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交流式”教學模式的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1.展示目標,提出問題
教師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和本節(jié)教學內容確定學習目標,提出具體問題。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不會自學,教師如果一上課就讓學生自學,學生會不知所措,盲目學習,效率低下。教師一上課就展示目標,提出問題,學生學習就有方向,心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效率高。
2.自學課文,思考問題
給學生充分時間讓學生先閱讀課文,然后思考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弄清哪些問題自己非常清楚,哪些問題自己不太懂,哪些問題自己不理解,并對自己有疑問的問題做好標記。
3.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對于在自學中學生各自發(fā)現(xiàn)的疑難問題,在本組內進行討論解決。如果大家都沒有疑難問題,就進行交流,看大家是否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就再進行討論解決。
4.全班交流,達成共識
小組討論后,如果還有一些問題本組解決不了,就在全班交流時提出來,讓別的小組給予解答。如果各組都沒有疑難問題,教師就點出幾個預設好的問題,分別讓幾個小組的代表發(fā)言,看一看大家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是否一致。
5.教師點撥,消除疑惑
對于學生通過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仍搞不懂的問題,教師就應當及時進行點撥,消除學生的疑慮。
運用“小組合作交流式”教學模式應注意以下問題:
1.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想提高“小組合作交流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教師要求組長要做到以身作則,認真負責,做小組的表率。要求學生做到兩個學會:一要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出問題。自學環(huán)節(jié),要考慮好自己的見解,找出自己的疑難問題,做好筆記以備交流。討論環(huán)節(jié),要敢于在小組內質疑,要敢于說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和自己的疑難問題。發(fā)言時要有條理,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二要學會耐心傾聽,鑒賞同伴的見解。要告訴學生傾聽別人發(fā)言既是一種文明禮貌行為,是對發(fā)言者的尊重,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要真誠對待同學的發(fā)言,認真聽取,完善自己的見解,為自己的發(fā)言作好準備。
2.教師要注意深入到學生之中并注意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調控
學生在進行自學、分組討論交流時,教師要加強巡視引導,深入各小組內了解學生學習進展情況,對學生討論進行引導、點撥、啟發(fā)。對小組交流進行疏通調控,教師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小組中去,注意各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所用時間的控制,要根據(jù)具體進展情況進行調控。
3.教師要注意適時總結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