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資料顯示,中國高血壓患者的患病率已達到30%,也就是說每4人中就有一名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患者可能需要長久服用藥物,如果血壓控制不好,疾病會加快進展,并且會導致腦梗塞、心肌梗塞、腎臟病的發生。高血壓是一種無法治愈的疾病,治療原則主要是控制血壓,維持治療,改善癥狀,預防并發癥。那么高血壓患者在平時的生活中需要警惕哪些“危險時刻”呢?
1.早上起床后
人體血壓一直處于波動狀態,大多數高血壓的患者在白天時血壓高,晚上血壓低,而清晨則是血壓的高峰期,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血壓表現。如果高血壓患者在早晨體位突然改變,心腦血管功能不全,容易發生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腦血栓、腦出血等疾病,因此清晨已成為高血壓患者的危險時刻。建議及時服用藥物,藥物的抗高血壓作用有助于避免清晨高血壓。高血壓患者起床時,最好在四肢移動后慢慢起床,以避免身體姿勢突然變化。
2.胡吃海喝
暴飲暴食會促進大量血液流向胃腸道,幫助消化食物,這也會導致心肌血供應減少,因此容易發生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此外如果不注意控制飲食,吃太多的高脂肪食物,也會增加高血脂的風險。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的飲食應注意低脂低鹽。另外每餐不應該吃太多,七分飽即可。
3.用力排便時
便秘的發生也是高血壓的危險時刻,因為有便秘的情況,所以才會用力排便,腹壓升高,血壓也會升高,這時不僅會增加腦出血的風險,而且容易導致動脈硬化斑塊脫落和血栓形成,增加心肌梗塞或中風的風險。建議高血壓患者多喝水,多吃蔬菜和蔬菜水果,保持排便通暢,但是如果排便真的很困難,可以適當地使用藥物幫助排便。
4.攜帶重物時
高血壓患者應盡量避免彎曲攜帶重物,因為彎腰時會導致大量血液流向大腦,導致大腦血壓升高,容易引起腦血管破裂。
5.氣溫驟變時
冷刺激很容易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并增加大腦出血的概率。高熱也會導致血管擴張,并促進大量血液流入外周血管,從而減少血液流向心臟和大腦,增加了腦梗塞和心肌梗塞的風險。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在交替季節應注意防寒和保溫。
6.情緒波動很大時
情緒波動會導致血壓突然升高,導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引起中風的發生。建議高血壓患者應注意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情緒波動太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