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八閩探勝 | 云水流韻

雷聲視角

        小溪,古道,榕樹,土樓,披著七彩晚霞。

  青石拱橋跨過小溪。橋上,行人悠然;橋下,洗衣婦人,悠然;兩岸嬉戲的小狗,悠然。

  遠處,鵝卵石鋪就的古道,延伸出片片良田,座座土樓散落其間,背后是連綿起伏的青山。

  黃墻,灰瓦,黛山,綠樹;天藍,云白,水碧,還有風,輕揚……

       美,在這里定格;美,讓人舍不得離去!

       啊,云水謠,你不愧有一個詩意般的名字。

      云水謠,原名長教,坐落在福建南靖梅林鎮,是著名的僑鄉,村民簡姓。《長教簡氏族譜》記載,長教簡氏族人從第四世(明宣德年間)至十六世陸續外遷,到東南亞及臺灣、香港等地謀生,現祖籍長教的臺灣人達23萬之眾。    

       2006年,一部電影因一個古村落而火;一個隱僻深山的古村落因一部電影而名——

       第十七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云水謠》大獲全勝;借勢而上,長教更名為云水謠。

       影片《云水謠》是根據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張克輝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尋找》改編的。在長教外景地,陳坤、徐若瑄、李冰冰演繹了一部男女主人公悲歡離合、兩岸相思的愛情故事——

舉頭望青云,云遙遙,

低頭觀海潮,水濤濤。

云遙遙,水濤濤,云水難相交。

青云把水瞧,海潮把云招,

青云把水迢,海水把云招 ……

       日落前來到云水謠,“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感覺油然而生——

       斜陽夕照,溪水潺潺,老屋旁溪,古道幽長,古榕參天。恍惚之間,吱呀一聲,院門半開,婀娜少女,洗衣溪邊。霎那之間,四目相對,時光靜止,驚天一瞥,染紅臉頰……

       是夢幻,還是現實?

       亦真,亦幻,難分辨。  

      云水謠依山旁水,不論清晨還是傍晚,一彎溪水把山村侵染的如詩如畫。

      或急,或緩,或直,或彎,溪水從大山深處走來,蜿蜒10公里。遠遠望去,溪水像白色的帶子柔得可愛,細得感傷。貼身近看,溪水像賢淑的村姑溫情誘人,像天真的少女活潑可人。溪中,卵石嶙峋,水鴨游逛,妙趣天然。

       走在一個一個的水步石上,看著欲留終離的溪水,猶如滑過年老稀疏的門齒,只覺自己鬢云似霜,悵嘆流水無情;仿佛潺潺溪水又漂走了我紙折的小船,漂走了我童年的夢境。

       千百年來,溪水靜靜流淌。她平緩,她淺顯,她又是那樣深邃莫測。她穿過村邊,她越過時空,她見證多少古往今來、滄海桑田,她記錄多少悲歡離合、物是人非。

       溪水順勢而下,穿過石橋,流過梯級,如絲帶倒垂。湍急處,汩汩作響,銀花飛濺;平緩處,又如同鏡面一般,山在水中,樹在水中,人在水中,水天相連,不知天上人間。鴨群在水中嬉鬧,蕩起圈圈漣漪;魚兒或悠悠游哉,或如箭如梭;溪邊不時傳來浣衣女銀鈴般的歡聲笑語,夾雜著棒槌拍打的“乓乓”聲;幾個女孩兒在水中嬉戲,不禁使我想起沈從文筆下的湘女瀟瀟……

       也許,云水謠是一個驛站,經過的人或流過的水,無不想在此駐足憩息,而古村枕著日夜不息的溪水,守望在歲月的煙塵里。

       村外,溪邊,有一條卵石驛道,這就是著名的云水謠古道。不論日出還是日落,幽幽“云水謠古道”都讓云水謠刻滿滄桑。

       古道原本也不叫云水謠,而叫古幽道,長約10公里,是長教開基祖簡德潤于元至正十八年(1359年)修建的。當時,沿溪只建2公里,后慢慢伸延,與外界古道相接,是古代長汀府通往漳州府的必經之路。

       整條古道清幽靜謐,平和蜿蜒,路面鋪著大小不一鵝卵石,要是淋上雨水,卵石會閃出各種光澤。踩踏在光滑的卵石之上,仿佛著上古人履。遙想當年,趕考學子,求取功名,前程未卜,路途之上,時而風吹雨打,時而烈日暴曬,何等的艱辛。遙想當年,東坡被貶泉州,一定是路過此處,官場失意,行色匆匆,自然無意小橋流水,青山夕陽,也就不曾彈琵琶,奏《大江東去》。

