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設施不足是制約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一個很大的問題。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比亞迪在配套及技術方面,不斷的積極探索,成功開發出雙向逆變式充放電技術。在近日舉辦的比亞迪世界級技術解析會上,比亞迪深度詳解了這一技術以及遙控駕駛、DMⅡ代三大世界級技術,并預告了綠凈、綠混、電控四驅三大新技術。目前雙向逆變式充放電技術已經在國內申請了42項技術專利。這項技術或將突破電動車“充電難”的困局,加速電動車市場化普及。
革新充電技術 投資幾乎為零
雙向逆變充放電技術集驅動電機、車載充電器、直流充電站三者功能于一身,既可把電網的交流電變成直流電實現充電,又能把電池里的直流電反向變成交流電實現放電。
目前,電動車常用的充電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建專業充電站,實現直流大功率快速充電,但是投資巨大且難以收回成本,很難進行商業推廣;第二種是車載充電器,雖然充電便捷,但是交流電充電功率小,充電時間過長。尤其不適合電動公交使用。
比亞迪雙向逆變式充放電技術革新了現有各類外置式充電設備,綜合直流充電功率大和交流充電便捷性優勢,直接集成于電機控制器,實現交流大功率充電。就像將整個充電柜縮小放進車里,省略充電站的建設,直接用交流電給電動車大功率充電。如此一來,電動車充電就不用再依賴專業的充電站,讓充電投資幾乎為零,有效突破充電站帶來的占地空間大、成本高、不利普及等缺點,不僅為國家節約了大量的資金,而且為今后電動車的市場推廣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適用全球各地電工標準 安全可靠性高
通過這一技術,新能源車直接使用當地交流電充電,不受充電標準約束,這就讓充電過程變得非常簡單。僅需通過一個市電轉接裝置便可實現充電。而且可適應世界各地不同電壓等級,滿足各地電工標準,單相、雙相、三相交流電均可為車充電,如北美480V/60Hz,歐洲380V/50Hz,比亞迪雙向逆變式控制器均可適自動適配,就像家用電器一樣使用當地電工標準配電。
此外,充電系統設計遵循中國國家標準,并廣泛參考歐美電工標準,通用性強,安全性可靠性高,經過了充分的驗證,能夠有效保障充電安全。
充電方式靈活 滿足多方需求
比亞迪雙向逆變充放電技術,不僅可以實現交流電直接大功率充電,更能把電池里的直流電反向變成交流電實現放電。拓展了電動車功能,使其變成一個移動的儲能電站。
第一,V G(車對電網)模式,電動車不僅能通過電網充電,還能將電反饋給電網,以實現削峰填谷。比如,在晚上用電低谷時期,我們可以對電動車進行充電,將能量保存在電池里,然后在白天用電高峰期,由車輛向電網并網放電,將儲備的電反饋給電網,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電網的供電負擔,從而實現削峰填谷。現在中國高峰電力使用如此緊張,若以后電動車普及,靠每家電動車作用,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穩定電力的作用。那電動車將不但是一個駕駛工具,更是一個利于民生的電力傳導工具。這也是比亞迪所能考慮到的,讓車不僅僅只是款車。
第二,V嘡(車對車)模式,可實現車輛之間互相充電。進一步擴大了電動汽車可充電范圍,可作為緊急救援車對因電力不足導致無法運行的車輛進行充電。比如,如果您駕駛著一輛比亞迪電動車,路遇一輛沒電拋錨的電動車,而附近又找不到充電站,您可伸出援助之手,在車對車充電的模式下,半小時充電量可達20°,即可續駛100公里。
第三,V→L(車對負載)模式,可實現在車輛離網時,單相/三相帶負載功能。在家庭斷電或是野外出游時,為家用電器提供可靠的電力支持。只要是15KW以下的如啡壺、電磁爐等電器,該技術都能為之提供單相交流電,給郊游錦上添花。同時,e6不僅僅可以給以上電器供電,還可給整座建筑提供三相交流電。當遇到自然災害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而導致電網中斷時,電動車便化身為一個移動的電站,并網供電作緊急使用。如果一個家庭每日用電6度左右,按此折算,一臺e6可給整個家庭供電長達10天,有效提升家庭用戶對于電動汽車使用的便利程度。
專家分析,充電設施建設是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先聲。眼下,新能源汽車市場方興未艾,誰能搶先把握市場機遇,誰就能引領行業的發展。無疑,比亞迪已占得先機,雙向逆變充放電技術不僅幫我們節省了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能源,更解決了電動車充電難的難題,在未來發展中必將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