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農村里的一些俗話是不值得相信的。其實那些能流傳很久的俗話都是有社會實踐總結出來的,只是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人們體會不到那俗話的本身意思了而已。
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這話說的是人的出生有沒有福氣。有福之人臘月死,無福之人六月亡。這話說的是人走得有沒有福氣。不同時間段的生和死,會有不同的福氣。
1:有福之人六八月。
六七月份,剛好是夏天收獲的季節。在六七月份的時候,剛收完莊稼,農村里糧食充足。寶媽坐月子的時候可以吃的飽,身體好,有足夠的營養汁水來9喂養小孩。這樣,小孩在剛出生的階段得到了很好的營養補給,才可以健康成長。畢竟吃得好,不容易生病。
而且,從天氣來說,六八月份時,是我國比較熱的季節。小孩子,剛從母親肚子出來,和外界環境的溫度差異越小,越利于嬰兒早期過度適應環境的能力。
所以,在古代這種缺衣短食的年代里,六月出生的小孩,明顯比其他月份出生的小孩幸福點,死掉的概率會低很多。這就是叫有福氣了。
2:無福之人正臘月。
臘月,大家都知道,大雪紛飛,天氣寒冷。在古代,普通人家過冬天時,可不像現在這樣有暖氣的,那時候連燒炭取暖都是有錢人才會做的事。
而普通人家,甚至是窮人,連保暖的衣服都很缺少。本身小孩子出生在寒冷天氣里,離開母體后,開始是很不適應外部溫差巨大變化的,遇到一戶窮人家,連給小孩保暖都做不到,那這小孩就受罪了,甚至會夭折。
還有吃的問題。因為秋天收了糧食后,要等到明年夏天才可以再收。這個漫長的時間里,窮人家庭幾乎都是省著糧食過冬的。這就造成了,寶媽吃不好,而給孩子的營養就不好了。
在古代的冬天出生,天氣寒冷,無法有足夠衣服保溫,又沒有吃到有營養的汁水,那小孩就招罪了,不夭折就算命大了,更別說福氣不福氣了。
3:往生者就不同了。一般每年的六月份都是農忙時候,家有老人走了的,因為農忙天氣炎熱的原因。家屬都會草草下葬。而冬天就不同了,冬天是農閑,而且天氣寒冷不容易發臭。家屬們就會挑個好日子,叫上親戚來風光送葬。
現在社會不同了,吃得好,穿得暖,還有暖氣,小孩子啥時候出生都是有福氣的。而現在推行火葬,老人啥時候走,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