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雜談 2007-08-20 16:20:11 閱讀103 評論4 字號:大中小 訂閱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中描寫了一個人物——潑皮牛二。這個人物出現在第十一回《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中。
“青面獸”楊志,因失花石綱被高俅高太尉逼迫到了“盤纏使盡”的困難地步,只好將祖傳寶刀插了草標兒,上市去賣。沒成想,空站了大半天,刀沒賣成,卻遇上了東京的一個麻煩人物--京師有名的破落戶潑皮“沒毛大蟲”牛二。此人“專在街上撒潑,行兇,撞鬧,連為幾頭官司,開封府也治他不下”。牛二來到楊志面前,把那口寶刀扯將出來,問道:“漢子,你這刀要賣幾錢?”楊志道:“祖上留下的寶刀,要賣三千貫。”牛二喝道:“甚么鳥刀!要賣許多錢!我三十文買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鳥刀有甚好處,叫做寶刀?”楊志道:“灑家的須不是店上賣的白鐵刀。這是寶刀。”并說明它的“寶”處:“第一,砍銅剁鐵,刀口不卷;第二,吹毛得過;第三,殺人刀上沒血。”驗過前兩項后,牛二竟纏著楊志要他當眾“剁一個人看看”。楊志不允,牛就糾纏不休,并叫嚷:“你敢殺我!”楊志道:“和你往日無冤,昔日無仇,一物不成,兩物見在,殺你做甚么。”牛二緊揪住楊志,說道:“我偏要買你這口刀!”楊志道:“你要買,將錢來!”牛二道:“我沒錢!”楊志道:“你沒錢,揪住灑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這口刀!”楊志道:“我不與你!”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楊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跤。牛二爬將起來,鉆入楊志懷里。楊志叫道:“街坊鄰舍都是證見!楊志無盤纏,自賣這口刀,這個潑皮強奪灑家的刀,又把俺打!”街坊人都怕這牛二,誰敢向前來勸。牛二一面叫罵,一面揮拳打楊志。楊志忍無可忍,終于揮刀將牛二殺死。
潑皮喪命,大快人心;楊志為民除害,更是受到民眾稱贊。因此,眾鄉里都到官府為楊志做證,連牢卒都佩服他是條“好漢子”,官家也有意網開一面,從寬發落。
當今現實和虛擬的網絡空間里不乏這種人。把寬容,當成軟弱可欺;把等待,當成束手無策;利用網絡空間的隱匿性,而肆無忌憚地大放厥詞,恣意妄為,這種行徑,不禁讓人聯想起牛二一類人物古已有之!他們在現實中橫行地頭,在網絡中隱匿于論壇和空間,任意謾罵、尋釁,靠的是一個“潑”字;《水滸傳》里的牛二,血濺街頭、身首異處,也死在一個“潑”字;以破落戶自恃,牛二無法無天,以為誰“也治他不下”。對楊志,他依然照方抓藥,還想用“撒潑”伎倆賴得寶刀,料定楊志反正“不敢殺他”。沒想到這次卻打錯了算盤、碰上了硬茬口,“青面獸”是個不甘屈服的血性漢子,在被逼無奈之下,毅然一刀兩斷,了結了地痞混混的性命。如今,網絡空間中也有這樣的匿名混混,連個正式的ID都沒有,混跡、游蕩于博客、空間、論壇,繼承牛二的卑劣心理,重演潑皮故技,他們能得到比牛二更好的結果嗎?須知網絡虛擬空間也是有警察的。
對此類“網蠅”的最大蔑視,也還是魯迅先生所說過的那句話:不予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