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湯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四首。
吳茱萸(湯洗七次)干姜(炮)各60克 木香 橘紅 肉桂(去粗皮)丁香 人參(去蘆頭)當歸(洗,焙)各30克
吳茱萸(湯洗七次)、炮姜各二兩,木香、橘紅、肉桂(去粗皮)、丁香、人參、當歸(洗焙)各一兩[1]。
上藥嚼咀。
為粗末[1]。
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不拘時侯,溫服。
人參 干姜 白術 甘草各60克 橘紅 茯苓 附子 縮砂仁各30克
上藥嚼咀。
泄瀉,不思飲食,水谷不化者。
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30毫升,空腹時熱服。
熟地3錢,萸肉1錢,山藥1錢5分,茯苓1錢,澤瀉8分,麥冬1錢,肉桂3分,制附子3分(此2味胎中慎用)。
水煎,涼服。
懷熟地3錢,山茱肉2錢,肉桂5分,熟附子5分,牡丹皮1錢,山藥2錢,川牛膝1錢半,茯苓1錢,澤瀉1錢。
水煎服。
如汗出不止,兼進生脈散。
血既和,而無留結,則癰何自而成?令以昨進乃父之八味湯,加牛膝、杜仲各二錢,食前服之,病家幸最莫逆,...
亦不足,故主信而為病也。朝服加味八味湯,晚服歸脾湯、去黃、木香,加白芍、麥冬、五味子、肉桂,服后漸...
病卻矣。或畏寒口渴。則用七味湯。足冷脈弱。則與八味湯。或有畏其泥膈而不敢輕嘗者。蓋不知六味八味等湯...
止,服感應丸而痊。后少嘗蟹,復瀉下,萎頓,仍服八味湯及補中重加姜、桂而愈。寒涼太過,用參、術、姜、...
脾湯治之最妥。潮熱似有似無,脾傷泄瀉者,宜楊氏八味湯加減治之;虛火妄動,元陽無根者,宜金匱腎氣丸加...
小兒劑摘要:與丹梔逍遙散合用;亦可用于角膜炎后期。2.歸芍八味湯(《中醫眼科臨床實踐》)附:蒼術豬肝散歸芍八味
熱陣摘要: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溫服。[活人]附子八味湯三七治氣虛中寒,腳氣等癥。附子炮去皮臍,人參,
善饑摘要:以胃熱較為常見。治宜清胃、育陰、生津。選用生地八味湯、玉女煎或瀉黃散去防風加生地方。如屬消渴病之善
真寒假熱摘要:,下喉即吐,乃真寒反現假熱之形以欺人也,法當用八味湯,大劑探冷與服,再令人以手擦其足心,如火之熱,
飲氣嗽摘要:,氣上喘急肩息,每旦眼腫不得平眠。治宜合細辛等八味湯、葶藶子十五味丸。參見痰飲咳嗽、咳嗽條。作者:
月經病效方300首摘要:4.清利止血湯5.溫腎活血湯6.龜膠八味湯7.六味地黃湯8.加味大補陰丸三、
二、虛證門(凡十七案)摘要:痰、養陰止渴之劑,隔靴搔癢,治法誤事。余用桂附八味湯加減,令其煎成冷服。即《內經》“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