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一提到貂蟬,就會聯想起《三國演義》里面那位舍身報國的可敬女子,她為了挽救天下黎民,為了推翻權臣董卓的荒淫統治,受王允所托,不惜犧牲自己的青春年華,成功的離間了董卓和呂布,最終挑動呂布殺死董卓,結束了董卓專權的黑暗時期。
著名的京劇《鳳儀亭》選段敘述的就是這段故事。千百年來,人們為了紀念貂蟬,將她與西施、王昭君、楊玉環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傳說她們分別具有了“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并圍繞她們展開了無數凄美動人的故事。
最終,西施與范蠡歸隱西湖,老有所終;王昭君出塞,為睦鄰邦客死他鄉,內蒙草原上至今“青冢”猶存;楊貴妃因兵變被唐明皇賜死于馬嵬坡,歸宿問題在史書上亦有根據。
除貂蟬之外的三大美人都芳魂雖歸,青冢猶存,惟獨貂蟬生死兩茫茫,一縷香魂不知歸附于何處。
那么,歷史上到底有沒有貂蟬這個人呢?答案是否定的。關于貂蟬其人其事,在正史中并無任何記載。“貂蟬”古語中是指古代達官貴人帽子上的裝飾物,后又指達官貴人。但是在《三國演義》問世以后,貂蟬便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由此可見,貂蟬這個人物是小說家杜撰出來的。
民間傳說貂蟬原名任紅昌,和男人名字差不多,不看其人還以為是一個摳腳大漢,因父母雙亡,被王允收養撫養長大。
三國演義中的說法為她本是宮中的一名宮女,因躲避十常侍之亂,逃了出來,被王允收為義女。不管哪種說法,王允皆為貂蟬義父,被王允作為政治籌碼,借以除掉董卓,是社會的犧牲品。
不過貂蟬作為一名女子,能為國家出力,救民于水火,扶社稷于累卵,不惜犧牲自己的身體,還是可歌可泣的。
至于貂蟬喜歡的人,應該是呂布吧,畢竟在董卓死后,便一直追隨呂布,與呂布相處日久,久而生情。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也為當世英雄,三國第一帥哥,與貂蟬還是很般配的。
至于其下落,呂布被曹操縊死于白門樓后,羅貫中就再也沒有提到過她,讓其領盒飯走人了。
第一,被曹操納為妾室,史書中記載的秦宜祿之妻杜氏就是貂蟬,
第二種是為了收關羽之心,把貂蟬賞給了關羽,而關羽是如何對待貂蟬的,又有幾種說法,一是被關羽所殺,一是被關羽放走,一是被關羽秘密包養。
第三種就是貂蟬在呂布被殺后,在呂布部將的保護下在偏僻鄉村隱居起來,過上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