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后記(整理):
人有很多種活法,每一種活法,都給生命帶去不同的境況。人活到極致的方法就是,“少”。
食少,則疾少:“過量飲食,就像給身體埋下了一枚炸彈,免疫系統破壞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給身體帶來致命的打擊。”想要健康的身體,真的要從少吃開始;
言少,則禍少:看破不說破,看穿不揭穿,用少言消除不可預知的麻煩。能說會道固然好,但是能把握說話的分寸,分場合分對象,不逾越不唐突,才是智慧和涵養的體現。說話真正的藝術,在于少,真正的智者,都是少言;
事少,則苦少:《道德經》中說:“少則得,多則惑。”比做什么更重要的事情,是少做什么。天堂就是,常想一二,不論八九。生命有限,當我們只專注自己真正需要的,才會獲得一種內在的滿足和溫柔的平和;
欲少,則憂少:遠離欲望的腐蝕,回歸簡單,是多么幸福。周國平說:“一個人只要肯約束自己的欲望,滿足于過比較簡單的生活,生命的疆域會更加寬闊。”欲少,則憂少。憂少,才能獲得好心情和好時光,過不想和任何人交換的人生。
人生實苦,但是我們很多苦,都是自己選擇的。食多而積,身苦;言多必失,境苦;事多繁雜,心苦;欲多不得,命苦。誠如戈爾泰所說:“當飛鳥的翅膀綴滿黃金,它就不能在高空翱翔了。”
少,是生命中最美妙的涵義,而將一切歸零,人生才能煥發不一樣的可能。
人生從來都不是一路綠燈的,磕磕絆絆是常態。大事小事都情緒化處理,是對生命最大的消耗。學會讓情緒放空,幫心靈減重,縱使生活有再多煩擾和波瀾,內心也有從容不迫的定力。情緒平穩了,生活也就順了。
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有了好的想要更好的,有了更好的還想要最好的。生活原不苦,苦的是欲望太多;心靈本不累,累的是攫取太甚。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知足常樂,讓生活回歸本真。
學會把心清空,讓欲望歸零。把多余的空間騰出來,生活才能盛滿幸福。楊絳先生曾說:“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外在繁華與享樂,都是過眼云煙。真正的幸福,從來不是物質的多寡,而是內心的富足。
腳踏實地往前走,持續不斷更新舊我,才能慢慢夯實自己的生命厚度,看到人生不一樣的風景。清理掉你的緩存,適時把自己歸零,才會不斷追求卓越,在歸零之后贏得新的成績。
雨有急有緩,路有平有坎,事有逆有順。我們不知生命中何時泥沙俱下,何時順風順水,唯一可以掌控的便是自己的心態。
人生總不免會遇到逆境,但是逆境不是生活的全部。風會吹,也會散;雨會下,也會停。歲月的慈悲之處就在于,不管經歷了什么,只要我們能夠驅除內心的陰霾,日子終會在陽光下開出花來。
做一個時時歸零的人,把每件好事都當做恩賜,每件壞事都當做歷練,相信一切美好都會如約而至。好的理想的一生,都是不斷歸零、又不斷重啟的一生。
生活起伏,歲月跌宕。學會將昨日放下,撣去過往的塵埃,試著將一切歸零,才能啟動新的明天,用一顆全新、澄澈的心經營生活,人生才能煥發不一樣的可能,將日子過得美好而豐盈。
20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