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天津網-數字報刊 關鍵字:關節;肌肉力量;肌肉拉伸;抻筋拔骨;前屈 作者:趙穎 2010-09-17 05:12
“抻筋拔骨”就是拉伸關節肌肉,是讓肌肉伸展,關節最大限度活動的鍛煉方式。天津體育學院教授陳金銓多年從事運動健身的研究,并著有多本指導群眾日常健身鍛煉的科普書籍。陳金銓在近期出版的《健身,你知道多少》一書中指出,每天“抻筋拔骨”把全身關節肌肉拉伸1到2次,對全身新陳代謝非常有利,即便活動的刺激量不足以使肌肉力量或體積增長,也能保持關節肌肉的技能與活力。我國古代的保健功法如五禽戲、八段錦等也多以拉伸關節肌肉為主。如果同時加上皮膚干搓效果會更好。
陳金銓說,每日拉伸全身關節肌肉就是把全身各關節的肌群盡可能地伸展,再緩慢地收縮,不用爆發力。要使全身各關節充分活動,在練習時應從小關節做起,幅度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感到肌肉被拉開不再感到僵硬為止,動作可由慢到快,練習時間不宜過長。拉伸關節及肌肉的順序如下:
頭面部:皺眉抬眉、轉一轉眼(先眨眼,再上下左右環轉),動一動嘴(努嘴、動舌、咬嘴、動下頜),笑一笑臉(嘻嘻哈哈面部表情肌活動);
頸部:頭最大活動幅度前伸、后仰,左看、右望、左偏枕、右偏枕;
胸背部:擴胸(使肩胛骨盡量向脊柱靠近)、展背(使雙肩盡量向胸骨靠近);
肘部:屈伸前臂并旋轉、擺動;
腕部:左右擺動、旋轉
指掌部:握拳、伸掌,五指盡量張開并攏;
腰腹部:雙足開立,上體前屈、后伸,左右轉,伴腹式呼吸;
髖部:雙足并攏,臀部前屈、后伸;
臀部:搖轉臀部;
腿部:左右分別單腿站立擺動大腿,并提肛;
膝部:蹲起、站立,左右側壓腿,半屈位搖動膝關節;
踝部:內外擺動、旋轉;
足部:蜷五指、張五指,腳尖站立。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鍛煉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鍛煉方法:一般來講腰椎間盤突出癥分急性期鐵和恢復期,科學的鍛煉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科學的鍛煉會適得其反,使病情更加嚴重。在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保持正確的姿勢,可明顯減輕疼痛癥狀和穩定病情。在恢復期,進行必要的功能鍛煉,有利于病情的康復,并防止腰腿痛癥狀的復發。
一、 急性期
1、臥位 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應睡較硬的床墊,仰臥時膝微屈,腘窩下墊上一小枕頭,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側臥時屈膝屈髖,一側上肢自然放在枕頭上。
2、下床 從臥位改為俯臥位,雙上肢用力撐起,腰部伸殿,身體重心慢慢移向床邊,一側下肢先著地,然后 另一下肢再移下,手扶床頭站起。
3、坐位 坐位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較硬的靠背。椅子腿高度與病人膝到足的高度相等,坐位時,膝部略高于髖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墊一踏板。
4、起座 從座位上站起的,一側下肢從椅子側面移向后方,腰部挺直,調整好重心后起立。
二、 恢復期
恢復期做自我鍛煉,使腰背部肌力增強,一可增加腰椎活動度,二可增加腰脊柱的穩定性。
1、仰臥抬起骨盆 仰臥位雙膝屈曲,以足和背部作支點,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復20次。該動作能矯正下骨盆前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觸胸 仰臥位雙膝屈曲,手抱膝使其盡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將背部弓起離開床面。
3、側臥位抬腿 側臥位,上側腿可伸直,下側腿微屈,上側腿側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復數十次。
