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桃花馬上石榴裙(ID:taohuama2015)
▼
最近上映的電影《找到你》引發女性特別是媽媽的強烈共鳴。
讓我很意外的是,農村保姆孫芳,竟然馬伊俐扮演的。
劇中的孫芳,命運多舛,嫁給渣男,遭受家暴,生下絕癥女兒后被拋棄,陪酒賣身依舊沒能救回女兒,最后走上不歸路。
她站在那兒,邋遢,柔弱,眼神里透著麻木,認命和絕望,讓人一望生寒。
不得不說,這部片子,兩位媽媽的演技無可挑剔。
馬伊俐將一個農村女性的無助、絕望、謹小慎微,以及心生報復后隱藏的復雜狠心,展現得淋漓盡致。
孫芳跳海那場戲,姚晨扮演的李婕,對抱走自己女兒的孫芳說:“對不起,我真的不知道你那么難。”
看得人淚如雨下。
近幾年,我發現馬伊俐接劇,挑選的角色和以前有很大不同。
《前半生》里把幸福依附在別人手里的羅子君,《末擇之路》里的貨車司機小梅,《找到你》里被命運撕扯的孫芳。
馬伊琍坦言:
“我不喜歡她們,但我理解她們,我是帶著百分之百對角色的愛和感情才演的。”
一個演員,為什么會演自己不喜歡的角色?
她說:
“演員的職責就是要把不完美的人展現給觀眾,也許第一眼看見了不會喜歡,但是因為我在演,你會看到她為什么讓你不喜歡,原因在哪里,你會有興趣去剖析她,繼而更了解人性。”
這兩番說明,讓我莫名感動。
年輕女孩 ,大多清一色地喜歡光鮮、漂亮、被男人追捧、永遠不出錯的女神或好姑娘角色。
只有有過生活閱歷,練就慈悲的人,才能演好那些卑微的、渺小的、多面的、復雜的、不那么討喜卻無比真實的人物。
02
▼
馬伊俐對演戲的熱愛眾所皆知。
她多次表示:“我很喜歡演戲,我非常投入,樂在其中。”
曾有合作演員夸她:
“有一場戲是一百多號群眾演員,災荒搶餿飯吃,兩天前的稀飯,每人發一破碗撈點餿飯,拍完一條還得倒回去,餿,臟,全是土,一般女演員覺得吃餿飯會傷胃而且很沒面子,馬伊琍沖上去搶,真吃,吃十幾口,兩條戲,每一條都吃進去了,拍完她自己跑到一邊哭去了。”
娛樂圈風起云涌,美人朝夕換代,流量小花后浪推前浪,42歲的馬伊俐,踏踏實實隨著角色一直在成長。
多年前,她的前男友曾評價:
“她看上去嬌小,單薄,性格很堅韌,能堅持,想好了不回頭,所以我對南方女人反正是充滿了一種崇敬,反正她們太有力量了,讓我震撼,甚至不寒而栗。”
文章出軌事件已過去數年。
那句“且行且珍惜”也成了人所共知的金名。
而這些年的馬伊俐,卻絕不僅僅是強大那么簡單。
她是真正地邁過那道坎,然后認真地、用心地經營自己,以及婚姻。
她參演文章導演的《剃刀邊緣》時,全劇組到西班牙拍攝,當時對一個電影結局的處理,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導演文章就較真了,說不拍就不拍。
馬伊俐兩邊勸和,她說服整個劇組按兵不動,給她一天的時間。
那天,她陪著文章打了一天的高爾夫,到了晚上,她說:“我陪你打完球了,我們馬上就要回國了,你這一百多人跟你來到西班牙,什么也沒干,就因為這個東西用了一種極度的方式是不是不太合適?”
文章說:“關鍵最有用的是,她最后給了我一個擁抱,說我先和朋友去喝東西,給你半個小時,等會我們請大家吃個飯。”
她一走,文章馬上就通知制片人,恢復拍戲。
這件事看似很小,卻透著馬伊俐的智慧:給予臺階,點到即止。
她接受采訪時說:“其實婚姻當中對錯沒有那么重要,誰都有錯的時候,只是站的角度不同而已。恢復一個正常的家庭氛圍多好,何必要去糾結那些情緒?”
倘若一個女人,在人盡皆知的丈夫出軌后,一邊夜不能寐委曲求全,一邊強打精神咽淚裝歡,再說這話,恐怕會被人暗笑。
但馬伊俐有這個資本。她的原諒,從來不是無路可走的被迫,而是始終清楚自己要什么。
▼
馬伊俐綽號馬司令,曾經最看不起的就是愛撒嬌和掉眼淚的女孩子。
可現在,她說周圍的人都叫她馬可愛。
當年因新版”紫薇格格”一泡而紅,她接受采訪時,也曾張揚:“我朋友都說新版還珠格格很好看啊,而且現在都說我是四小花旦嘛。”
現在她說:
“十年前我不會接羅子君的角色,也不會挑戰孫芳這樣看起來很失敗的角色,但現在我能理解她們,也許是我成長了,開始擁有共情的能力,我學會放下堅硬的外殼,去理解跟自己不同的女人,并且感同身受。”
“我變了,我現在變得更寬容,更成熟,更客觀,以前我不愛哭,不敢撒嬌,但現在我覺得表達情緒也很好,這也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我很喜歡現在敢于面對和展現真正自己的樣子。以前我渾身都是棱角,長著刺,這樣去做人家的妻子,媽媽,演員,自己也會很累,周圍的人也很累。”
這是一個女人,在真正成長后,擁有的柔軟、豁達、通透與慈悲。
兩度為人母,她成了最接地氣的媽媽——母乳喂養,拍戲背奶,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也坦承自己犯過的育兒錯誤。
當年,她在微博上倡導她對大女兒的哭聲免疫法。
幾年后生下二女兒,她反思推翻自己的教育方式,把自己的自責,后悔,認錯,寫在《孩子,你慢慢來》長文里,毫無保留地公開分享。
曾有記者采訪,你希望你的孩子可以從你這里傳承什么?
她說:“我很貪心,希望孩子繼承,終身學習的能力,不斷的自省自查,正直堅定的原則,獨立堅韌。”
終身學習,不斷自省,這是一個女性身上,多么難能可貴的品質。
▼
前陣子,張雨綺連續兩天霸占娛樂頭條。先是揮刀相向,后是果斷離婚。
沒有半點患得患失,拖泥帶水。
“社會張姐”贏得贊譽紛紛。
我們贊的是她敢家暴、敢離婚嗎?
不,我們贊的,是她從不矯情不糾纏的果決。
選錯人,我認。
做錯事,我擔。
她有一張不被男人、不被生活、不被婚姻欺負的臉。
不怕事,也能平事。敢付出,也敢失去。
總之,她永遠做得了自己的主。
有個讀者問我:張雨綺和馬伊俐,你覺得哪個更強大?
我想——
張雨綺是快意江湖,瀟灑來去。
馬伊琍是大氣篤定,通透圓熟。
一個像熱辣夏日,明艷灼灼。
一個像從容秋季,天高水闊。
人生四季,每一季都可以是女人最好的時節。
我們真正喜歡的,是她們身上共有的,那一種強大的生命力,從春到夏,從秋到冬,永遠保有韌性,永遠遵從自我,可付出可失去,能接納能獲取。
想起亦舒師太寫過一句:
“我最崇拜的人,是我自己,只有我才會幫自己,度過一山又一山,克服一次又一次難過。”
我們走過一山又一山,克服一難又一難,最終不是為了成為馬伊俐或張雨綺,而是要成為那個,自己最佩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