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1 11:17:22| 分類: 轉載《中國旅游報 | 標簽: |字號大中小 訂閱
□鄉村旅游北京模式課題組
北京市旅游業經歷了以景觀名勝為主的自然觀光游、體驗民俗風情的人文旅游、以游憩娛樂為目的的休閑度假游、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生態游4個階段,類型豐富、新型業態層出不窮的北京鄉村旅游逐漸成為市民旅游的主體。
環城市旅游產品體系:類型豐富,布局合理
近年來,通過不斷培養,形成了北京鄉村旅游的新產品體系,包括景觀類旅游產品、民俗旅游村、休閑度假村、觀光農業示范園以及節慶類旅游產品。
景觀類產品:包括自然型景觀和人文型景觀。
民俗旅游村:民俗旅游村一種為依托大型旅游景區。第二種為依靠內在的旅游要素,如依賴民俗,同當地人或表演者共同游戲、生活或勞作,諸如歌舞戲、種花養魚、采摘果實、種植蔬菜、學做菜肴及其他家庭工藝等;或依賴農業生產發展,使游客在游玩過程中了解各種實用科技知識;或依賴餐飲特色;或依賴歷史事件遺跡,發展“紅色旅游”;或依賴古建筑,以民俗接待和有地方特色的舊民居群落觀覽為主要形式;或依賴新農村建設等。
度假村:度假村分為不同種類,如以生態農業為依托的度假村;以溫泉為依托的度假村;以森林為依托的度假村;以民俗風情和古村落為依托的度假村;以自然風景旅游景點為依托的度假村;以體育設施為依托的度假村;以旅游房地產為依托的別墅型度假村。
觀光農業園:北京郊區共有各類觀光農業示范園354個,其中絕大部分是觀光采摘為主的觀光果園,其他的如觀光農園、觀光垂釣園、觀光養殖園、觀光度假園。
節慶類旅游產品:北京鄉村打造的節日主要分為賞花節、采摘節、傳統節日和現代節慶4個方面。
北京鄉村旅游產品有著自身的分布規律。自然與人文景觀型產品:北密南疏、西強東弱;民俗旅游村:東北、西南走向集中分布;度假村:“兩沿兩周”;農業觀光示范園:近郊、中郊分布集中。鄉村旅游產品體系的合理布局極大地方便了市民進行鄉村旅游。
新型業態旅游產品:升級換代、層出不窮
從2007年開始,北京市旅游局總結推出了8種全新鄉村旅游業態,分別是:鄉村酒店、國際驛站、采摘籬園、生態漁村、休閑農莊、山水人家、養生山吧、民族風苑。
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長安金明指出,這8種鄉村旅游新業態產品的推出,是北京市旅游局在鄉村旅游業蓬勃發展的基礎上,為打造第二代鄉村旅游而提出的嶄新概念,在國內鄉村旅游領域中尚屬首創。這必將改變京郊鄉村旅游產品單一、特色不突出的現狀,進一步提升鄉村旅游產業的規模和質量,促進鄉村旅游產業的升級換代。為了規范上述新業態的發展,由北京市旅游局牽頭,制定了《鄉村旅游特色業態標準及評定》。
具有休閑、娛樂、求知、教育功能的鄉村酒店將農業景觀、生態景觀、田園景觀與住宿、餐飲設施進行結合,為游客提供鄉村休閑體驗。國際驛站是以家庭(戶)為基本旅游接待單位,并形成一定規模的經營主體。采摘籬園是能提供觀賞和采摘特色蔬菜、果品或其他特色農作物等休閑活動的高新農業實驗基地或種植基地,具有觀賞、采摘、學習和科普等綜合功能。生態漁村是依托鄉村良好的自然生態、村容風貌和漁業特色產業,以“魚、漁”和水體景觀為主題旅游吸引物,可提供特色餐飲、觀光游覽、休閑娛樂等服務的鄉村旅游接待場所。休閑農莊占地100畝以上,以農業生產和鄉村生活為依托,以農耕文化為核心,利用田園景觀為游客提供鄉村生產生活休閑體驗以及住宿、餐飲等基本服務。山水人家指具有一定規模,以自然山水景觀為資源實質、以游山玩水為代表活動,能夠為游客提供觀光、娛樂、住宿、餐飲、購物等多種功能的山水環境度假場所。養生山吧是依托山地資源,以綠色健康、修身養生為經營理念,可從事頤養身心、健康休閑、舒適度假的活動場所。它將綠色、養生理念融入于鄉村旅游發展,以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為出發點,提供符合人體安全、健康的宜憩、頤養、健康的產品,并引導社會公眾節約和環境意識。民族風苑是以少數民族建筑、服飾、風俗生活形式和宗教信仰與生產方式等為依托,集中展示少數民族風情,以提供少數民族風情體驗為特色的旅游休閑娛樂綜合接待場所。
鄉村旅游產品創新機制:與時俱進、不斷更新
產品創新是任何市場永恒的主題。旅游者的需求是不斷更新的,因此北京市旅游局倡導各部門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鄉村旅游產品創新機制。積極收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信息和旅游市場變化動態,主動革新現有鄉村旅游產品體系的內容、檔次、類型,并積極推動鄉村旅游的升級換代。這也是北京市鄉村旅游產業一直在全國保持先進水平的成功秘訣。
市場需求的多元化與差異化不斷推動產品創新,北京市旅游局的規劃引導旅游產品創新的方向。市農委、市發改委、市環保局、市水務局等政府部門的投資為鄉村旅游產品創新提供了基礎設施配套。國際投資、市民投資與居民互助合作社為產品創新提供了資金保障。市旅游局與標準局不斷對新產品業態建立標準,保障了創新產品的健康成長。
(課題組成員:張慧光、安金明、鄒統釬、張曉軍、蔡紅、趙廣朝、王維佳、張偉、劉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