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一種復雜的情緒,開始整理這篇早就準備動筆的日志。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作為考研指導,內容的知識普及部分,和以個人經歷為樣本的自述部分。
我有些胸悶,在于這是一份二戰失敗的結束。這樣的失敗,我不希望諸位和我自己將其理解為一個人的悲劇,我在此過程中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和努力,我做到了我能力范圍內最好的準備,也在諸多環節爆發了情緒/準備/理解/溝通等多方面的問題。
而作為一個資訊時代,很多時候你清楚一些官網上沒有的消息的時候,你能避免走很多彎路或錯失改變的機會。出于一種,避免后來者吃了前人吃過的虧,而希望你們能真正的做到付出和收獲緊緊相關的心情,我將我所知的,皆告訴于你。請別蔑視的稱之為失敗者的忠告,僅作參考,偏聽則暗。
希望人人有所收獲,在付出努力之后。
16年第一次考研,291分(國家線265),南大失敗,調劑不出名211院校,后放棄。
17年第二次考研,321分(南大校線300),南大失敗,調劑失敗。
能盡力說清楚的事情有:
1:考研整個備考的流程;
2:考試結束到出分數的空白期工作;
3:出分數到出國家線的不確定期工作;
4:復試的準備;
5:調劑的工作;
流程
確定考研方向(寒假)—復習高數/英語(上半年)—開始復習政治/專業課—考試
選方向:能考的專業有哪些,哪些學校有這些專業,自己的底線是211還是985,讀研的規劃是工作,還是碩博留校/做科研/工作,目標和個人能力共同納入考量做出你的決定。
其他的展開或者詳細復習表請參考其他文章,我無意展開,每個人復習節奏和方式各不相同,你只要在大的節奏上不出錯,并秉著對自己負責的心態做出了極大的努力,我覺得整個備考期間是沒多大問題的。
而這一塊我更想強調的是,確定方向這個環節。這個環節我放在一開始,有些人放在暑假尾,因為這個問題關系到一個問題是——專業課的書到底看什么。我的考慮是我一開始就定下來,以免后面備考過程中要不斷想這個問題。我確定了我能考的專業方向,然后在全國有這個方向的高校里做抉擇。
這個事情上我的錯誤是,我做出這個決定之后,太過于堅定以至于我后來沒有將其他變量納入考察而做出修改。南大我所考專業排名不是很好,但由于學校本身名氣所在,使得考研難度居高不下,而我最后也活生生撞在了這個南墻上。后來調劑的院校基本上假如我第一志愿報考,都有一定把握進復試,但在調劑的市場上則碌碌無為(這里面有其他的因素,會放在調劑里面說)。
考研結束
歇幾天—年前完成估分—了解一下報考院校的師資情況,嘗試與感興趣的老師初步接觸,注意尺度,“我今年報考你們院校,個人情況應該還好,后期如果有復試機會希望能跟老師做下去”,不是非要跟老師,也不要期待老師許諾什么。個人情況不好,收集本專業去年有哪些院校進行了調劑,列出名單篩選自己感興趣的院校做為備考。
這個階段不存在出錯的事情,就算你什么都不做,也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后期會忙一點。我的錯誤是估分這個事情上,我過于樂觀,分值估高了以至于我押寶在南大,給后期埋下苦果的根。第一年我什么的都沒做,心態上不一樣。你覺得考得好最后得知考得不好的那個時間段,心情會是低落和極度壓抑的。這和我第一年自我感覺糟糕以至于出結果的時候很冷靜的投入下一步工作不同。由于有巨大期望在南大,導致我今年情緒管理失調和錯過了最佳調劑時間段。
出過國家線之前
參考歷年國家線的走勢,樹立自己情況的粗略定位—緊盯34所自劃線情況,把握具體學科分數線,很大把握/勉強達線/沒希望,都要早作打算了。以及第一個學校分數線出來之后,不管你屬于哪種情況,都可以陸陸續續給備選學校里比較好的學校發郵件接觸了,一個在其他學校做個備份,二來多一個復試機會總多一份希望。
今年321分,中國人民大學第一個出分數,工科330分,北大后出,300分。我預估南大在320分。我基本處于放棄的狀態,但南大有校內調劑的先例,所以我押寶在我剛好達線,而報考達線人數不足導致我能壓線進復試。
沒多久南大出線是300,而我聽到有具體專業復試線比院校要高,但只會高10至20分,冷門專業可能和院校一樣(300分),熱門會高20分。這種說法進一步加深了我對自己想法的確信,由于巨大的僥幸心理和貪心,我在2月份下旬花了三個禮拜的時間在南京試圖接觸老師問到具體的復試情況,最后拖到3月初才見到老師。
那時候復試名單已經在官網公布,而三個禮拜在南京我除了看了南大的復試科目,嘗試南大校內調劑也失敗。我回學校的時候看到中國人大調劑復試名單,里面有數個分數情況比我低的調劑生源,我的問題是人大接收調劑的時候我一股腦的賴在南京。挫敗感,和惱羞成怒的逃避心理開始萌發。
復試的準備
專業課基本概念—有意愿老師的主要論文(結合專業課)—英語基本口語(含專業課基礎詞匯翻譯)—多接觸老師(復試中老師意見占比大)
