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其師,信其道”,是中國教壇上的一句古訓。但教師能否讓學生“親其師”,則取決于教師的自身修養和育人藝術。
王金鳳:四招贏得學生愛(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技工學校)
第一招:先入為主夸自己。我帶新班的第一節課,都要進行“隆重的自我介紹:我叫王金鳳。名字雖然俗氣,但寓意不凡——雞窩里飛出金鳳凰。1986年本科畢業,先后在普通高中、中等師范、技工學校任教。有多篇文章在《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等報刊發表……
我這樣夸自己,并非是為了自我炫耀,而是為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意識到:噢,原來這位老師很厲害。好好學,一定能學到知識。學生以“師”為榮,就為“愛師”奠定了基礎。
第二招:揮灑自如上好課。課上得好才會贏得學生真正的愛。我上語文課,很少循著“生字詞——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樣的程序。我喜歡琢磨課文和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案。比如說導入新課,我在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課前,就讓學生討論“幸福和快樂”,因為我們能看見五彩繽紛的世界,能聽見各種美妙的聲音,能說出自己要說的話,和集盲聾啞于一身的海倫·凱勒相比,不知要幸福快樂多少倍。而在上《我與地壇》一文時,我先在黑板上寫出問題:人,為什么活著?要求每個同學認真思考后,說出三個理由。5分鐘之后,指定一組同學按座次回答這個問題,并將他們的觀點寫在黑板上,組織大家討論,由此而引入新課學習。這些都能很好地吸引學生喜歡我的課。
第三招:以身作則守信用。我跟學生說話,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先做到。例如,我做班主任時,天天跟著學生一起跑步做操。上下午第一節課預備鈴響起時,我肯定站在班級門口。作為語文老師,我總覺得要求學生寫作文、寫日記,而自己什么也不寫,是件很尷尬的事。為了激勵學生課外練筆,我和學生實行“捆綁式”作文,即學生寫我也寫。我經常把自己寫的東西拿出來給他們看,讓他們確信我這個語文老師不僅“動口”,而且還真“動手”。在我的帶動下,一些愛好語文的同學愛上了寫作。新學期剛開學那天,阿娟同學就送來了一個作文本子,她在寒假期間寫了整整一本作文。
第四招:真心實意愛學生。教師愛學生,應該像父母愛孩子,出于真心和真情。阿賢是個女孩,第一次測驗,坐在那兒楞是一個字也寫不出來。我猜想她肯定有什么問題,否則不會這樣。于是,我給了她寬大政策:試卷不用交,帶回去慢慢寫,寫好了,再交給我。十天過去了,阿賢的卷子還沒有交來。后來,我才知道她中考語文只考了四十幾分,作文是一個字也沒寫。她的記憶力不好,看過就忘。她上初中那年她爸出車禍去世了,本來學習不錯的她在這場打擊后成績一落千丈。弄清楚原因之后,在以后的課堂上,我經常讓阿賢讀書、回答問題并帶頭為她鼓掌。慢慢地,阿賢有了勇氣和信心。她開始寫作文了。待她寫滿一頁紙的時候,我在班上好好地表揚了她。后來,阿賢不再低頭走路了,也不再害怕學語文了。
唐海銀:就因為改了一次等第(江蘇省阜寧縣明達中學)
要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要做一個讓后進生喜歡的老師就不太容易了。
上學期期末,放假那天,我把素質報告書發給了學生。多數孩子都興高采烈地回家了,只有張明和李大強兩個人不走,一直跟著我走到了辦公室。對這兩個學生,說心里話,我一直都不喜歡:成績差,表現也差,常常惹麻煩。特別是李大強,人高馬大的,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每個老師都不喜歡他們,從他們經常流露出來的敵視目光中可以看出來,他們也不喜歡老師。不用問,他們找我一定是為了那報告書上的等第。
