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年,法國考古學家恩斯特·沙爾采,首次發(fā)現(xiàn)了假定存在的蘇美爾人的遺跡,出土10萬塊蘇美爾“楔形文字”泥板。讓他驚喜的是,7000年過去,泥板并沒受到時間、海水、鹽堿地的侵襲,依然保存完好。
此后幾十年,兩河流域迎來的一股考古熱潮,相繼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蘇美爾遺址。
可為何要叫這個上古文明為蘇美爾文明呢?
這要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人彼特羅·代拉瓦勒,在兩河流域找到了最早的楔形文字泥板,他作為一個先驅者,或運氣不佳,或受限制于技術和資金,最終找到的泥板很少,
后來,隨著法國在歐洲的崛起,法國歷史學家恩斯特·,依據(jù)一些石碑,推斷在兩河流域,有一個叫蘇美爾文明存在,后來他如愿以償,發(fā)現(xiàn)蘇美爾一座早期城市——拉格什,
拉格什是一座不可思議的古城,它的泥磚和我們現(xiàn)在的磚頭類似,而且還有瀝青作為粘合材料,(圖4,5,6,)但是如此重要的古城,被泥板書忽視,竟然沒有記載于泥板書中?但是保存的卻很完好。后來的考古學家,順著這個方法,找到更多的蘇美人遺跡,
恩斯特·沙爾采用很短的時間,破譯了大量的蘇美爾泥板,整理出蘇美爾一些重要文獻,同時宣布,蘇美爾的起源和若亞方舟和大洪水有關。其后,忽然消失的蘇美爾遺跡,忽然如雨后春筍一樣地被讓西方的考古專家發(fā)現(xiàn),
到了1922年~1934年間,英國的奧納德·伍利,在兩河流域有了一個重要發(fā)現(xiàn),最終向世界證明蘇美爾人是比古埃及文明更古老的存在。
伍利通過對泥板書的研究,整理出蘇美爾人王系表,得出忽然出現(xiàn)蘇美爾王,在位3萬年,8位合計24萬年,后來被大洪水淹沒,契合西方傳說中大洪水和諾亞方舟傳說,這個結果確實讓他非常驕傲,
在他有如此重大發(fā)現(xiàn)之前,人們對大洪水和若亞方舟了解僅限于神話與傳說,正是由于他的努力,證實了這件事的存在,
1947年,以色列人發(fā)現(xiàn)了是死海古卷,一度把蘇美爾泥板的關注度搶走了,在1952-1956年,美國學者也摻和了進來,
不久西方公認蘇美爾為人類最古老的文明。其出土文物基本被大英博物館,盧浮宮等博物館收藏。
其最重要的蘇美爾泥板書,合計共發(fā)現(xiàn)了過百萬塊,泥板書是蘇美爾完整歷史體系的一個載體,可以說現(xiàn)在我們知道的蘇美爾文明,都是通過西方的專家,翻譯泥板書得到的。
那么這些泥板書是長什么樣子的呢?
蘇美爾泥板,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泥板大小不一,不過由于工藝問題,最大的不超過50厘米見方;那么可能你會很奇怪,如此小的方塊,他是怎么把蘇美爾,歷史,種植,醫(yī)學,天文,數(shù)學等豐富的資料記錄下來的。
其實這些版雖然小,但是可以如拼圖一樣拼接起來,如果是一部較長的記載,那么就把很多塊泥板拼起來就能夠完美地閱讀,
可是那么多泥板,會不會拿錯呢,根據(jù)西方的學者說,蘇美爾人為了防止拿錯了泥板,在編撰的時候,都會重視兩板之間的串連。
為了不搞亂,還會在每一版的尾部,再重復寫出記載的名字,還得注明這部質(zhì)量,共有幾塊泥板,
并且有些泥板,很細心的注明藏板的地點。但是為了泥板不輕易損壞,泥板會被存放在特制的書箱中,書箱還得做一塊小的泥板,標記記載的類別和日期。
泥板上的文字,就是著名的蘇美爾文明“楔形文字”,號稱是世界最早的“具體系”文字(而非符號)。
那么如此先進的文明,為何選擇那么復雜而且不大好攜帶的泥板作為文化載體呢?
專家的解釋是:兩河流域古代盛產(chǎn)蘆葦和粘土,因為缺乏樹木、石頭和銅礦。因此,擁有技術的蘇美爾人,選擇了用粘土泥板和蘆葦桿,作為自己的特有的文化載體。
蘇美爾人怎么會寫一塊泥板呢?
首先找來一根蘆葦桿削出一段,然后找來預制好的泥板,用蘆葦桿在上面劃出筆劃,泥板是當?shù)啬軌蛘业降恼惩粒?jīng)過簡單加工后,被印好了文字,在去曬干或烤干,它也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文書
而這些泥板,經(jīng)過這的特殊處理,竟然是能夠七千年風華,而且出土的時候字跡清晰,完全是不受時間和地質(zhì)條件的影響,不得不感嘆蘇美爾人的制作工藝,'
但是西方和阿拉伯的地圖曾經(jīng)記載,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蘇美爾許多遺跡的地方,在4000里曾經(jīng)有段時間,是一片淺海,后來經(jīng)過了兩河流域的泥沙堆積,形成了現(xiàn)在的模樣,所以這些泥板能如此堅固,確實不可思議。
這個擁有不可思議的技術,好像來自地外的文明,在其他地方還在鉆木取火時,他們就懂得大量的天文,地理,數(shù)學,還用輪子運貨,有自己的法典,而且早期的國王歲數(shù)都非常夸張,怎么會被被一個落后的阿卡德王國所滅?
那么這個強大的蘇美爾人滅亡的原因是什么?
專家推測,是農(nóng)業(yè)過度開發(fā),城市附近成了鹽堿地,由于無法種植糧食,所以衰弱被阿卡德王國所滅。現(xiàn)在地質(zhì)條件,確實也證實了當?shù)睾芏帑}堿地,但是鹽堿地為何沒對泥板腐蝕呢?
蘇美爾文明從起初一個學術上的假設。到兩百年考古學史上最燦爛的成果之一,堪稱是西方考古和歷史上的一個“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