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這條歷史長河中,詩歌浩如煙海。《全唐詩》就有四萬八千九百余首詩篇,這讓后世的我們可以盡情的享受詩歌的藝術之美。其中一些詩歌更是充滿哲理,給后人帶來無限思考。而今天就想和大家好好來思考劉禹錫一首富有哲理的詩《烏衣巷》。
烏衣巷
唐代: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譯文:
朱雀橋邊長滿野花野草,夕陽斜照在烏衣巷口。
從前王導謝安屋檐下筑巢的燕子,如今也飛進了尋常百姓家了。
劉禹錫在作這首詩的時候還沒有去過金陵,但是對六朝古都卻一直都很向往,當他看到友人寫的詠金陵古跡的詩,便詩興大起,而和了這首《烏衣巷》。劉禹錫,字夢得,是我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和著名詩人。與韋應物、白居易被人們稱為“三杰”,而且還被譽為“詩豪”。
首句“朱雀橋邊野草花”,朱雀橋邊長滿野草和野花,點明了時節,正值春季。但詩人偏偏在“花草”前面加了一個“野”字,無形之中就把當前景色變得充滿荒涼之感。一向車水馬龍的朱雀橋現在卻長滿野花野草,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其中深意。而這一切都通過“野草花”很形象的表達出來。
次句“烏衣巷口夕陽斜”,在字面上,烏衣巷和朱雀橋對仗工整宛若天成充滿美感。上一句已經勾畫出了烏衣巷荒涼破敗的環境,而這句更進一步描寫了烏衣巷還是在殘陽的斜射之下,更是把烏衣巷的日薄西山,蕭條景象突顯的更加明顯。原本車馬喧闐鼎盛繁華的烏衣巷口,而現在,因為一抹斜陽,呈現出凄涼慘淡衰敗寂寥的景象,不禁讓人感慨。
最后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舊時”使燕子化身歷史見證人,見證曾經棲息在權高位重的王導謝安兩家屋檐下,現在已經飛入普通的老百姓家了。“尋常”表明今天的老百姓看似尋常但是又不同于以往。這一變化不僅讓詩人也讓今時的讀者感受到滄海桑田,令人感慨。
這首詩是詩人對世事滄桑盛衰興敗的無限感慨。整首詩語言淺顯易懂,經過環境的烘托、氣氛的渲染、對景物的描繪,使這首詩充滿含蓄之美,讓人回味無窮。
如果大家有時間不妨去觀賞觀賞這個中國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烏衣巷,去了解一下它的歷史變遷,去感受一下它所承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