4、爬行與膝觸肘、雙膝及上肢撐起俯臥:腰部放松發慢慢下沉,重得10次后,一側下肢伸直,屈膝使其盡量觸及同側肘關節。重復15次。
5、直腿抬高 仰臥位,將雙手壓在臀下,慢慢抬起雙下肢,膝關節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復15次。
6、壓腿 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軀干前傾壓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換成另一下肢。此動作也可在站位進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臥起坐 仰臥位,雙膝屈曲,收腹使軀干抬起,雙手觸膝。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鍛煉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疾病中常見的一種,平常腰痛,腰腿痛,可能都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惹的禍。那么如果不幸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癥,應該怎樣鍛煉呢?下面將為大家介紹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自我鍛煉方法。
一、拱動腰部。兩腿并攏站定,使勁將腰部、臀部往前拱動、擠壓,直到極限,然后收回。如此反復15次。
二、捶擊腰部。取站式,兩腿稍分開,左右手半握拳,輪流朝后捶擊腰椎間盤突出之處。做50次,力度以能忍受為宜。
三、退步行走。挺胸倒走,雙手自然前后擺動,步子宜大些,默數500步。晴天在戶外平地上走,雨天時可在室內走。
四、“雙橋”練習
仰臥,雙腿屈曲,雙腳平放床上,腰部用力使身體離開床面。盡量弓起身體,保持平衡。保持30秒為1次。10次/組,2~3組/日。
五、“背飛”練習
俯臥床上,手背后,雙腿并攏,腰部用力,使頭及腿同時遠離床面。于最用力位置保持至力竭為1次,5~10次/組,2~3組/日。此練習主要鍛煉腰背肌肌力。
六、屈腿仰臥起坐練習
仰臥位,雙腿屈髖屈膝,雙腳平踩于床面,上身抬起,使肩胛骨離開床面。上身抬起不可過高,以免增加腰椎負荷。保持至力竭為一次,間歇5秒。5~10次/組,2~3組/日。此練習主要鍛煉腹直肌和腹外斜肌。
以上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鍛煉方法,患者在平時可按照以上幾種方法鍛煉,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是非常有幫助的。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椎間盤
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發生退行性改變,失去原有的彈性,圍繞椎間盤的纖維環也會變得脆弱和易被撕裂,曾患病者更是腰部肌肉松弛,輕微的誘因就可發病。因此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動作宜“慢半拍”。運動前或做重體力工作前、或晨起后,身體各部肌肉和關節都在松弛狀態,如此時做突然的動作就有可能傷害椎間盤。日常生活中注意,穿鞋時不要半蹲,不要直接彎腰取物,不要下蹲負重。
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避免過度勞累。工作一段時間后稍作運動,或按摩一下腰腿部,或做一會兒體操,并保持正確姿勢,以緩解腰部肌肉的緊張。
走路時多運用腹部肌肉,站立時不要雙腿同時并齊長時間站立。
睡軟硬適度的硬板床,飯后不要長時間看電視。
避免寒冷、潮濕的居住及工作環境,在寒熱交接的季節注意避免腰椎疾病的復發。
另外介紹一種鍛煉腰椎的簡單方法:坐在椅子上,雙手交叉抱頸,向前挺腹,向后仰頭,堅持2~3分鐘然后放松,工作間隙,重復做以上動作三五次,對頸椎、腰椎都有很好的拉伸作用。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鍛煉方法男人腰疼怎么辦好?