       古道伴著小溪,小溪讓古道生動起來。一側目,一回首,眼前就是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圖畫,讓人遙想那古風吹奏的美麗清婉的謠曲。踩著鵝卵石古道前行,一側是溪水,一側是依勢而建的民居,或是橙黃挺拔的土樓,或是威嚴聳立的高墻,或是親切可近的土屋,或是歷盡滄桑的戲臺,它們與青山溪水自成一幅美景。即便是土黃色的殘垣斷壁,墻上被風吹拂著的蘆草,墻下窩著悠閑慵懶的小狗,隨意開放的花朵鋪滿墻角,似乎都在渲染著一幅農家恬靜的美景。

        古道旁,一座土樓式箭樓,氣象宏大,古樸端莊,人稱廣居樓,又稱“黃鶴樓”,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雜草叢生,殘垣斷壁,在夕陽的余暉下,廣居樓雖已沒落,但精神仍在。站在門口,向內張望,顯然少有人住。我努力想看到它幽深的內在,但目光無法穿透歲月的霧障,只有從黃土古墻傳遞的信息中,辨別它來自遙遠年代的燦爛輝煌和風雅雄壯。

       摁下快門,定格美麗,耳畔回蕩起“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因了這座古樓,古道才平添了古色古香,才會勾起人們懷古之幽情。

       八閩是榕樹之鄉,而云水謠的榕樹卻與眾不同,不論朝霞滿天,還是夕陽殘輝,百年古榕總是讓人欣喜若狂。

      云水謠的12棵古榕樹旁溪而生,無法獨木成林,幾百年來只是主干在變粗,樹枝在伸展。一枝一流脈,一葉一菩提。細看它們,倔強的樹根,盤根錯節,深扎在溪邊石道下、石岸里,不可動搖。抬頭仰望,粗壯強勁的虬枝,縱橫捭闔,恣意伸展,或游向溪心,興風作浪;或沖天而上,闖入云霄;濃濃綠葉,遮天蔽日,有的像龍王在河中掀起的層層綠浪;有的則似卷卷綠云,浮游于藍天白云間。葉縫中灑落的陽光,微風中閃爍的樹葉,仿佛在傾訴千年滄桑,百年風云,為古村平添席天蓋地的大氣象。數百年來,榕樹伴著村莊一起茂盛,陪著一代一代村民成長和離去。

       村口那棵榕樹七百高齡,遮天蔽日,郁郁蔥蔥,樹冠之大,樹葉之濃,把偌大的溪岸遮去“半壁江山”。遠遠望去,婆娑的榕葉籠罩著溪岸,蔚然成了一座綠色的小山。如茵的樹叢上,棲息著許多小鳥:朝出晚歸的白鶴,暮出晨歸的灰鶴,一早一晚,一出一歸,盤旋飛舞,掩映長空,嘎嘎而鳴,如孩童的嬉笑聲,在榕樹下相聚,又隨暮靄、小徑散落到村中。有人測量過,該樹樹圍10.7米,樹徑3.04米,高29米,冠幅48米,樹蔭占地2.7畝,堪稱福建榕樹王。       

       云水謠的古榕閱盡人間滄桑。小溪畔,榕樹下,坐落著一座廟堂式建筑。近看建筑有些頹敗,門額匾上五個正楷大字——大榕樹小學,墻上壁畫“我愛北京天安門” ,門口白底紅字的對聯:“讀毛主席書,聽毛主席話”。校門洞開,教室無鎖,一張圓桌,幾只凳子,倒是整潔異常。斯是陋室,黑板上方幾個大字“做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卻深深震撼著我。

       云水謠的古榕旁溪生長,溫情地撐起夏天的南風。榕樹下,放幾張竹椅,擺幾張小幾,水聲和著琴聲,蟬鳴伴著鳥語,故事飄著茶香,更讓人神情怡然,悠哉優哉,留戀忘返,樂不思蜀。

       云水謠的古榕旁溪生長,裝扮著晚間的月色。傍晚的榕樹下,赤膊擦身的漢子和風韻猶存的洗衣婦,默契成一種曖昧,彌散著一種鄉村淡淡的甜蜜。

       古榕樹下,守望溪水,迎面吹來習習溪風,氤氳水氣,使人氣爽神清,襟懷大暢,不免產生逝者如斯夫之感;遠望群山,關山重重,由近及遠,森林遍野,怡人眼目的綠在陽光下炫耀著,變幻著,波動著。溪水中倒映著山影,印證了“山水本相依,悠然如情侶”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    

       平靜的榕樹和奔騰的溪水,一動一靜,形成強烈的反差,然而卻組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這樣一幅鮮活的彩色山水畫卷,使人少了點兒浮躁,多了點兒安寧,少了點兒傷感,多了點兒深情,美得讓你難以名狀,難以著墨。

