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識:“大清道光年制”,直徑14.3cm
此式碗創燒于雍正朝,汲取借鑒西洋因素,尤以當時歐洲流行的洛可可風格最具特點,引領了官窯器裝飾的新風尚。碗外壁以斗彩繪六朵纏枝西番蓮紋,枝葉翻卷婀娜,以青花勾勒枝蔓,以彩料填描花葉。脛部繪貫套如意云頭紋一周。整器畫工流暢,布局繁縟,設色細分陰陽濃淡,富立體感。色彩逸麗柔和,襯以溫潤勻細的胎釉,更顯宮廷之氣。
參閱:《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頁124
RMB 100,000-120,000
72清道光 黃釉綠彩龍紋碗 (一對)
款識:“大清道光年制”,直徑10.2cm×2
黃地綠彩品種出現于明代,其制作先于素胎上刻劃紋飾,復施黃彩為地,綠彩勾繪紋飾,為明清官窯瓷器的名貴品類。碗內外滿施黃釉,碗心于綠彩雙圈內楷書壽字,碗外口沿刻繪卷草紋與脛部的如意紋相互呼應,腹部飾以趕珠龍紋兩組,行龍生動威猛,具有康熙朝龍紋的典型特征。全器黃釉晶瑩,綠彩潤澤,為清代官窯典型器物之一。
參閱:《清代瓷器賞鑒》,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頁62,圖61
RMB 100,000-120,000
73清光緒 青花纏枝牡丹紋碗 (一對)
款識:“大清光緒年制”,直徑11.2cm×2
此碗白釉滋潤,釉面潔凈,青花明麗,外壁繪纏枝牡丹紋,畫筆流暢,構圖緊密,底部圈足內落“大清光緒年制”六字楷書款,字體規整秀氣。產值牡丹紋飾是清代瓷器圖案中的典型紋樣,為清光緒官窯典型器物,成對傳世,較為難得。
參閱:《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頁403
RMB 100,000-120,000
74清咸豐 斗彩加粉彩纏枝花卉紋碗 (一對)
款識:“大清咸豐年制”,直徑10.5cm×2
此碗敞口微撇,下部收斂,圈足。此種形狀的碗在景德鎮又稱之為“馬可利”式蓋碗,胎薄體輕,釉面晶瑩;碗外壁繪有纏枝花卉紋,以金彩勾勒輪廓線,色彩淡雅。咸豐時期政治**,經濟衰退,歲供宮廷享樂生活之用的與瓷燒制已力不從心,而反觀此件拍品,紋飾畫筆纖巧,斗彩與粉彩并用,技法超俗,具有琺瑯器的嬌美效果,足可與康乾盛世御窯瓷器相媲美。底部有紅彩楷書“大清咸豐年制”六字官窯款識。
參閱:《明清瓷器鑒定》,紫禁城出版社、兩木出版社,1993年,頁309,圖520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頁292,圖266
RMB 207,000
75清光緒 黃地素三彩五福捧壽紋盤
款識:“大清光緒年制”,直徑40.8cm
大盤以黃釉為地,其上紋飾先刻后繪。內壁紋飾四重:內心繪團壽、蝙蝠和蓮花。作雙重向心式排列,團壽和蝙蝠呈茄皮紫彩,突出了“五蝠捧壽”的主題;盤壁繪淡茄皮紫彩蓮托八吉祥紋;折沿紋飾為夔龍與團壽紋。外壁有序排列三組折枝桃紋和一對蝙蝠。內壁、外壁的紋樣圍繞主題“五蝠捧壽”,如此反復渲染,給人的視覺印象非常強烈。這只瓷盤所飾的黃地綠彩和茄皮紫彩,簡稱為黃地紫綠彩,是素三彩瓷中的一個小品種,由明代官窯的黃地綠彩、黃地紫彩發展而來,最早出自康熙官窯。
參閱:《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頁293
來源:南肯辛頓佳士得2006年春拍Lot343,2006年7月14日
RMB 100,000-120,000
76清乾隆 粉彩開光八仙過海圖盤口瓶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高42cm
此瓶通體呈八方形,長方形腹部有八面開光,圈足外撇。器型端莊俊秀,制作難度極高。堆塑而成的凸起裝飾線,橫向將瓶身分隔成六個部分,縱向以八條金彩為裝飾線,整體的裝飾圖案被分為四十八個部分。瓶身裝飾圖案富麗華貴,構圖繁密,層次清晰。口部、足部分別在黃釉上繪礬紅蔓草紋圖案作地,上繪粉彩變形蝙蝠紋;肩部、脛部同樣是在黃釉上繪蔓草紋圖案作地,上繪雙螭拱壽紋;瓶頸部以粉彩在同色釉地上蔓草紋為地,上飾結、磬、瓔珞紋,寓意“福壽吉慶”。瓶腹八面開光微微外凸,以海天一色的晴天碧海為背景繪“八仙過海”圖;瓶內里及瓶底施均勻的松石綠釉,瓶底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礬紅篆書款。八仙著裝各不相同,衣衫色彩華麗濃艷,紋飾繪畫細膩流暢,八位仙人的仙風道骨、怡然自得的神態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出來,充分體現了乾隆時期官窯粉彩瓷器制作工藝的最高成就。
