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端端的杜鵑、茶花···到家沒幾天就開始掉葉子,看著讓人心疼,其實植物換環境、季節更替的時候,都容易掉葉子,就算成了光桿兒也沒事,千萬別手快扔掉了哦~
杜鵑不難養,光桿也能救
杜鵑是最容易掉葉子的花,主要原因就是:
1、環境變化
2、空氣干燥,缺水
3、水澆多了
4、花期施肥或者營養缺失
大家先找出家里杜鵑光桿的原因(根據上述4點判斷),如果是環境變化的原因,大概掉2-3天就不會繼續掉了,保持溫度在10-25度之間,按時澆水,很快就能適應環境,停止掉葉。
如果是忘了澆水、家里很干燥,那就要趕緊補水了,特別是北方養杜鵑,一定不能缺水,每次澆水,水從盆底的洞溢出,蓄在盆托大概0.5厘米深最好,干了繼續澆。
水澆多了掉葉子,葉子和花苞都會有明顯的軟、爛跡象,這時候要檢查是否是盆土的原因,不透水、容易積濕,要么換土,要么改變澆水頻率,最好是晴天上午澆,適當控水。
施肥也容易讓杜鵑掉葉子,特別是剛買回來帶花苞的,不要施肥,花期施肥是大忌,開完施薄肥,用緩釋肥或者稀釋狠一些的復合肥即可,長期缺肥,也會掉葉子,越來越瘦。
要是杜鵑已經掉的差不多了,只要桿子還是綠的(看不清楚就用指甲刮一下桿皮),就還有救,修剪一下枯死的枝干,重新調整土、光照、澆水,夜間套上塑料袋,可能還會緩過來。
茶花掉苞掉葉子,根可能爛了
茶花掉葉、掉花苞,主要原因就是:
1、環境變化
2、水大了,悶根爛根
3、水澆不透,根吸不到水干的
4、枯枝病
茶花也會因為環境變化而掉葉掉苞,這是比較常見的,少量的掉沒事,有經驗的花友,可以提前把花苞摘去,為的就是讓茶花更快適應環境。
茶花非常容易悶根、爛根,當葉尖開始有黑斑(水漬一樣)出現時,就有可能是悶根了,注意通風、曬太陽提高蒸發,嚴重的話剪枝條、換土。
茶花用的土,很多是泥土,黏性很大,澆水澆不透,你以為澆了水,實際上根部還沒吸收到呢,干渴的茶花葉子向下卷曲,這時候要及時補水,或者松土、換土。
茶花在春夏秋季,容易得枯枝病,這個病表現是突然枝頭葉子枯萎,遇到這樣的情況,發現后趕緊剪掉,避免傳染,剪完記得噴多菌靈殺菌。
如果茶花已經掉成光桿了,要仔細檢查突然、反省過去的澆水是否錯誤,找到原因才能有解決方法,能地栽的盡量地栽,如果根出了問題,及時換土修根,重新栽種。
茶花、杜鵑、梔子、月季通用羊糞肥,已高溫殺菌處理,可直接放心使用,5.5斤包郵僅售19.8。
(點擊圖片,購買羊糞肥)
梔子成光桿,小心缺酸肥
梔子一年四季都有掉葉子的問題,主要原因就是:
1、反季節
2、缺光照
3、澆水太多或太少
4、缺酸性肥、缺營養
梔子掉葉很多是因為反季節,它是夏季花卉,其它季節買到帶花苞的,多是溫室大棚培育的,到家后溫度濕度都變了,一定保暖(15度以上),如果溫度不夠,曬太陽、夜間套袋保暖。
梔子比較喜光,特別是要開花的梔子,越曬越好,如果家里光照不夠,帶花苞的梔子基本都會掉苞、掉葉的,冬天北方光照不強,養開花的梔子就比較難,不過可以用補光燈。
如果梔子花苞掉了,花柄有化水、軟爛的情況,多半是水澆多了,而如果花苞干枯、葉子干卷,那就是缺水了。梔子喜歡大太陽大水,太陽曬的暖暖的,澆水給夠就能長好。
