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天文老師的視頻課,感覺氣血疏通的原理其實是很簡單的的道理,無非就是六部曲:陰陽氣道口、增陽穴、氣血通道、遠端、落臟和病癥、引氣。而這些點都在赤白肉際處的皮下。
要做好這六部曲,必須要有嫻熟的手法和手感,還要善于觀察病人的表情。
我是這樣認為的:氣血疏通不同于其他中醫。
1、傳統的中醫雖然是在經絡和痛點按摩扎針,但不排氣。暫時打通后但沒有改變體質,臟腑沒有調理平衡,容易反復,特別是體弱的病人。
2、氣血疏通,顧名思義,疏通氣血,調理臟腑陰陽平衡,增強脊椎元氣,從而激發病人的自愈能力,把身體內的毒素排除出去。是一種自然療法。
3、為什么要掃散氣道口和堵點呢?把垃圾打散了,又把出口清理干凈,排毒才順利。否則大塊的垃圾排除的時候會使通道受傷或耗元氣,甚至沒有效果,白費力。
4、為什么老師說同一個點,兩分鐘內要掃散至少兩次呢?因為有個子午流注的說法,起《黃帝內經》說:經絡在皮下運行。既然是在運行,那么,垃圾也是隨著經絡運行,走不過去就堵在那里,那里就會疼痛,它不會只在一個點上,兩分鐘內有可能其他地方的垃圾會隨著經絡又轉到氣道口這里來了。
所以,臨床實踐很重要。我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師傅帶出門,修行在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