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超級女聲”是在2004年超級女聲的海選階段,一次偶然機會打開電視熒屏,湖南衛視一檔新節目“超級女聲”讓我駐足凝視了片刻,只覺得有些別致,同期的廣告宣傳也做得如火如荼。但因為是海選階段的比賽,選手們良莠不齊的演唱水平,以及沒有炫麗的舞臺,沒有全方位的立體聲音樂伴奏而最終沒能留住我的視線。并且認定超級女聲只是一幫少男少女追星族的狂熱炒作,并沒有多大內涵,更不應該是我們這些成熟的中年人所關注的節目。
再次走進“超女”,是在2005年8月“超級女聲”10進8的那場比賽,也是在女兒的再三央求下陪她一起看的,誰知再次關注這檔節目,我也隨著女兒不由自主地一路陪著超女們走到了比賽的終點,也終于明白了女兒那每周期待比賽來臨的迫切心態,和與選手們同悲共喜的心情。隨著賽事的進程,比賽更加激烈,每一輪站在PK臺上的淘汰選手均用真情動人的歌聲演繹著她們在超級女聲舞臺上的一次精彩謝幕。觀者無不動容,聽者無不哽咽,這些如花的少女們用她們的執著、熱情、純真的演唱贏得了億萬觀眾的心,在這些觀眾中,有年愈古稀的老者,也有不諳世事的孩童;有滿腹經綸的高知分子,也有目不識丁的農民;有機關干部,也有漂泊打工者。當然,更多的是和超女們同時代的年輕學生們,年齡的相仿,閱歷的相似更容易成為她們心靈溝通的橋梁,他們在關注超級女聲的同時,也成了這個節目的積極參與者,我想如此大規模地場外互動,如此高的短信支持率也許非超級女聲這個節目莫屬,女兒也從最初的一普通歌迷逐漸成為一名鐵桿“玉米”(冠軍李宇春的歌迷總稱)。
在熱播超級女聲的這段日子里,任何外界誘惑都動搖不了女兒對超女的關注,看完了首播看重播,就連《娛樂無極限》《播報多看點》里播出的有關李宇春的花絮新聞都絲毫沒落下看。上網也就直奔李宇春的貼吧而去,查看每天網友們發的新貼,然后回貼、發貼,忙得不亦樂乎。原本是三口之家的合影照片做的電腦桌面也被女兒換成了李宇春的青春玉照,手機也不知何時被女兒偷著給《超級女聲》發短信支持李宇春無數次。以致當月的話費迅猛增長,閑談中,如果聽到有反對李宇春的聲音,她一定會馬上反駁你,非得同你辨個是非曲直方才罷休。
看著女兒對超女的日益癡迷,我有些擔心她會因此分心而影響學業,想呵斥幾句卻還是從對李宇春大加褒獎之辭才深知能與女兒溝通,果然,當我問到:
“你只看到李宇春在舞臺上風光亮麗的一面,你可知道她在幕后所付出的艱辛和汗水?”
“我當然知道,當年她只用一個月的時間苦練專業,便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績考進了四川音樂學院,這次參加比賽,每天排練都至深夜才休息呢……”
女兒如數家珍的回答。從她那羨慕而又崇拜的眼神里,我分明讀到了幾分稚氣中的成熟。我相信這次使女兒仿佛身臨其境的比賽,使得她也會像超女們一樣經歷一次,就是一次歷練,感動一次就是一次成長,在未來漫長的人生之路上,一定會用最響亮的歌喉“想唱就唱”,唱出人生最動人的旋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