梔子黃葉之后掉葉,基本是缺酸性肥,特別是北方水土堿性大,養幾天后梔子就黃葉了,可以在澆水時滴2-3滴白醋,或者澆魚缸里的水,也可以半月澆一次硫酸亞鐵水。
梔子雖然容易掉葉子,但是也很好救活,如果枝頭枯萎了,就剪掉,下面的桿還有生命力,保溫+陽光+適當的澆水,很快還會冒新芽的。
茉莉會假死,一定要保暖
茉莉枝條多,掉葉子的情況也很常見,主要原因是:
1、溫度太低
2、缺水
3、紅蜘蛛
4、缺營養
茉莉怕冷,低于15度,基本就不會開花了,如果低于10度、吹冷風,很快就掉葉子成光桿,這時要減少澆水,剪掉新的細嫩枝防止凍傷,控水+保暖是關鍵。
溫度合適時,茉莉如果掉葉子太多,可能是缺水造成的,茉莉生長期里,多曬太陽、按時澆水,才能讓它枝葉繁茂,如果澆水有一搭沒一搭,就會很狼狽。
茉莉會得紅蜘蛛,檢查葉子背面是否有小蟲或者蛛絲就知道了,如果有紅蜘蛛,要趕緊和其它花隔離,輕微的可以剪掉有蟲的枝條,嚴重還是噴藥,易成的紅殺可以治紅、白蜘蛛。
茉莉一年能開好幾茬花,長的也快,如果遲遲不冒新葉,可能是缺營養了,開春溫度上升到15度以上,可以用復合肥,第一次用少一些,每隔10-15天一次,出花苞后停止。
茉莉光桿了,首先判斷是休眠了,還是養護的問題,如果還在低溫休眠中,就不要打擾,蘇醒后修剪施肥即可。如果是養護問題,找出原因后再治理,及時剪掉枯枝敗葉,還會新生的。
三角梅一冷就掉葉,別急著扔
三角梅養成光桿子,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1、氣溫太低
2、缺水
3、缺光照
4、缺肥
三角梅是南方植物,喜歡溫暖的氣候,冬季低于8度就會掉葉子了,這很正常,北方要在12度左右搬入室內,避免冷風吹,溫度不夠要保暖+控水,等溫度上升,葉子會再冒出來的。
之前一直教大家給三角梅控水催花,控水是等它葉子稍微向下耷拉時再澆,如果控過頭了,葉子就掉了,澆水過少也是三角梅光桿的原因,要根據你家的具體情況來好好把握哦。
三角梅喜光,如果光照不夠,枝葉也不茂盛,看起來很瘦弱,南方還好,北方最好養在南向陽臺、窗臺,每天保持4個小時以上的光照最佳。
盆栽三角梅不夠旺盛,基本就是營養不太夠,三角梅開花多,花期前可以施復合肥,花多多1、2號、緩釋肥都可以,有花友在盆里埋個生雞蛋(開孔朝下埋),聽說也有用哦。
三角梅光桿,多半也是溫度和養護的問題,如果不知道它是否還活著,看枝條上的芽點,或者用指甲刮一下桿皮,是綠色的說明還活著,繼續養護,氣溫好轉后就沒事了。
月季光桿不可怕,找到原因去救它
月季養的多,出問題的也多,光桿的原因如下:
1、氣溫過低
2、缺光照、缺肥
3、病蟲害
4、未做修剪
月季在低于0度時,有掉葉、休眠的可能,不同地區不同月季品種的情況也不同,特別是冬季,溫度太低(有時還沒到0度),就開始掉葉了,這都是正常的。
月季喜肥、喜光照,每天要保證4小時以上光照,正常情況下,月季生長期每月都要施肥,特別是開花前后,復合肥或者動物糞肥均可,一定要漚熟再用。
月季也容易生病,常見的是黑斑病,葉子長黑斑變黃脫落,要保持月季土壤的衛生,多噴多菌靈。蟲害也比較多,蚜蟲、紅蜘蛛、薊馬也是讓月季光桿的原因。
月季有蚜蟲,用壓力水壺噴掉,或者徒手用衛生紙擦掉即可。紅蜘蛛可以用牛奶或洗衣粉溶液噴殺,噴完過2-3個小時,用清水沖洗掉葉子上的溶液,或者用易成的紅殺套裝噴殺。
