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指自然法則和客觀規(guī)律。
一方面是指比分子、原子、夸克更小的精微。
通常我們所說的是,是狹義的老子之道——自然法則和客觀規(guī)律。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一言蔽之——道生萬物。 那何為道呢?
在《列子·天瑞》中,對此有進一步的闡述: “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不生不化,生物化物者,此之謂道。 ‘’
老子認為人類萬物,日月星辰,都是相對的,皆循道而生,循道而終。唯有道是絕對的,不生,不死,不滅。
老子之道,是自然法則。道是沒有意志的。人類萬物,日月星辰,皆循道而生,循道而終。道對人類萬物,日月星辰。就像人們對地祭祀陪葬用的芻狗一樣。沒有絲毫同情與憐憫。 人類萬物,日月星辰皆循道而生,殉道而死,這是無法抗拒的自然法則和客觀規(guī)律。
道家的世界觀——“萬物莫不尊道循德,莫命之而常自然。”“死之于生,一往一返。”,“欲恒其生,止其終。惑于數(shù)也。” “生物者不能不生,化物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四時爾”,“有生者復(fù)于不生,有形者復(fù)于無形。生者,理之必終也者。終者不得不生,亦如生者不得不生。”最終,“萬物皆出于機,皆入于機。”
什么是自然法則的實例呢?
先說違背自然法則之事。
《孟子》中,揠苗助長的故事。《史記》中秦始皇、漢武帝傾盡天下之財,尋仙求長生。幾十年前的大躍進,畝產(chǎn)兩萬斤。 都是違背自然法則。
再說是遵循自然法則。
漢文帝是也。漢文帝死前的遺詔: 朕聞,萬物之萌生,非有不死。死者,萬物之理,物之自然也。豈可哀哉!并叮囑喪事簡辦。不可以死者害生者。 漢文帝被儒家、道家譽為漢代堯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