男人腰疼怎么辦好?治療的方法以減輕負重、注意休息、藥物治療、理療輔助為主。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治療方案。相信下文的治療方法對您會有幫助。
(1)一般治療:急性發作時期,提倡適當臥床休息,以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臥床以硬板為宜。嚴重者可在腰部兩旁置沙袋制動。
(2)中藥治療:可以系統調理,全身性解決男人腰疼怎么辦好。中成藥可選壯腰健腎丸、六味地黃丸、強腎片等配合獨活寄生丸、活血止痛膠囊等治療。湯藥可選用經驗方:黃芪10g,黨參10g,白術10g,當歸10g,陳皮10g,柴胡10g,升麻10g,甘草10g,秦九10g,川芎10g,桃仁10g,紅花10g,五靈脂10g,香附10g,牛膝10g,地脂10g,土蟞蟲10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外用藥可選用納米穴位敷貼、狗皮膏、武力拔寒散,麝香壯骨膏貼于患處或穴位上即可。
(3)西藥治療:口服止痛藥如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等可以有效解決男人腰疼怎么辦好,也可用好得快局部噴涂,或激素加普魯卡因痛點封閉。
(4)理療和功能鍛煉:常用的理療方法主要是熱療、臘療、紅外線、超聲波、激光局部照射等。按摩腰部能夠健腰強腎,疏通經絡,防治腰肌勞損。此種方法是目前對于男人腰痛普遍采用的方法。
以上可以部分的解決男人腰疼,大家應在醫生的確診下對癥選擇治療方式,另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好的坐姿及站姿對腰疼的狀況也會有所改善。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鍛煉方法-
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可以選擇以下的鍛煉方法試試:
1、功能鍛煉原則:先慢后快,先小幅度后大幅度,先局部后整體,先輕后重,頻率由慢到快,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2、功能鍛煉形式與內容:
a、床上鍛煉:
(1) 直腿抬高鍛煉:仰臥,主動進行直腿抬高運動至不能上抬,他人輔助進一步抬高5度~15度,患者感腰背部或患側肢體稍感不適或輕微疼痛后,慢緩放下,雙下肢交替進行。
(2) 仰臥位拱橋式腰背肌鍛煉:仰臥屈膝,用頭部,雙肘及雙足作為支重點,弓形撐起背部,腰部,臀部及下肢,至患者認為最高度后放下,再撐起。
(3) 飛燕點水式背伸肌鍛煉:患者俯臥位,頭、頸、胸及雙下肢同時抬高,兩臂后伸,僅腹部著床,整個身體呈反弓形,如飛燕點水姿勢。
b、床下鍛煉:包括:
(1) 脊柱小角度前屈、后伸、側彎、旋轉、環轉腰部活動。
(2) 蹲-站-挺胸活動。
(3) 慢下蹲運動。
(4) 快、慢步交替行走鍛煉。
(5) 如有脊柱側彎身體靠墻直立,雙手中指貼于褲縫,一側中指沿褲縫下滑,脊柱逐漸側屈至極限,再還原。脊柱向右側彎者做脊柱左側屈練習,脊柱左側彎者做右側屈練習。
功能鍛煉的度和量:3~5次/天
腰肌勞損要強腰壯脊
腰痛是人們經常遇到的一種常見病,其中,腰肌勞損更為多見。
腰肌勞損,病位在肌肉。中醫認為脾主肌肉,所以用藥治療應健脾益氣活血,中成藥可用祛風舒筋丸、獨活寄生丸強腎片等配合人參健脾丸、補中益氣丸治療。
湯藥可選用:
黃 芪15g 黨 參15g 白 術10g
當 歸10g 陳 皮10g 柴 胡10g
升 麻10g 甘 草10g 秦 艽10g
川 芎109 桃 仁10g 紅 花10g
五靈脂10g 香 附10g 牛 膝10g
地 龍10g 土鱉蟲10g
水煎服。每日2次。
外用藥可用狗皮膏、武力拔寒散、萬靈筋骨膏貼于患處或穴位上即可。中國醫學健康網
長期凜受風寒濕邪是誘發腰痛的重要原因,寒冷季節要注意保暖,不要在潮濕的地板上躺臥,工作時要經常變換體位,糾正不良姿勢。平時要加強腰背肌及脊椎間韌帶的鍛煉和保護,運動或抬重物前做好準備活動。腰為人體運動的樞紐,搖動、按摩腰部能夠健腰強腎,疏通氣血
防治腰肌勞損。具體介紹二種方法 以供參考。
1、轉胯運腰。站立姿勢,雙手叉腰,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中指按在腰眼部,即中醫所講的腎俞穴位上,吸氣時,將跨由左向右搖動,呼氣時
由右向左擺動,一呼一吸為一次,可連續做8-32次。
2、旋腰轉背。取站立姿勢,兩手上舉至頭兩側與肩同寬,拇指尖與眉同高,手心相對。吸氣時體由左向右扭轉,頭也隨著向后扭動,呼氣時,由右向左扭動,一呼一吸為一次,可連續做8一32次。還可以經常參加太極拳、五禽戲、健身操的鍛煉,這些傳統的健身方法對預防腰肌勞損都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