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前,我國民間誕生了一種類似中國水墨畫的工藝美術品種,它就是被郭沫若先生評價為“以鐵的資料創造優美的圖畫,以鐵意志創造偉大的中華。”的民間工藝美術。它的名字叫“鐵畫”。
鐵畫,也稱鐵花,安徽蕪湖特產。蕪湖鐵畫以錘為筆,以鐵為墨,以砧為紙,鍛鐵為畫,鬼斧神工,氣韻天成。為中國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鐵畫是以低炭鋼為原料,將鐵片和鐵線鍛打焊接成的各種裝飾畫。它將民間剪紙、雕刻、鑲嵌等各種藝術的技法溶為一體,采用中國畫章法,黑白對比,虛實結合,另有一番情趣。
鐵畫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間,安徽蕪湖鐵畫才自成一體,并逐漸享譽四海。蕪湖自古以來鐵冶業就十分發達。冶鐵業和高超的鍛技,為蕪湖鐵畫的創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礎和條件。它以鐵為原料,經紅爐冶煉后,再經鍛、鉆、抬壓焊、銼、鑿等技巧制成。既具有國畫的神韻又具雕塑的立體美,還表現了鋼鐵的柔韌性和延展性,是一種獨具風格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