薊馬非常容易殘害花苞、葉子,這種蟲子是夜晚出動,所以白天只能看到葉子和花苞上黑乎乎啃食的痕跡,需要在傍晚噴藥,以廣譜、吡蟲啉、啶蟲脒為主。
月季要勤修剪,如果不修剪,側枝不多,主桿枝條慢慢木質化,還有一些盲芽盲枝阻礙生長、開花,一般在冬季最冷時重剪,開春出芽前中度剪,花后輕剪,盲枝盲芽隨時剪掉。
總之,月季光桿的原因還是比較多的,要找準原因再治理,如果問題比較嚴重,可以剪光重新再來,或者直接地栽,實在沒辦法就剪下健康的枝條重新扦插,不要輕易放棄。
開春是種月季的最佳時期,花花已經上架啦,花友點擊下圖即可夠買:
發財樹光桿子,鋸掉重新長
發財樹掉葉子并不可怕,原因很簡單:
1、溫度太低
2、爛根了
3、不通風
4、缺水或者曬的太狠
發財樹喜溫暖,冬天溫度低時就容易掉葉子,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中部地區氣溫低、沒有暖氣,溫度低于10度時要減少澆水,白天可以多曬太陽保暖。
發財樹最容易爛根,通常是因為澆水太多,或者因為土壤板結漚爛的,葉子不停的掉,就可以檢查一下根部是否有發黑、霉爛現象,挖出來砍干凈,換新土重新栽,還能繼續生根出芽。
家里不通風也會掉葉子,很久沒換土,土壤不透氣也會把新葉子悶死,每天記得開窗通風,保證發財樹周圍沒有大的遮擋物,1-2年換一次土,不換土也要及時松土哦。
發財樹比較耐旱,但在生長期必須給足水,不然葉子很快就干枯凋落了。另外光照太強烈也不好,發財樹葉子薄,紫外線會曬傷葉子,讓葉子出現鏤空斑點,或直接脫水凋落。
簡而言之,發財樹養成光桿也別怕,把不好的部分都砍掉,留一截光桿子,泡上多菌靈消毒,換上新的沙土栽種,保持好通風、溫暖的環境,很快就會長出新葉子的。
琴葉榕葉子沒了,還能冒新芽
琴葉榕的特點就是大葉子,如果掉了,原因如下:
1、溫度太低
2、不通風、不透氣
3、光照和營養不足
4、葉斑病
琴葉榕喜溫暖,冬季低于8度就會進入半休眠狀態,低于0度就危險了,溫度過低時,澆水要減少,防止冷風吹,可以套袋保暖,這時掉葉子是正常的,只要桿子還綠就沒事。
琴葉榕喜歡通透的環境和土壤,適合放在家里空氣流通的位置,周圍不要有大的遮擋物。盆土要疏松透氣,如果用板結的泥巴土養,也會把葉子“憋”掉。
琴葉榕雖然不開花,也需要光照,不然葉子會慢慢萎縮,它適合放在靠南的位置,充足散光為基礎,地栽全日照最佳。還要記得施肥,春3-4月開始,每月一次復合肥,秋末結束。
琴葉榕葉子會長斑點,俗稱葉斑病,是一種細菌病,平時要注意通風和衛生,不要淋著澆水,在有葉斑的位置噴多菌靈溶液。如果還沒發現葉斑病,也可以噴多菌靈溶液預防。
琴葉榕的葉子大,如果掉了也不用太擔心,通過上面幾個原因來判斷,找到解決方法即可。開春之后氣溫回升,綠著的桿子還會冒新芽的,多給它一些時間吧~
如果花已經救不回來了,那就只能換新的啦,花花上架了很多新品種哦,還有助農的長壽花、天竺葵···歡迎花友選購~
(點擊圖片,進入花花商城)
養花要有信心
無論是對花、還是對自己
多一點耐心和時間
就能讓花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