就我個人而言,復試的時候總體而言不像初試那么嚴格,筆試的占比不大,更看重老師對你的意愿和你的表現/出身 院校,而越差的學校老師的權利越大,筆試/面試的約束越小。多接觸老師,多翻閱老師著作/論文/科研課題,不僅有利于復試表現,也有利于你清楚的知道以后要走什么路。
調劑工作
收集往年消息,試探性聯系院校——緊盯調劑信息。
不斷聯系——電話聯系優于郵件(因為老師可能不回你郵件)——各種登記網站按要求填,但注明登記就不用聯系老師的不要理,必須聯系到老師——研招辦和研究生導師是兩個概念,研招辦是流程,老師才有決定權。
研究所,985院校,有無數個你沒能在調劑論壇上找到調劑信息的院校可以調劑——不斷問人,信息是最寶貴的東西——厚臉皮,但也別在調劑中看清自己(要不斷確認自己讀研目的,從而在自己想要的范圍內挑選學校,而不是為了讀研而什么學校都申請)。
最后,2017年考研已經接近尾聲,2018考研已經開始,對于考研全程復習規劃上總結了一些小經驗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給大家在考研之路上有個良好開端,有所幫助。
確定報考專業、選擇報考院校
對于考研同學來說,優先確定專業比選定院校更為重要,因為首先這將決定你的復習規劃和進度,其次,這決定了你將來的就業或學術范圍。
1.選擇專業有以下原則:
規劃的時候要具體到點,譬如你以后擇業的行業、單位性質、角色等。
如果是跨專業考研,則更需慎重決定,早作準備。因為跨專業考生需要更多地時間和精力進行專業課復習,另外,跨專業考研初試、復試中專業知識背景不占優勢,更需要提早準備。
2.院校選擇,考慮以下因素:
一是未來工作的城市,打算將來在哪里就業,就選擇那里的高校,這樣既熟悉當地環境,又有人脈資源;
二是個人的理想與抱負,考研不容易,讀研的機會成本很高,一定要選一個能夠實現個人抱負的大學,這樣備考也有動力,讀研也有激情;
三是個人的能力,考研目標院校的選擇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確保有機會考上,理想的目標院校應該是個人能力與個人抱負的交叉點上;
四是所選擇的專業,要考慮所選擇的院校是否有目標專業,以及目標的專業的強弱等。
本階段公共課復習規劃
1、英語,每天2小時
(1)背單詞——先背一遍考研基礎詞匯,細致了解詞根、詞綴、近義辨析、同義比較、一般用法、固定搭配等。別看考研基礎詞匯有5000多個,實際上至少1/3的單詞是四六級詞匯,是大多數學生已熟練掌握的。
(2)學語法,分析長難句——語法和長難句是考研的基礎,如果不過關,對于后期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制約,因為閱讀、寫作和翻譯都依賴于語法長難句的理解。如果語法基礎不過關,可以先挑選一本語法經典輔導書,把英語幾大語法現象復習一遍,有了全面了解后,然后一天1-2句長難句的結構分析、單詞查閱、中文翻譯,既鞏固了單詞,也練習了分析和翻譯。
(3)做閱讀——閱讀在考卷中占的分值較高。它的范圍較廣。卷面上除了明確標出的閱讀題型外,像完型填空等題,也可視為閱讀的擴展。建議精選一本考研英語基礎閱讀輔導書,重點進行語感培養和閱讀速度訓練。除了精做閱讀,也可以找一些同源外刊資料,如《經濟學人》《時代》等網站上的文章進行泛讀,積累詞匯。
2、數學,1-1.5小時
對于要考數學的考生來說,這期間可以看本科期間的基礎教材,同濟五版高數、清華大學線性代數、浙大概率與數理統計,把基礎知識過一遍,記住一些重要的公式、定理和證明方法。課后題做1/2-1/3習題。
3、政治,有興趣可以了解
一般來說,不建議政治復習過早開始。但如果有時間,擔心自己的基礎不足以應付后期的復習,也可以大致翻看一下往年的大綱解析,這一科目暫時不做重點要求。
本階段專業課復習規劃
1、專業課資料收集
確定了考研專業后,可以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考研專業目錄查詢、院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考研網等互聯網途徑搜集所考專業的考試科目、備考書目和復習資料。(ps:小蹦豆提供考研資料、真題)
除了網絡搜集,也可以找一些16、17考研的學長學姐尋求幫助,搜集一些最新最實用的復習資料。
2、專業課復習
在搜集好專業課書目和備考資料后,全面精讀專業課指定教材,做到對專業知識框架有個整體把握。可以根據指定教材書目,制定一個暑假每日閱讀計劃,規定自己每天看1-2章。有時一些文科類的書目比較晦澀難懂,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讀理解,然后再理清框架,接著自己手動整理其脈絡,將其主要思想摘錄到自己的筆記本上,便于后期復習查找。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復習備考經驗,大家可以酌情予以借鑒,最終形成自己的一個復習準備方案。祝大家在付出努力之后能夠取得一個超越自我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