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經問過這樣一個問題:“古代人物肖像的可信度有多高?”在看過很多以閻立本《歷代帝王圖》為代表的的帝王畫像后,很多人都覺得中國古代的肖像春秋筆法太濃厚,基本不可信。可是到了清代就大不一樣了,看完下文我相信你會覺得這些皇帝畫像其實都是寫實可信的!憑什么我會這么說,就是因為愛新覺羅家族的傳家寶深深地折服了我。
我們先來看他們的整體畫像: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1559—1626年) 年號:天命 。廟號:太祖。在他手中,建州女真開始崛起,并與大明爭奪江山。
愛新覺羅·皇太極
(1592—1643年)(努爾哈赤第八子) 。年號:天聰、崇德 。廟號:太宗 。謚號:文皇帝皇太極年輕有為,與明朝打了一輩子仗。
愛新覺羅·福臨
(1638年--1661年)(皇太極第九子) 。年號:順治 。廟號:世祖 。謚號:章皇帝順治帝是清入關第一帝。年紀輕輕駕崩,有人說是出家了,傳說很多。
愛新覺羅·玄燁
(1654--1722年)(順治皇帝第三子) 。年號:康熙 。廟號:圣祖 。謚號:仁皇帝。康熙帝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學者尊為“千古一帝”。
愛新覺羅·胤禛
(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 。年號:雍正 。廟號:世宗 。謚號:憲皇帝。雍正帝的故事最多,在清朝皇帝中的口碑也最好。文才武略,樣樣精通。
愛新覺羅·弘歷
(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 。年號:乾隆 。廟號:高宗 。謚號:純皇帝好大喜功的乾隆帝,清朝到他手里達到盛世,但也開始腐敗。
愛新覺羅·顒琰
(1760—1820年)(乾隆皇帝第十五子) 年號:嘉慶 廟號:仁宗 嘉慶帝似乎默默無聞,不好不壞。
愛新覺羅·旻寧
(1782—1850年)(嘉慶皇帝第二子) 年號:道光 廟號:宣宗 謚號:成皇帝道光帝統治期間,發生了著名的鴉片戰爭,中國從此無法獨立于世界,大清日漸飄搖。
愛新覺羅·奕詝
(1831—1861年)(道光皇帝第四子) 年號:咸豐 廟號:文宗 謚號:顯皇帝。咸豐帝娶了一個著名的老婆叫慈禧,他死后,慈禧統治了中國近五十年。
愛新覺羅·載淳
(1856—1874年) 年號:同治 廟號:穆宗 謚號:毅皇帝同治帝十九歲就死去,活著的時候也沒當過家。他是慈禧的兒子,一生活在母親的陰影下。
愛新覺羅·載湉
(1871—1908年)(醇親王奕譞之子) 年號:光緒 廟號:德宗 謚號:景皇帝光緒帝時,中西沖突更為加劇,他想搞變法,可惜失敗了。光緒帝的一生也是悲催的。
愛新覺羅·溥儀
(1906—1967年)(醇親王載灃之子) 年號:宣統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 清朝末代皇帝,無廟號無謚號。在溥儀手中,清朝壽終正寢。
大家看出愛新覺羅家族的傳家寶是什么了嗎?什么?沒有看出來?那只好先上圖了!
看到了嗎!這就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傳家寶!不是鼻子!!是基因!!鼻子只是基因的集中體現罷了。我把這些鼻子從這些皇帝臉上扣下來你知道哪個是誰的嗎?看看這清一色高聳的鼻梁,下勾的筆尖,內斂的鼻翼,流線型的鼻形,這就是愛新覺羅家族強大基因的體現啊!這一脈相承的鼻子,這簡直就是帝王之鼻,江山之保證啊!堪稱愛新覺羅家族的傳家寶!等等!最后兩個你們怎么拿鼻孔瞪我啊!我知道了,就是因為你們的鼻子跟先皇們有差別大清才會亡吧!(開玩笑啦~)
說起來愛新覺羅家族的基因我還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道光皇帝是滿清十二帝長相的分界線——在他之前長一個樣,在他之后長一個樣。不信請看:
再看道光以后的皇帝:
看完之后是不是差別很明顯!原因有可能是道光之后的皇帝都比較短命,人未到中年,面貌還未發生較大的改變,還有可能就是后宮發生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壞笑)但是他們的鼻子仍舊堪稱是一脈相承。
看完這些你還敢說古代的人物肖像畫得不像嗎?看看這些清朝的皇帝畫像,在如此長的時間跨度里,他們之間有如此多的相似點必定不是偶然,而造成這種相似的原因只有一個——這些肖像畫都是比較寫實的,所以這些皇帝的長相可信度很高。
愛新覺羅家族開創了歷史上輝煌的大清王朝,可是他們不曾預想到他們的畫像也為古代人物肖像畫做了正名。