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和西洋參的本質區別 人參
人參性味甘,微苦、微溫,歸經于脾、肺二經,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長3-375px,直徑1-50px。下部有支根2-3條,并著生多數細長的須根,須根上常有不明顯的細小疣狀突起。
西洋參
西洋參性味苦、甘、涼,歸經于肺、胃二經,呈紡錘形、圓柱形或圓錐形,主根呈園柱形、長仿鐘形,長3~300px,直徑0.8~50px。多年生草本,全株無毛。
人參和西洋參的產地區別
人參根據人參的不同加工炮制,有白參和紅參之分。主要產地在我國的吉林省和朝鮮北部,在中國“吉林省集安市”是人參的發源地,集安市新開河流域是人參最好的生長環境。
西洋參的主要產地是美國、加拿大和法國等國家,由于美國國旗是星條旗,所以獲得了“花旗參”的稱號。近些年我國也已引種成功。
西洋參和人參的功效區別
人參的主要功效是大補元氣;西洋參的主要功效是補肺降火,養胃生津。益氣生津,這是它們的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在于,人參偏溫,且味較苦,溫能補陽散寒,苦能燥濕,而濕能傷陽,因此,燥濕也有助陽作用;西洋參偏涼,涼能清熱,甘涼相合,既能夠清熱養陰,又能生津止渴。
人參補氣,偏于助陽;西洋參補氣,偏于養陰。人參補氣之力勝于西洋參,而西洋參清熱生津之力又高于人參。
人參和西洋參適宜人群區別
人參主治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于氣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無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虛脫。
西洋參一般用于治療陰虛火旺,喘咳痰血,熱病氣陰兩傷,煩倦口渴,津液不足,口干舌燥、腸熱便血等癥,如面紅、口干、心煩失眠的人。
此外,西洋參和人參都有提高抵抗力、抗衰老、耐熱、耐寒的功效。特別是對抗疲勞和延緩細胞衰老方面,已經有明確的科學實驗論證。
人參作為一種溫性的大補之品,用于治療氣虛欲脫,脾氣不足,肺氣虧虛、津傷口渴,心神不定,失眠多夢,驚悸健忘,氣虛及陽痿等癥。適合體質較強者在冬季進補,或者是如低血壓或休克者治療,在使用上應該遵醫囑把握用量。
有的人體質雖然虛弱,但偏于陰虛,如伴有手足心發熱、兩眼干澀昏花、耳鳴、腰酸、尿少等,可以選擇鮮人參。鮮人參完整的保存了人參的天然精華,除滋補強身外,更具人參之甘香鮮美,實屬養生佳品。
鮮人參的總皂甙比例比干人參高27%,而人參總皂甙又是人參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可使皮膚光滑、柔軟有彈性,延緩衰老,抑制黑色素的產生,還有調節神經中樞系統,改善心腦血管,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人參多糖可多層次調節機體免疫功能,降血糖、調控造血功能;人參多肽及氨基酸能抗疲勞、降血脂、抗福射、抗腫瘤;人參揮發油及生物堿具有抗炎、抗病毒、降血脂的作用。
鮮人參還可提高人體對冷、熱、傳染病等高負荷的耐受力,促進體內酶系的再生。鮮人參還有保護心肌細胞,調節糖代謝,抑制腫瘤的強大功能,并能降低肝臟的膽固醇,促進蛋白質、脂質的代謝等。多重功效,為健康加分!
西洋參其獨特之處在于不熱不燥,凡不適合人參治療和熱補的人,均可用西洋參,同樣不適應西洋參調理的體質如:脾胃虛寒、四肢寒冷、體寒等人群就可以用人參來調理。
西洋參可以清火,脾胃虛寒、大便稀溏,女子性欲淡漠、痛經、閉經、帶多者,就不宜把西洋參作為保健品,以免進一步損傷陽氣而加重病情。
以上就是人參與西洋參的區別。西洋參與我國人參可謂是一母同胞,血緣很近,但藥效、適用人群都有著天壤之別,大家一定不能將二者等同視之。補身是一件好事,但若是用錯了,反而會有相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