果然,李大強小心翼翼地開口了:“唐老師,能不能請你幫一個忙?”一學期,我從來也沒有見他說話這么禮貌過,這么客氣過。我意識到,這是一次引導、教育他們并和他們拉近距離的機會。平時,每個孩子都處于一種心理相對穩定狀態,當他們因為做了某件事或產生某種新的想法的時候,這種穩定、平衡的心理狀態就會被打破,這個時候就是教育他們的最佳契機。我笑著對他們說:“可以呀。”李大強揚了揚手里的素質報告書,說:“有幾門科目都是不及格,不好意思拿回去給爸爸、媽媽看。”張明也插嘴說:“春節時有很多親戚回來,肯定要看我們的素質報告書,我表現這么差,太難為情了。”“你們平時要是稍微用點功就不會是這樣差了。”兩個人低下了頭,一副后悔的樣子。“過去你們這樣做過嗎?”我問兩個人異口同聲說:“找過老師,但沒有一次行得通。”“給你們改并不是不可以,”兩個人聽到這句話,眼睛里放出光來,我接著說道:“但你們要答應我幾個條件。”兩個人連連點頭。我說了幾點要求后,取出兩份新的素質報告書,給他們重新填上,等第欄里每門科目的等第都上升了一個檔次。兩個人被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不住地保證說:“今后一定好好努力,謝謝唐老師。”
寒假里,李大強的媽媽給我打了一次電話,說:“今年寒假,我們家的李大強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像過去成天在外面東奔西跑了,每天都要完成一定的作業。經常在大人面前提到的就是班主任唐老師是多么多么的好。唐老師,真的謝謝您了。”我告訴她:“孩子現在長大了,懂事多了,懂得尊重人,懂得要面子,要求上進;一個孩子如同一杯沒有倒滿的水,我們不能總是看到空著的一部分了,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杯子里已有了多少水,多給孩子鼓勵,多給孩子信心吧。”
新學期開學后,我找他們又談了一次話,他們告訴我說,爸爸、媽媽、親戚都說他們比以前懂事多了;還告訴我,寒假里,他們的作業都是自己認真做的。
就因為改了一次等第,我多了兩個喜歡我的學生。
葉士舟:會愛的老師才能被愛(安徽省鳳陽師范)
每個老師都認為自己愛學生。但同樣是愛學生,有的老師被學生理解——學生喜歡和這樣的老師相處,樂于接受他的教誨;而有的老師卻讓學生敬而遠之。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就在于我們是否會愛。如何讓學生理解你的愛,進而喜歡上你呢?
共同娛樂是紐帶。現在的學生課業負擔很重,精神緊張,生活單調,他們渴望多彩的生活。作為教師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多參加學生的活動,和學生一起吃、一起樂、一起做游戲,把自己置身于學生之中。只有建立在相互理解基礎上的愛才能被學生接受。沒有共同的生活經歷,沒有共同的情感共鳴是不行的。別把學生的活動當成“小孩子的把戲”,在娛樂中你和學生加深了理解,情感上取得了共鳴,學生才能“親”你這個老師,才能“信”你所傳之“道”。
尊重學生是基石。尊重學生是指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師生之間要建立起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絕不能傷害學生做人的尊嚴,教師要善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這是讓學生理解、喜愛老師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一點。不注意這一點,無論你對他們的愛多么深,他們也無法理解。只有師生之間的相互尊重,才能有師生之間的相互關愛。在工作中,應該把尊重放在首位,不管什么事,首先要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體驗到這種尊重,自然會由怕老師轉變為愛老師。
了解關心是催化劑。老師們常說“愛生如愛子”,但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教師,又有多少呢?有一句話叫“知子莫過父”,父子之間愛的牢固是因為他們之間的了解,而我們的教師真正了解學生內心的又有多少呢?缺乏了解,對所有同學都“一視同仁”,這樣只能讓學生感到你的愛不知落到誰家,反正沒有自己的份。所以,在工作中,應盡量地深入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給予不同的關心。對有的同學,春風化雨的愛是良方;對有的同學,凜冽如寒風的冷靜之愛,才有可能疏通障礙。特別的愛給了特別的學生,學生也才會給你特別的愛。
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如何對孩子施以科學的愛和教育,讓學生能夠理解你的愛,需要老師真正付出努力!