 

        不論春秋還是冬夏,山腳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羅棋布的土樓都在書寫著云水謠的風云滄桑。

        云水謠建造土樓始于元朝中期,目前有保存完好的土樓53座。古道兩端是兩座名樓,一圓一方:圓的是濃濃書香氣的懷遠樓,方的是神奇的和貴樓。

       懷遠樓是雙環圓形土樓,圓中有圓,風格別致,是僑屬簡新喜四兄弟所建,歷時三年,耗銀過萬。走進懷遠樓,濃濃書卷氣,撲面而來。最引人注目的,是家族子弟讀書的“斯是室”。“斯是室”雕梁畫棟,古樸天然,對聯橫匾,書卷氣濃。堂內兩邊柱子上有副對聯,上聯是“斯堂詎為游觀計敦書開耳目”,下聯是“是室何嫌隘惟思尚德課兒孫”。在上廳,又有對聯“書為天下善是人間富貴根”、“世間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謀讀與耕”。在外門樓,也有一副聯“讀書教子紹謀遠,禮讓傳家衍慶長”。足見其家族的耕讀傳承的門風。

        和貴樓被譽為“中國最高的土樓”,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坐西朝東,高5層,21.5米,每層28間共140間。此樓有四奇:

        一奇——墻體高厚比達到13︰1,接近生土建筑的極限;

        二奇——土樓建在沼澤地,宛若陸上“諾亞方舟”,經歷200多年風雨仍巍然屹立;

        三奇——樓內有兩口水井, 相距十八米,右井清亮如鏡,水質甜美,左井混濁發黃,污穢不堪,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解釋,人稱“陰陽井”;

        四奇——“樓包厝,厝包樓”的奇特結構。

        漫步悠悠古道,聆聽潺潺溪水,沐浴古榕清風,觀賞滄桑土樓,悠悠然于云水之間,陶陶然于天籟聲中,茫茫然于綠色世界,沉迷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茫然若失,不知身處何方。

        云水謠啊,你美的讓人難以離去! 

        夜宿云水謠。

       夜晚,云水謠更加寧靜、祥和、原生態。天空深藍,星星閃爍,月光如瀉,水面似鏡。大榕樹下,幾個老者,圍坐聊天,陶壺小盞,悠閑品茗。

      徜徉在小溪之邊、古榕之下、石橋之上,那種遠離囂塵的寧靜,令我思悠悠,情悠悠,流連忘返。

      抬頭看天,天上有云,云中有自在的風;低頭看溪,溪中有水,水中有逍遙的云。云水間,榕樹下,耳畔是天籟之聲,眼前是世外桃源,靈魂得到洗滌,肉體得到升華,人生還有何求?

       清晨,憑欄遠望,橫陳的青山讓溪水拐了個彎,氤氳的晨霧在山間飄蕩,恍然是幅恬靜的水墨山水,看云疑是青山動,誰道云忙山自閑?其實,云自飄,水自流,青山不礙白云飛,倘若人也一任自性,隨世界而優游,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豈不快哉?

      溪畔兩個釣魚人進入視野:倘若有一天,我也能一桿釣江山,任白云舒卷,輕煙飄渺,豈不是人間神仙! 

2011年6月25日寫于大都錦湖園

作者簡介:

        雷聲,年逾花甲。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葉,開始文學創作和從事新聞工作,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1989年出版新聞學專著《新新聞體寫作》一書,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周谷城為該書題寫書名;1990年北京亞運會撰寫的通訊《如煙的夢后,是黎明》,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并被收入亞運文獻集《亞運在北京》一書;1994年,撰寫9集電視片《康居》,北京市委、市政府頒發榮譽證書予以表彰;2013年,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其大型攝影散文集《追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碧水古道云水謠
云水謠古鎮
古道幽幽碧水清清的云水謠
云水謠古鎮,充滿濃郁鄉情的地方
千年古道百年土樓 走進《云水謠》取景地
走在云水謠古道上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顺县| 凤阳县| 杭州市| 镇宁| 舞钢市| 临泽县| 民权县| 新竹市| 孝感市| 乐业县| 乐都县| 望都县| 南开区| 杭锦后旗| 石屏县| 盐边县| 纳雍县| 沧州市| 雷山县| 丹巴县| 林口县| 双流县| 华亭县| 太仆寺旗| 义乌市| 蓬莱市| 海盐县| 邵阳县| 虎林市| 赣榆县| 加查县| 龙川县| 青神县| 呼伦贝尔市| 宜都市| 十堰市| 延寿县| 综艺| 西宁市| 石棉县| 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