3月23日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第42突擊中隊發射米蘭有線制導導彈的的立場。巴格達底格里斯河。


 

 


▲倔強的勝利


 

 


▲海軍陸戰隊員在巴格達的槍戰中負傷


 

 


▲美海軍陸戰隊突擊裝甲車上的美國國旗


 

 


▲2003月24日,激戰在伊拉克的美第3步兵師第3裝甲旅步兵


 

 


▲2003月24日,激戰在伊拉克的美第3步兵師第3裝甲旅步兵


 

 


▲伊拉克戰俘


 

 


▲2003年3月25日,美軍第七騎兵團士兵約瑟夫德懷爾救助在戰斗中受傷的伊拉克男孩


 

 


▲戰前動員

  2003年5月14日至20日,科威特北部軍事基地里面的美軍與英軍部隊,正在為地面入侵伊拉克進行戰前動員與準備。


 

 


▲打擊與敬畏

  2003年3月21日,美軍對巴格達實施首輪突襲之后,巴格達上空硝煙彌漫。由于情報機構未能成功定位薩達姆所處位置,“斬首行動”宣告失敗,地面入侵行動正式拉開序幕。


 

 


▲奔赴前線

  2003年4月3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全副武裝,浩浩蕩蕩開進伊拉克,如入無人之境。


 

 


▲巴格達淪陷

  2003年4月9日,巴格達菲爾杜斯廣場,薩達姆雕像在伊拉克民眾矚目中被推倒。


 

 


▲任務完成

  2003年5月1日,布什總統站在美國海軍“林肯”號航空母艦甲板上宣布:“伊拉克主要作戰任務行動已經結束。”布什身后懸掛著一面紅、白、藍三色相間的橫幅,上面寫著“任務完成”的標語,如今這已經成為巨大諷刺與笑柄。


 

 


▲美國總督

  2003年10月4日,盟國駐伊拉克臨時管理當局最高行政官員保羅-布雷默(L.Paul Bremer),親自出席薩達姆政權被推翻之后,重新組建的伊拉克軍隊結訓典禮。伊拉克新軍隊由美方協助訓練,當天也是首批士兵學員完成培訓。


 

 


▲俘獲薩達姆

  2003年12月15日,美軍士兵移除薩達姆藏身的“蜘蛛洞”出口處的偽裝,薩達姆落網。


 

 


▲顏面掃地

  2004年5月21日,伊拉克警方與駐伊美軍突襲伊拉克治理委員會主要成員艾哈邁德-查拉比(Ahmad Chalabi)的辦公室。查拉比也是伊拉克戰爭主戰者之一,但是各界廣泛指控他在美軍入侵伊拉克之前,故意散布了有關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虛假情報。


 

 


▲虐囚丑聞

  2004年4月-5月,駐伊美軍阿布格萊卜監獄虐囚丑聞曝光,大量虐囚圖片公諸于世。


 

 


▲主權自由

  2004年6月28日,布雷默離開伊拉克,并將伊拉克控制權正式移交給總理阿拉維(Iyad awi)領導的臨時政府。美國國務卿賴斯通報布什總統:“伊拉克已經自主統治。”布什批示:“就讓自由支配一切吧”


 

 


▲費盧杰戰役

  2004年11月,美國海軍陸戰隊經過浴血奮戰,終于從武裝分子手中重新奪回軍事要塞費盧杰。


 

 


▲紫色手指

  2005年12月15日,伊拉克人民置暴力威脅于不顧,毅然來到投票站參加首屆正式議會選舉。


 

 


▲金頂清真寺

  2006年2月22日,“基地”組織與遜尼派極端分子炸毀了薩馬拉金頂清真寺。金頂清真寺被什葉派穆斯林視為最神圣的圣殿之一,此后,遜尼派穆斯林與什葉派穆斯林之間的宗派復仇一發不可收拾,幾近將伊拉克推向內戰邊緣。


 

 


▲權力之巔

  2006年4月,歷時四個月的政治僵局終于化解,伊拉克人民選出以什葉派總理馬利基為首的新一屆民選政府,而什葉派牧師薩德爾(Moqtada al-Sadr)也作為一支令人敬畏的強大政治力量浮現在世人面前。


 

 


▲絞死薩達姆

  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政府宣告薩達姆反人類罪名成立。薩達姆被送上絞刑架,處以極刑。


 

 


▲代價慘重

  2006年,各方傷亡代價慘重:一方面,822名駐伊美軍士兵陣亡;另一方面,至少2.5萬名伊拉克安全部隊士兵與平民在戰火中身亡。


 

 


▲防長辭職

  2006年11月8日,布什總統宣布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士菲爾德辭職,并將由前中央情報局(CIA)局長羅伯特-蓋茨取而代之。


 

 


▲駐伊美軍司令易人

  2007年2月10日,大衛-彼得雷烏斯上將取代喬治-凱西上將,出任駐伊美軍最高司令,并開始貫徹“突擊增兵”戰略,以鎮壓暴亂,同時為實現政治和解鋪路。


 

 


▲突擊增兵

  2007年夏,駐伊美軍開始實施新的“反游擊戰”戰略,加強巴格達居民區巡邏警戒任務,并在巴格達及伊拉克全境建設新的“前置任務行動基地”,打擊叛亂。


 

 


▲國會作證

  2007年9月11日,彼得雷烏斯上將與美國駐伊拉克大使萊恩-克勞克(Ryan Crocker)就伊拉克形勢與布什政府年初啟動的新戰略的效果,赴國會向參議員們作證。他們表示突擊增兵取得了軍事成功,但是政治進程令人失望。


 

 


▲監獄人滿為患

  2007年9月19日,隨著美軍突擊增兵加強打壓力度,駐伊美軍控制之下的伊拉克監獄也人滿為患,圖為戒備森嚴的駐伊美軍三大監獄之一的克羅珀營(Camp Cropper)。


 

 


▲萬寶路男人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第八團士兵蘭斯下士,吸香煙照片。被稱為“萬寶路男人”。這張照片被當做美國伊拉克戰爭的標志性照片。


 

 


▲炮彈與國旗

  防御工事里面排列整齊的炮彈與美國國旗。


 

 


▲悼念戰友

  伊拉克戰爭五周年到來之際,駐伊美軍陣亡總人數將近4000人,盟軍部隊也都各有傷亡,圖為一名美國海軍陸戰隊下士在加利福尼亞州彭德爾頓堡悼念陣亡戰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別了,山姆大叔——伊拉克戰爭七年的23個震撼瞬間
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國小伙:我要去當地賺駐伊美軍士兵的錢,1年后,他帶著308萬回到了家鄉。
最后一批駐伊美軍撤離伊拉克 9年伊戰正式落幕
直擊:2003年伊拉克戰爭16個震撼鏡頭實錄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作戰特點
伊拉克戰爭的照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卢氏县| 洛浦县| 从江县| 札达县| 大洼县| 江川县| 大新县| 长治县| 吴堡县| 岑溪市| 彩票| 东安县| 花莲县| 张家界市| 邮箱| 资溪县| 泗洪县| 华池县| 衡水市| 聊城市| 曲靖市| 女性| 肇州县| 寿光市| 武胜县| 宕昌县| 荔波县| 北川| 鄂托克旗| 砀山县| 武胜县| 宣恩县| 昭平县| 拜城县| 黔江区| 西昌市| 广南县| 宜阳县| 泽州县| 大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