張鈞:做“三不型”老師(四川省華鎣高興初中)
不做炫耀狂妄型教師。學生很反感自吹自擂、四處炫耀自己的教師。在學生眼中,教師應該是謙虛謹慎的人,教師的權威不是建立在吹噓自己的基礎上的。曾經有一位教師在課堂上吹噓自己很有名,外界事務很繁忙,能夠給學生上課已經是很看得起學校了,結果引來學生的一片不滿和嘲諷之聲,而該教師也給人留下“華威先生”的印象,難以得到學生的尊重和喜愛。喜歡炫耀自己家世的教師,學生也會對他嗤之以鼻的。
不做挖苦刻薄型教師。有些教師為發泄心中的憤懣或滿足自己的快意,喜歡用尖酸的字眼來挖苦學生,甚至是一語即出,學生的祖宗八代也跟著挨批。此類惡毒教師學生更令避而遠之。
不做態度冷漠型教師。這些教師始終抱著“反正不是我的孩子,不必取悅你”的態度,對學生無感情,信奉“教是我的事,學是你的事”的信條,認為沒有必要和學生搞好關系。
要想贏得學生喜歡,教師就應少一點架子,對學生多一點尊敬和真誠;少一些尖酸刻薄,對學生多一些賞識和信賴;少一點冷漠,對學生多一點熱情和交流。
王茹:學會微笑(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黃河路三小)
過去的時光,似乎變得很遙遠。但這個話題把我的思緒帶回到2002年的那個秋天。
那個新學年,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我根據學校的要求接四年級的英語課。當時他們已經學了一年英語,情況不是很理想,因此接班的時候我的心中有一份抵觸。
第一節課,我走到教室門口,聽見一陣陣吵鬧聲從教室里傳來,我不禁皺緊了眉頭:這是什么樣的學生啊,剛開學就這么鬧!心中的反感更加強烈,于是我停了下來,從門口觀察著附近幾個學生。竊竊私語聲傳入了我的耳朵:“新英語老師肯定要發火,我們還是停下來吧?”“沒事的,其他老師不也是拿我們沒辦法嗎?”……聽了這些話,我笑了,一個個小鬼好像把老師的心思都揣摩透了一樣!
我把自己的衣服稍微整理了一下,然后就輕快地走上了講臺。當時,我沒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下面的那群小腦袋。他們漸漸地停了下來,一雙雙黑眼睛開始集中到我的身上。我微微笑了:“你們真的很聰明,懂得如何讓老師開心!”他們的眼睛全瞪大了。我繼續說道:“我最喜歡的孩子是和我一樣,能夠把自己的微笑送給別人!現在都笑一笑!”當時全班你看我,我看你,沒有幾個孩子敢笑。看著他們那副緊張的樣子,我再也忍不住了,自己先大笑起來,孩子們看著我開懷大笑的樣子,一個個都松了一口氣,全笑了。
從那以后,我與學生約定:在課堂上我們都要學會微笑,從此,我們的課堂上到處充滿了歡笑,學生們也漸漸喜歡上了英語課。
有一天我病了。但我仍然強忍著病痛,堅持上課。下課的時候有同學遞給我一個小紙條:老師,今天你違背了我們的約定,你上課沒有笑,而且沒有了平時的幽默和活力!我默默地收起紙條,沒有說一句話就回到了辦公室,滿腹委屈化作了無聲的眼淚。一個細心的女生發現我在辦公室吃藥,回去告訴了班里的同學。那個遞紙條的男生在上課時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向我道歉:“老師,我們太喜歡你了,喜歡你上課時帶著微笑的樣子,喜歡你夸張的手勢,喜歡你有趣的語氣,但是我真不知道你病了。”當時我含著眼淚笑了,全班同學都哭了。
從那之后,我知道我的每一絲微笑都會影響到我的學生,知道微笑背后的愛是每個孩子都能體會到的。我相信微笑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也是讓我的學生喜歡上我的法寶。所以我會一直笑著,面對他、面對她,面對我的每一個學生。
符禮科:重視學生周記中的“小秘密”(四川省武勝縣街子初中)
從初一開始,我就鼓勵學生在周記中寫出最真實的一面,用它作為和我溝通的重要紐帶。學生每周交來的周記我都要認真地讀,不失時機地作一些評語。在周記里學生會無意中透露許多“小秘密”,從中我也了解到了很多信息,如學生的理想、對老師和其他同學的看法、班上發生的事情、家庭情況及學習情況等。
根據了解的信息,我會及時妥善地處理和解決發現的問題。我曾成功地阻止了同學間的矛盾升級;糾正了同學中的很多不良行為習慣;鼓勵一批有厭學情緒的同學端正了學習態度;幫助了經濟困難的同學;協調了和家長有沖突的學生和父母的關系;委婉地轉達了請求科任教師改變教法的意見……
想辦法盡可能多地了解學生、熟悉學生,使我有幸被學生評為“最受歡迎的老師”,相信經過這樣的努力,你也會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摘自《中國教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