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熟悉的五虎將,首先想到的是蜀漢的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由于陳壽撰寫的《三國志》里將五人合為一傳,經過后期的演變,逐漸形成了五虎將的概念。五,取得是齊備圓滿之意;虎將,指的是驍勇善戰之將領;五虎將,即在所屬的軍團中,功勛卓著,戰績輝煌,勇武過人,能夠代表最高戰力的五個大將的集合。
蜀漢的關張趙馬黃,是在三國鼎立的時期形成的,基本代表了三國時期的頂級戰力。而早在他們二十多年之前,董卓率領大軍進占洛陽,是東漢末年群雄中的第一霸主,其麾下也是能臣武將云集,只不過董卓出場的時間太短,麾下的武將沒有太多表現機會,所以董卓的五虎將版本很多,小編在這里也圖個熱鬧,談談董卓董太師的五虎將。
做為五虎將,肯定是需要個評判的標準,其一,需要在史書上有一定的戰績,其二,在董卓的大軍中需要具備一定的聲望和職位。大家都知道,董卓的原班人馬來自于“西涼軍團”,董卓作戰略有謀略,也是依靠戰功晉升的,參加過征討漢陽羌人、黃巾之亂、涼州之亂等,麾下的將領也是經歷過戰斗的,這些人里自然有符合五虎將標準的,另外一部分符合五虎將標準的,源于董卓攻占洛陽后,投奔其麾下、手握重兵,參與過重要軍事行動的將領。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后來成為曹魏五子良將的張遼、“北地槍王”張繡等,當時名聲不顯,屬于后起之秀,就不在這里討論了。
一:呂布。呂布排在第一,不僅僅是他在《三國演義》以及后世文學書籍上,胯下赤兔馬、手握方天畫戟,三國時期的第一猛將、單挑王的形象,他在歷史上也是個很重要的人物,歸降董卓后,由于武藝高強,擅長騎射,被稱為“飛將”,在各路諸侯征討董卓的時候,呂布也參與過防守,由于和胡軫鬧意見,被孫堅擊敗,只能說戰績一般。但重要的是,董卓死后,呂布還能自立門戶,手下也召集了一批優秀的將領,能夠和曹操、劉備這兩位以后的三國霸主抗衡,多有勝績?!恫懿m傳》中記載“呂布梟勇,且有駿馬。人為之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p>
二、徐榮。徐榮在《三國演義》中,也就是個三流的將領,和夏侯惇交戰數和,被斬于馬下。在歷史上,徐榮是東漢末年優秀的將領之一,也曾經輝煌一時,他在汴水擊敗過曹操,曹操戰馬被流矢擊中,曹洪讓馬,步行保護曹操,才逃脫一難,在梁東擊敗過孫堅,并且生擒了潁川太守李旻。各路諸侯中最能打的兩位,都敗給了徐榮,可見其勇猛。董卓死后,歸降王允,在對戰李傕等舊日同僚時,被胡軫背叛,死于亂軍之中。
三、華雄。華雄是董卓的帳下都督、驍騎校尉,關東諸侯征討董卓的時候,華雄被派去阻擋,也可見華雄在軍中的地位,是董卓主力依靠的將領之一,不幸的是遇到了孫堅,死于對陣之中。《三國演義》進行了藝術加工,關羽縱馬提刀,斬殺了華雄,這也就是后世流傳的“溫酒斬華雄”。
四、李傕。李傕在《三國演義》中,是董卓西涼軍團排名第一的心腹大將,“飛熊軍”就是由他掌控。歷史上李傕善于用兵、有辯才,勇猛善戰而出名,是根正苗紅的涼州人士,曾經打敗過東漢末年名將朱儁。董卓死后,擊敗了呂布、殺死王允,挾天子以令諸侯長達四年之久。由于窮兵黷武,內訌不斷,兇暴之程度尤勝董卓,后被梁興、段煨等人在黃白城將其斬首。
五、郭汜。郭汜出身于馬賊,由于善于用兵,被董卓收為麾下將領,他于李傕可謂難兄難弟,和李傕、張濟在擊破朱儁之后,在陳留、潁川等地大肆劫掠,弄的民生凋敝、尸橫遍野。郭汜的用兵水平,當時的侍中劉艾認為他和李傕的作戰能力在孫堅之上。在攻占長安之后,郭汜與李傕互相爭斗,幾年之后,郭汜被其部將伍習殺死。
董卓為人殘暴,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胡作非為,為了自己的私心和欲望,給當時東漢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而其手下的將領,大多數也為人驕縱、不得民心,反而給當時搖搖欲墜的東漢雪上加霜,造成百姓的流離失所。董卓最終的結局,也是死于五虎將呂布之手,也可以說是一種報應吧。以上就是小編認為的董卓麾下五虎將,你有沒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不喜輕噴……
(配圖來源于網絡,配圖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