此件乾隆粉彩八仙過海圖盤口瓶在工藝技法及繪畫風格上,與上海博物館收藏并展覽一件“清乾隆粉彩八仙過海圖盤口瓶”如出一轍,應為同一時期、同一窯燒制而成,查閱中國及海外各大博物館的出版物,未再有相同傳世品的資料。
備注:中國嘉德2006年6月3日春季拍賣會瓷器工藝品翡翠鉆飾專場
RMB 52,800,000
77清道光 粉彩花卉紋碗
款識:“大清道光年制”,直徑9.5cm
此碗敞口深腹,下承圈足,胎質細膩,釉色瑩潤,外壁通繪粉彩石榴花,色彩典雅,筆法細膩,望之遂有舒芳香幽之感。碗外底紅彩書“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書款。本品胎釉質量俱佳,畫工亦是細膩至極,其表現出來的審美情趣直追前朝,且狀態完美,極為難得。
RMB 200,000-250,000
78清康熙 青花五彩魚藻紋盤
款識:“大明嘉靖年制”,直徑13.7cm
此式五彩魚藻紋盤為康熙一朝五彩瓷器名品,題材取自《莊子·秋水》:“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盤直口微內斂,弧腹,圈足,形制規整。白釉瑩潤,青花淡雅。采用平涂勾勒技法,描繪鯉、鲇、鱖、鯽四魚肆意游于蓮池之中。線條工整中見流暢,色彩深淺濃淡相宜,游魚姿態生動寫實,率性可愛,獨得天然之趣。魚藻紋為一種典型的瓷器紋飾。魚為道教吉祥之物,象征自由自在,亦寓有“連年有余”、“富貴有余”之意。此盤底心落有“大明嘉靖年制”寄托款,為康熙官窯追慕明代嘉靖官窯之作,同類作品還見有落“大清康熙年制”款與“在川之樂”款識者,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均有收藏,尺寸均為20厘米左右,而本品的特殊之處在于其體形嬌小,實屬罕見。
參閱:《福壽康寧吉祥圖案瓷器特展圖錄》,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頁148,圖71
《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上海博物館、兩木出版社,1998年,頁272,圖178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頁146,圖134
RMB 345,000
79清康熙 青花八仙祝壽紋盤
款識:“大清康熙年制”,直徑14.7cm
八仙祝壽為清代官窯瓷器的傳統題材,盤類常見乾隆、嘉慶、道光三朝的青花釉里紅抑或是青花加紫品種,而康熙朝的青花八仙祝壽紋盤則寥若辰星,本品即為其中一例。盤口微撇,淺弧壁,圈足,釉面光潔,胎體堅實,翠青的青花發色盡顯幽靚素雅之美感。盤心雙圈內繪壽星老坐于松蔭之下,梅花鹿臥于其側,神情安逸,壽星背后又立一童子,童子手執壽星拐杖,拐杖頂端掛一葫蘆。外壁則繪青花八仙人物,人物特征鮮明生動,繪畫精細。盤底落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備注:紐約蘇富比2012年秋拍Lot289,2012年9月11日
RMB 450,000-500,000
80清雍正 仿成化窯斗彩葡萄紋盤 (一對)
款識:“大明成化年制”,直徑8cm×2
本品胎體輕薄,敞口,淺壁,圈足。盤里心繪斗彩折枝葡萄,象征碩果累累,有多子多福之意。外壁繪斗彩折枝三果圖。底心書青花雙方框楷書款“大明成化年制”。該器造型紋飾簡潔素雅,施彩用料晶瑩,格調清秀脫俗。成化斗彩名傳千秋,雍正時摹古之風盛行,此件斗彩葡萄紋盤即仿成化同類斗彩器而制,極具時代風采,為雍正官窯仿成化斗彩精品之作,又以成對出現并保存完整,殊為難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清康熙斗彩葡萄花果紋小盤”殘器,其造型、紋飾、尺寸均與本品一致,著錄于《故宮博物院藏古陶瓷資料選粹(卷二)》,可供比較。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古陶瓷資料選粹(卷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頁95,圖13
備注:倫敦蘇富比2011年春拍Lot0223,2011年5月11日
RMB 1,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