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風光(1008)高平大周村古寺廟建筑群
大周村原名周纂zuǎn鎮(zhèn),相傳北周時楊纂在此鎮(zhèn)守,治理有方。為紀念楊纂,后人取北周和楊纂各一字,將鎮(zhèn)名定為“周纂”。建筑群包括四座建筑:明代觀音閣、宋至明的資圣寺、元明的湯王廟及真武閣(村西門),還有宋代地道。 我在村子里只參觀了資圣寺、觀音閣,還有一不知名古塔。
國保碑爬在地上,沒有立起來。
資圣寺建于村子中央,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最遲宋代已有,明正德元年(1506年)重修。坐北朝南,二進四合院,古樸蔥郁,巍巍壯觀。東西寬32米,南北長66米,占地面積2112平方米。現存建筑有山門、中殿、正殿、東西配殿等。中殿主體結構為宋代遺構,正殿為元代時重修,山門、東西配殿為明代建筑。
山門為明代建筑,單檐懸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
-------------------
中殿(毗盧殿),石砌臺基,高0.55米,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平面呈正方形,單檐歇山頂,筒板布瓦屋面,琉璃脊飾,舉折平緩,出檐深遠。前檐施板門,后檐施隔扇門。檐下斗栱五鋪作雙下昂,批竹真昂,用材碩大,無補間鋪作。殿內梁架規(guī)整,露明造,四椽栿對后乳栿通檐用三柱。脊下有明正德元年(1506年)修繕題記。
后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元明兩代均施以修繕,殿內七架梁通檐用三柱。
-------------------
資圣寺山門外為觀音閣,建于明代,為重檐歇山式兩層閣樓,造型美觀。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平面呈方形,周圍廊,一層柱頭斗栱三踩單翹,螞蚱頭,角科出斜翹。二層斗栱五踩雙下昂,大斗制成八瓣梅花形和方形,龍首形耍頭,角科出斜昂。
-----------------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