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的博大精深,是值得我們窮其一生去了解并傳承的。而古詩詞的博大精深,除去傳統的古詩詞,還有一種回文詩,也稱作“回環詩”。它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回環往復的修辭方法。
它的厲害之處在哪呢?
清代女詩人張芬有一首《虞美人》,題為《寄懷素窗陳妹》,順讀為詞,倒讀為詩。
順讀詞云:
秋聲幾陣連飛雁,夢斷隨腸斷。
欲將愁怨賦歌詩,疊疊竹梧移影、月遲遲。
樓高倚望長離別,葉落寒陰結。
冷風留得未殘燈,靜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倒讀詩云: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靜燈殘未得留。
風冷結陰寒落葉,別離長望倚高樓。
遲遲月影移梧竹,疊疊詩歌賦怨愁。
將欲斷腸隨斷夢,雁飛連陣幾聲秋。
除去這種格式,還有一種連環詩,即下句與上句首尾相連。其中蘇門三友玩的最為出名,又以蘇東坡的為佳。
據說蘇小妹與長兄蘇東坡正蕩舟湖上,蘇小妹丈夫秦少游捎來一封書信,打開一看,原來是一首別出心裁的回環詩:
靜思伊久阻歸期,
久阻歸期憶別離;
憶別離時聞漏轉,
時聞漏轉靜思伊。
蘇小妹被丈夫的一片癡情深深感到動,便仿少游詩體,也作了一首回環詩,遙寄遠方的親人:
采蓮人在綠楊津,
在綠楊津一闋新;
一闋新歌聲漱玉,
歌聲漱玉采蓮人。
蘇東坡在一旁深為小妹的過人才智暗暗高興,他也不甘寂寞,略加沉吟,便提筆寫了如下一首:
賞花歸去馬如飛,
去馬如飛酒力微;
酒力微醒時已暮,
醒時已暮賞花歸。
當然,回文詩的格式有多種,玩法多樣,無一不體現了古代文人的聰明才智和漢語的博大精深。
對于回文詩,你最喜歡哪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